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分享:. 為了讓更多外國商界領袖了解香港現在的真實情況,事隔9 年後香港再度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商貿諮詢理事會(ABAC)會議,屆時將雲集APEC 的21 個成員經濟體、200 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向他們展示香港在生物科技、綠色金融等不同領域的優勢 ...

  2. 2021年9月30日 · 創興銀行2020年報披露,銀行計劃於中國內地成立全資附屬公司,發展新的核心業務,以提升其作為全國性銀行的地位。 為落實此發展計劃,管理層估計創興銀行於未來數年將需要龐大股本資金,為擴展業務及長期增長提供資本。 創興銀行私有化議案通過後,9月2日是在聯交所買賣的最後時限,9月30日下午4時撤銷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創興將於10月7日或之前向計劃股東寄發註銷價現金付款之支票。 (第二版:更新內容) 相關文章: 【業績|銀行股】創興銀行上半年純利按年增33% 宣派中期息每股0.11元 理財通將與內地股份制銀行合作(第二版) 【私有化】越秀集團擬以溢價約51%私有化創興銀行 涉資約51億元、創興復牌飈升46%破頂. ****同場加映**** 登入HKET「 財經台 」收看/收聽貼市財經資訊及分析!

  3. 2017年3月23日 · 專營私人銀行的瑞信,近年在香港和新加坡兩地推出針對大學畢業生而設的私人銀行分析員培訓計劃(Private Banking Analyst Program),另亦有針對富理財經驗及工商管理碩士生(MBA)的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培訓計劃(Private Banking Associates Program),務求吸納更多人才成為私人銀行家(即客戶經理),在日益擴大的亞太區着先機。 TOPick 曾報道,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私人銀行部東南亞業務副主席、亞太區私人銀行部「Grow Your Own」計劃高級顧問簡慧潔指,隨着區內千萬富翁增加,加上不少是家族生意,財富要傳承下去,對私人銀行的理財服務需求將會大增。 每個客戶經理最多只能兼顧35至40名客人,未來整個私人銀行業要培訓新血。

  4. 2020年8月11日 · 滙業財經集團主席區宗傑,是香港外滙業的老行尊,在港澳兩地金融界打拼多年,本來可以輕輕鬆鬆退下火綫,豈料2005年旗下滙業銀行突然被美國財政部指控協助北韓洗黑錢,導致銀行擠提及被澳門政府接管2年。 他的長女區麗莊,在2005年陪伴父親渡過2年難捱歲月,2007年她毅然加入基金公司,外闖讓她全面掌握金融行業,3年前她決意回歸滙業,出任集團副行政總裁,作為傳承企業的第四代,她說要像父親一樣不斷創新,上任3年來,滙業財經集團致力朝「精品式財富管理」方向走,她冀望明年集團踏入85年周年,會有另一翻新氣象,她亦希望挑戰自己,能讓公司更上一層樓! 相關文章: 【iM重溫】美指摘協助北韓洗黑錢 匯業區宗傑說:「十多年來受到好大打擊」

  5. 2023年6月5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3/06/05 17:17. 最後更新: 2023/06/05 18:16. 分享: 【九巴母企】載通國際老牌家族股東、非執董伍兆燦辭世 享年92歲. 載通國際 (00062) 發公告指,非執行董事伍兆燦近期辭世,享年92歲,伍兆燦自1983年3月3日成為九龍巴士(一九三三)董事,載通稱伍兆燦任職期間,勤勉盡責,為公司發展作出寶貴貢獻,董事會感謝伍兆燦對公司所作貢獻,並對他家人致以衷心慰問。 伍兆燦父親伍時暢為九巴早期股東,現時伍家仍持有載通國際約2669.93萬股或5.62%,伍兆燦女兒伍穎梅擔任載通非執行董事。 伍兆燦自1997年9月4日起出任載通國際董事,亦自1983年3月3日及1997年5月8日起分別出任九巴及龍運董事。

  6. 2022年5月4日 · 中怡國際上月發現公司去年12月底止的銀行結餘總額只有16萬元人民幣,較集團賬簿記錄的15.8億元人民幣嚴重縮水,由於核數師要求更多資料,須延遲刊發經審核年度業績公告而須停牌。 韓歡光稱管理層未有回應補救行動 董事會稱不同意. 韓歡光同步辭去提名委員會委員、薪酬委員會委員、授權代表、以及各附屬公司的董事和所有行政職務。 韓歡光在辭職信稱,由銀行結餘總額不符事件起,已努力向董事會提供建議如何採取進一步行動以及根據上市規則企業管治守則作出建議,但管理層未有回應以補救行動以協助他履行董事職責。 韓歡光稱,他得不到公司及管理層的支持和理解,不能再履行執行董事的職責。 中怡國際則稱,董事會和公司管理層不同意韓歡光的指稱,會保留一切權利。 主席毅融任為授權代表 盧家華任提名委員會委員.

  7. 2019年8月21日 · 發布時間: 2019/08/21 15:12. 最後更新: 2019/08/21 20:37. 分享:. 據路透社的研究指出,香港網絡滲透率高達87%,社交媒體的假新聞問題,影響相當嚴重。.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庫). 不實消息透過社交媒體散布的現象令人憂慮,研究傳播的本地學者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