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注射死刑 ,或 注射毒藥 、 致命性注射 是指利用 注射 足以致命劑量的藥劑(通常是 巴比妥酸鹽 、 肌肉鬆弛劑 和 鉀溶液 )使被注射對象立即死亡的一個方法與過程。 主要用於 死刑 的執行,亦可能在 安樂死 或 自殺 中。 通常會先讓被注射者喪失意識,然後停止其呼吸和心跳。 注射死刑於 二十世紀 開始普及,主要用於代替其它 處決 方式,比如 電擊 、 絞刑 、 毒氣室 或 斬首 ,此等方法通常被認為是較痛苦的。 致命性注射也被用於 安樂死 中,藥劑配方和死刑所用相似。 [1]

  2. 克麗奧佩脫拉以死囚試毒 》(法語: Cléopâtre essayant des poisons sur des condamnés à mort )是法國藝術家 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的一幅繪畫作品,創作於1887年。 現藏於 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 。 [1] 畫作描繪 克麗奧佩脫拉七世 蜷縮在長椅上,觀察毒藥對被判死刑的囚犯的影響,如 普魯塔克 的 《 希臘羅馬名人傳 》所述。 [2] 它被認為是19世紀 東方主義 的一部經典作品, [3] ,以及戲劇和早期電影的典範。 [4] 卡巴內爾總是對歷史主題和東方主題有一種品味,當巴黎公眾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時,他受到了評論家的慶祝和榮譽。 好幾位國際收藏家試圖購買這幅畫。 參考 [ 編輯]

    • 歷史
    • 停止執行
    • 後續評論
    • 相關條目

    香港開埠的1840年代已有死刑,由於英國執行的死刑主要是絞刑,香港因此對死囚也是執行絞刑,又稱為繯首絞刑、繯首死刑,或稱為問吊。隨著英國在1872年提倡採用長距離墜落式(Long Drop Method)絞刑,香港之後以此作為執行死刑的方式。執行絞刑的主要設備是一個設有活門的絞刑架,還要有配合使用的繩索及配重用的沙包。英國內政部制定計算繩索長度的官方绞刑公式表後,香港亦採用作為執行絞刑的標準。日本在1871年學習西方國家改革刑法及改進死刑制度時,亦曾派員到香港觀摩絞刑架的構造及使用方法,並決定仿效而成為當地的主要處決方法。早期的死刑是公開執行的,最初的刑場設於1840年代仍是郊區的西環,位於德輔道中的上環街市前的一幅空地也曾經執行過絞刑。1856年死刑改在亞畢諾道裁判司署外的廣場公開執行,1...

    雖然香港於1966年11月16日後停止執行死刑,但1966年至1993年的香港法例中仍然保存死刑,而法庭亦會依據法例,判處犯人繯首絞刑,以反映其所干犯罪行的嚴重性,香港在1990年代初仍有謀殺罪罪名成立的犯人被判死刑。不過所有在此期間被判死刑的死囚,都會一律由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或香港總督赦免,改為終身監禁(自香港開埠初期起,《皇室訓令》即已賦予香港總督自行決定是否赦免死刑的權力,無須先獲得英國政府批准)。

    香港的犯罪率自廢除死刑之後20年之間有下跌趨勢。兇殺案於1993年為86宗跌至2012年的24宗,每十萬人口的罪案率則於1993年為1394.9跌至2012年的1064。 判處終身監禁的囚犯,仍有可能獲得假釋出獄。港英政府立法局1997年6月最後一週的馬拉松式會議中,通過《長期監禁刑罰覆核條例》,在香港回歸前最後一日,成立有法定權力的長期監禁刑罰覆核委員會,取代只能向香港總督提供建議的長期囚禁覆檢委員會。該委員會可以下令有條件釋放終身囚禁犯人。委員會的成員均由行政長官委任,其職能是向行政長官提供建議,將被判終身監禁的犯人改為有年期的監禁,或對被判長年期監禁的犯人,縮短其刑期或提早假釋,也有終身監禁的謀殺犯覆核後獲得釋放。但在刑期覆核獲提早釋放的犯人當中,有人出獄後又犯下重罪而再次入獄。一名食...

  3. 案件经过与法庭审判. 2016年6月17日,时年38岁的莎莉迪威在 盛港 的 组屋 单位内,被 新加坡中央肃局 探员工逮捕。 逮捕行动前,负责监视的中央肃局探员发现莎莉迪威在空荡荡的单位内与另一名男子共处。 该名男子名叫穆罕默德·海卡尔·本·阿卜杜拉,马来西亚人,其在乘坐摩托车离开莎莉迪威的单位后,在一个十字路口被探员逮捕,探员在他的随身物品中找出一个装有10050 新加坡元 的信封,以及5500元现金。 在莎莉迪威的单位内,探员发现一个装有毒品的塑料袋,里面有30.72克 二醋吗啡 (即纯 海洛因 )。 在回应敲门的肃探员前,莎莉迪威将几包毒品扔出厨房窗户 [7] 。

  4. 香港開埠 的1840年代已有死刑,由於英國執行的死刑主要是 絞刑 ,香港因此對死囚也是執行絞刑,又稱為繯首絞刑、繯首死刑,或稱為問吊。 隨着英國在1872年提倡採用長距離墜落式(Long Drop Method)絞刑,香港之後以此作為執行死刑的方式。 執行絞刑的主要設備是一個設有活門的絞刑架,還要有配合使用的繩索及配重用的沙包。 英國內政部 制定計算繩索長度的 官方絞刑公式表 後,香港亦採用作為執行絞刑的標準。 日本在1871年學習西方國家改革刑法及改進死刑制度時,亦曾派員到香港觀摩絞刑架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2] ,並決定仿效而成為當地的主要處決方法。 早期的死刑是公開執行的,最初的刑場設於1840年代仍是郊區的西環,位於 德輔道中 的 上環街市 前的一幅空地也曾經執行過絞刑。

  5. 執行死刑的方法 砍頭(断头台、断头机、介錯) 繯首死刑(绞刑、绞杀、投繯、套白狼、立枷、枷項) 槍決、炮击 電椅 毒气室毒針注射 惰性氣體窒息 踏刑 磔刑、車裂、五牛(馬)分屍、掛拉分 碾刑 火刑、水煮、油炸、炮烙、點天燈、烤刑、炙刑 毒药 ...

  6. DR醫療集團毒血針事故 ,也稱為 DR毒針殺人案 ,是指2012年發生於香港的一宗醫學美容嚴重 醫療事故 ,涉及有人將尚在試驗階段的 CIK (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 治癌 醫療技術,用作美容保健用途。 事件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宗醫學美容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傷及一人 殘障 。 [1] 背景. DR醫療美容集團自稱為一間 美容 顧問 公司,於事件中以不良手法向顧客推銷一項用以治療 癌症 、並且在國際間尚在試驗階段的CIK醫學技術。 根據法庭上播放的錄音,職員講解療程原理時指,會先抽取顧客自身血液送到 大埔科學園 培植CIK細胞,在3至4星期後再以 靜脈注射 方式注射回體內,聲稱療程具調理身體及保健功效,推銷時又解釋由於過程中是使用自己的血,故「沒有什麼副作用」。 [1] 事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