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7日 · 以總排名來說,前 10 名依序為美國、中國、新加坡、英國、加拿大、南韓、以色列、德國、瑞士、芬蘭。台灣呢?排名第 26,台灣的鄰居日本則排名第 12 。 中美持續對抗,各自的強項在哪? 美國三大指標皆領先,中國主力在「創新」、「投資」

  2. 2024年1月22日 · 在智慧型手機和人工智慧盛行的時代,科技股主導 2023 年股市走勢並不令人意外,根據 City Index 公布的 2023 年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排名,蘋果(AAPL-US)、亞馬遜(AMZN-US)、Meta (MRTA-US)等科技公司就佔據 6 個席次,其中台積電也以 5349.8 億

  3. 2021年1月14日 · 美國一家結合工作職缺刊登,以及提供員工評論企業的網路平台 Glassdoor 13 日選出「2021 美國百大最佳公司」,其評選標準是依據公司執行長的策略、就業機會、薪資福利,以及公司文化和價值觀,還有工作與生活平衡等指標做綜合性排名,今年也因為 ...

  4. 2023年8月11日 · OpenAI 位居第一. 《富比士》(Forbes)雜誌公布 2023 年全球最佳私有雲運算公司的百強名單。 上榜企業,是被業界公認為引領雲端技術革命的私營企業,而 OpenAI 首次入榜就奪冠。 大數據巨頭 Databricks 排名第 2,金融巨頭 Strip 排名第 3,影像處理平台 Canva 則排名第 4。 富比士觀察,今年榜單內有多家首次亮相的公司,且多受益於 AI 產業的蓬勃發展,包含第 73 名的 Anthropic、第 85 名 Midjourney 等 16 家 AI 新創公司。 數據顯示,今年榜單中有 55 % 企業已將生成式 AI 納入旗下產品中,顯示 AI 正在重新定義雲端運算產業。 成為 AI 時代的雲端高薪人才:馬上取得 AWS 證照輔考服務&備考課程免費資格!

    • BBC 帶頭盤點中國 7 項領先世界的科技
    • 華為 5G
    • 超級電腦
    • 人工智慧 Ai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 登陸月球背面

    這一系列的舉動,彭博新聞社分析,美國對華為的圍堵政策,將迫使中國進一步在科技上自立,投入大量資金脫離全球化的供應鏈,繼而有能力「自力更生」。另外,中國也會運用一黨專政的優勢,專心投入科技的發展,以超趕世界的速度,取得領先的地位。 根據 BBC 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儘管美國仍然在科學工程(S&T)、科學研發(R&D)投資方面領先全球,中國在這方面的追趕速度也是驚人的。專家指出,儘管在眾多高科技領域,美國依然佔據絶對優勢,比如晶片、電腦軟體等等,但中國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的總風險投資額截止到 2018 年年底已經與矽谷相差不足60億美元(約1864億元台幣)。 中國透過以國家利益作為最高目標的「舉國體制」,確實在ㄧ些領域達到出類拔萃,所以BBC特別盤點 7 項領先世...

    華為,目前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生產商,以及第二大手機生產商,更是通訊 5G 技術的全世界領軍公司。 面對華為的強大,川普認為安全的 5G 網路將絶對關係到美國在21世紀的繁榮和國家安全,曾說:「美國公司必須在行動通訊技術領先世界。必須防範 5G 網路被敵人偷走。」 也因此,BBC 報導認為川普是間接承認了美國在5G技術上的落後。

    在中美超級電腦較勁中,中國的超級電腦「天河二號」和「神威.太湖之光」已連續 5 年佔據全球超級電腦 500 強榜榜首。 此外,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電腦預計 2020 年製成,而美國則預估最快 2021 年才能達成。

    BBC 認為最能代表中國 AI 尖端技術的關鍵,在於「人臉辨識」技術,在各國因為隱私權而停滯發展腳步時,中國已經將人臉辨識技術運用在社會上,更在 2017 年時,推出人臉識別廁紙機,藉由高科技手段控制廁紙使用量。

    在觀測宇宙的成就上,美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是 300 米,而中國則在 2016 年 9 月啟用口徑高達 500 米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能探測宇宙中的遙遠信號和物質。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稱,FAST 將在未來 10 至 20 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根據 BBC 報導,2016 年 8 月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這顆衛星將用於杜絕間諜竊聽、破解的保密通信技術。 針對中國拼命走在世界量子通訊尖端的舉動,美國學者認為其動機是為了與美國網路攻擊抗衡。

    2019 年 1 月 3 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成為人類史上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 對此成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讚賞此為「探索建立新型舉國體制的又一生動實踐」,並期許中國能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然而,衝突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也在 Twitter 發文表示,美國在資訊科技世界裡,必須永遠都是領導者,並在科技競爭中取得全面獲勝。 最後,中美雙方的角力下,誰是真的科技領導者,尚未可知,以上七大點中國領先科技,也可能是 BBC 評論不夠周全詳細,但我們能確定的是,中美若是全面發動科技冷戰,誰勝誰負都將改變 21 世紀世界的走向。 參考資料: 1. 〈BBC〉:〈中美科技冷戰:盤點世界領先的七大中國科技〉 2.〈聯合報〉:〈美中科技冷戰下 BBC盤點7大領先世界的中國...

  5. 2015年2月4日 · 根據中國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5 星河灣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全台 48 名入榜的富豪內,就有 33 名住在台北,每位身價都超過 10 億美元,除了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 100 億美元身價稱霸台灣之外,前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的父親 連戰,身價也高達 61 億人民幣,且排在全球第 1911 名 ,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全球財富領域的政治人物」。 (自新浪財經網截圖) 特別的是,其他富豪都有列出令其致富的企業名稱,連戰的卻是空白。 此消息一出,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就在 臉書 上發表「連爺爺登上胡潤富豪榜」一文,直呼 一生從公的連戰,能夠登上世界富豪排行,是台灣的另一個奇蹟。

  6. 2024年1月4日 · 台灣仍將維持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產能排名,產能年增率分別為 2023 年的 5.6% 及 2024 年的 4.2%,每月產能由 540 萬片成長至 570 萬片,預計自 2024 年起將有 5 座新晶圓廠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