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梁啟 (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署名作 梁𠷠 , 字 卓如 、 宏猷 、 任甫 , 别号 任公 、 饮冰室主人 , 广东省 广州府 新会县 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 梁新会 。. 他是 清朝 末年 戊戌年维新变法 领袖之一, 新文化运动 驱动者,為民初重要 ...

  2. 2024年5月28日 · 1887年(光緒十三年),14歲的梁啓超到廣州入讀當時廣東最高學府學海堂,家境清貧、刻苦攻讀的梁啓超「季課大考,四季皆第一」,因而獲得獎學金。

  3. 2018年3月1日 · 在講演中,梁啓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觀:通過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憂、不懼。 他鼓勵青年,用意志戰勝欲望,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今日我們重拾此文,紀念這位世紀偉人。 - 01 - 如果我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 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地答道:「為的是求學問」。 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 」「你想學些什麼? 」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來了。 諸君啊! 我替你們回答一句罷:「為的是學做人。 你在學校裏頭學的什麼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歷史、地理、國文、英語,乃至什麼哲學、文學、科學、政治、法律、經濟、教育、農業、工業、商業等等,不過是做人所需的一種手段,不能說專靠這些便達到做人的目的,任憑你把這些件件學的精通,你能夠成個人不成個人還是個問題。

  4. 2016年9月5日 · 從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無處不是拳拳之心的愛國情操;從東渡扶桑到辛亥革命,無處不是家國情懷的人格體現;從政壇作文壇,無處不是風起雲湧的人生軌跡。 作為一個的知識分子,他時刻關注著國計民生。 一句''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不知喚醒了多少沉睡與麻木的靈魂。 梁啓超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歷史人物,同時,他也是時代浪潮中不曾湮沒的一位大師。 他科舉出身卻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而且絕不迂腐,敢於叛逆,四書五經不行就君主立憲,立憲不成贊成共和。 學術上涉及眾多領域、學貫中西,精力豐富,著作等身。 他為人大氣,進可以成為民國的財政總長、司法總長,退可以回歸教育,安心做學問。

  5. www.wikiwand.com › zh-hk › 梁启超梁啓超 - Wikiwand

    梁啓超 (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署名作 梁𠷠超 , 字 卓如 、 宏猷 、 任甫 , 別號 任公 、 飲冰室主人 , 廣東省 廣州府 新會縣 潮居都茶坑鄉人,人稱 梁新會 。 他是 清朝 末年 戊戌年維新變法 領袖之一, 新文化運動 驅動者,為民初重要的知識份子與政治人物, 康有為 弟子。 Quick Facts 梁啓超, 國家 ... Close. 梁啓超在青年時期曾經 康有為 合作進行 戊戌變法 ,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清朝 君主立憲 。 清末 時期,他首次提出 中華民族 的概念。 中華民國建立 後一度入 袁世凱 政府先後擔任 司法 總長 、 幣制局 長等職務,之後對 袁世凱稱帝 不滿,與 蔡鍔 密謀發動 護國運動 倒袁。

  6. 2023年12月10日 · 在許知遠的《梁啓超:亡命(1898-1903)》中,這可以自洽地構成一個敘事線索。. 1903年,趙爾巽從山西調任湖南,面對當地學堂「騷動」,他向學生們大談民權自由,寫下幾千字駁斥文章,其中滿是西方名人:從達爾文、斯賓塞到馬志尼、林肯。. 不過趙的幕僚 ...

  7.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 清朝 光緒 年間舉人,中國近代 思想家 、 政治家 、 教育家 、史學家、文學家, 戊戌變法 ( 百日維新 )領袖之一、中國近代 ...

  8. 1920年歐游歸來後,梁啓超的講學路徑發生顯著變化,以“文獻學問”與“德性學問”并舉,分别倚重西方科學方法和儒家人生哲學。 梁啓超認定,經由西方研究方法整理和闡發中國固有文化,足可融入世界最新思潮,不僅能够拯救西方精神危機,也 ...

  9. 梁啓超於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居留長達十三年,這種經歷影響甚鉅,微末至其“短篇小説”文體概念的形成,也有迹可循。 而梁氏具有報人經歷,這也促進了其關於“短篇小説”文體的思索。

  10. 一、 梁啟超的生平與行止. (一) 生平:.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同治十二年( 1873 )正月二十六日年生於廣東新會縣能子鄉茶坑村。. 其父祖皆肆志於學,致力於科舉仕途。. 梁氏出身於藉科舉為進陞途徑,達到「學而優則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