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1日 · 梁卓偉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士並考獲哈佛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及香港大學醫學博士他2008年加入熱廚房」,成為食衞局副局長2011年任特首辦主任2012年回到香港大學出任社會醫學系系主任2013年成為醫學院院長。 + 1. 張翔發給港大職員及學生的電郵提到代表管理層感謝梁卓偉多年來以卓越的表現帶領醫學院特別是新冠疫情期間的出謀獻策及研究祝願他未來在港事業順利港大會全球招聘新院長。 + 4. 專訪|擬只容許已打針學生入病房 梁卓偉:醫護有道德責任 香港通關應點揀、如何谷針?

  2. 2022年7月9日 · 梁卓偉去年已向港大請辭本月中旬將出任賽馬會的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他今日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任內第十次、亦是其最後一次院況咨文。 他首先祝賀其同事及朋友盧寵茂出任醫務衞生局局長又提到過去出任院長的十載發生過很多精彩要事可能比任何歷史上的十載都要精彩包括醫學院排名提昇至迄今最高的全球二十學士學位課程及學生人數翻倍教研空間雙倍拓展教授們贏得多項國際大奬等。 他表示,所有學生、校友和教職員是一同攜手拼搏造就港大醫學院。 梁卓偉今日(7月9日)最後一次以港大醫學院院長身份發表院況咨文。 (港大醫學院Facebook) 過去十年,我們一同重新塑造了港大醫學院,這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造就,而是我們所有學生、校友和教職員攜手拼搏共創的成果。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

  3. 2021年3月10日 · 出版: 2021-03-10 13:40 更新:2021-03-10 15:46. 再有名人入市買樓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近日斥約3,938萬元購入薄扶林碧瑤灣一個低層戶成交價較網上銀行估價高出逾一成。.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薄扶林碧瑤灣43座低層戶連一個車位本月2日以3,938 ...

  4. 2021年11月21日 · 馬會今天宣布梁卓偉將在明年加入馬會出任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同時將成為馬會管理委員會成員直接向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匯報屆時梁卓偉將負責發展及推行慈善策略及政策以確保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撥款申請分配及應用可以用得其所。 港大高薪之王年薪不過800萬. 香港大學2020年的年報在大學的高薪職員中按照最低級別的成本及福利每人約180萬元至195萬元2020年共有165名職員領取相關等級的薪酬。 港大最高薪的教職員中,有約20人每年薪酬(薪金及福利)超過500萬元。 在2019年薪酬最高一位獲795萬至810萬元,至2020年最高年薪要員所得略減至780萬至795萬元。

  5. 2021年11月21日 ·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今日21日公布辭職轉跑道明年7月加入馬會任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2017年時任港大校長馬斐森在港大一連串風波下突然辭任當時盛傳梁卓偉有份競逐校長一職有指梁及留美內地學者張翔一直鬥到最後」,惜最終由外人張翔跑出成為現任港大校長梁卓偉則繼續擔任院長。 2017年12月底,梁卓偉以教務委員會成員身份出席會議,與新校長張翔會面,會後被傳媒追問「落選」感受時,梁未有正面回應是否曾經申請做港大校長,但指深信醫學院同事會一如既往全心全力去支持新任校長,衷心祝願新校長帶港大再創高峰。 在2019年2月的港大傳媒春茗上,梁卓偉(左一)與剛上任校長的張翔(左二)來了個「世紀握手」,顯示沒有因為傳聞競逐校長之位而影響關係。 (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 3.

  6. 2023年11月28日 · 劉澤星去年8月1月起暫任醫學院院長接替請辭的原院長梁卓偉校委會未正式通過人事任命前校長張翔已直接去信醫學院成員建議校委會通過委任劉澤星為暫任院長」。 張翔「搶閘公布」的做法,曾被指令校委會覺得不被尊重。 張翔向師生去信 讚劉澤星擁崇高學術地位. 張翔同日向師生發信,對於劉澤星教授獲委任為醫學院長感高興,稱他在本地及國際風濕病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作為醫學院的長期院士,曾擔任醫學院的多個領導職務,認為他將帶領學院在區域和全球的學術、專業方面取得優異成績。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暫任院長David Srolovitz,同樣從今年12月1日起正式擔任院長職務。 (港大圖片)

  7. 2022年1月3日 · 社會新聞. 梁卓偉指當局應做準備 倘望月樓現第3代傳播需收緊社交限制. 撰文:曾凱欣. 出版: 2022-01-03 18:26 更新:2022-01-03 20:49. 26. Omicron變種病毒流入社區望月樓群組至今增至6人染疫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現時未有需要立即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但當局應做好準備功夫一但望月樓出現第三代傳播可能需要在24小時內啟動一連串應對措施。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現時未有需要立即收緊限聚措施,包括收緊食肆營業時間、停課等,但當局應做好準備功夫,一但望月樓出現第三代傳播便立即啟動,「如果情況不能完全受控,可能需要在24小時內啟動一連串措施,達至動態清零。 1月3日衞生防護中心及食環署人員進入「鳥十」 + 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