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澳門天文台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借由从上百个初选题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40个主题,我希望能让你了解这些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坐标:它们曾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 与哪些特别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 如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 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除了知识体系化这个核心优势,本书还有以下主要特色:1. 问题引导,每一节都在回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2. 故事驱动,书中穿插了海量的关于科学家的逸闻趣事。 3. 内容可视化,全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所有的知识点都会被转化成可视化的物理图象,然后用贴近生活的类比来加以解释。 4. 总结常态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每一节的结尾都会对本节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 漫步太阳系 (pdf+txt+epub+azw3+mobi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 下载电子书.

  2. 2021年5月31日 · 天文学家也将密切关注灾难性天文事件——如彗星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相撞,及时作出预防,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青少年学习研究天文学知识不仅能够传递探索发现的激动,分享认识天体的快乐,还能获得关于宇宙和人类相互依存的知识。. 鉴于以上原因 ...

  3. 作者:钮卫星.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文学的历史试读: 传播科学需要新理念—《走近科学史丛书》总序. 传统的“科普”概念,在18、19世纪曾经呈现过不少令科学家陶醉的图景。 那时会有贵妇人盛装打扮后,在夏夜坐在后花园的石凳上,虔诚地聆听天文学家指着星空向她们普及天文知识。 那时拉普拉斯侯爵为他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写了《宇宙体系论》这样主题宏大的科普著作,大受欢迎,他去世时已经修订到第六版,其中新增加的七个附录中居然有两个和中国有关(一个是关于中国古代“周公测影”的数据,一个涉及元代郭守敬测算的黄赤交角数值)。 至少在19世纪,衣冠楚楚的听众还会坐在演讲厅里,聆听科学家面向公众的演讲。

  4. 2020年7月22日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 日. 期基本固定,前后相差一两天。. 春季的节气为:立春(2月4日或5日,正月节)、雨水(2月19日或20日,正月中)、惊蛰(3月5日或6日,二月节)、春分(3月20日或21日,二月中)、清明 ...

  5. 2020年8月6日 · 唐代域外天文学的输入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通过佛经的翻译;二是精通天文的域外人员直接入仕唐代官方的天文机构;三是具有域外背景的民间术士掌握的外来星命学中夹带的天文知识。

  6. 2019年10月12日 · 本书是研究科学史的经典名著。 讲述16、17世纪始人类思想经历的重重巨变,从封闭的思维定界走向开放未知的无限宇宙。 读来醒神悦心。 本书属科学史译丛系列之一,品质卓越,印刷装祯考究,值得果断收藏。 封面封底上下沿各有几处碰折痕迹,尚能容忍。 本书此前有北大出版社旧译本。 不过据译者所言,没有对科技一定认识前,对该书还是会有不少误译。 本书翻译并沒想象中容易。 科学如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进而又指导作出新的发现。 准备好好研究一番。 这套科学史译丛是最近新发现的,装帧印刷非常精美,不愧是商务馆出品。 陆续收集中。 老师推荐的,是理解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伦理学》的思想非常好的辅助材料。 这本书真心是精品! 书的名字已经概括了其全部内容,值得重读一遍!

  7. 2020年5月5日 · 内容简介: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 ”其最令人感到崇高与神圣,伟大的康德如是说。 本书文字始于雅典,纵横东西方,回眸数千年,将令你思考“人类文明”这一重大主题。 作者认为,古希腊正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源泉,并首次阐述了古希腊文明最本质的特征:四大公理 (竞争精神、思辨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两大定理 (科学和民主)和一大原则 (公民)。 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和理念,人类社会迄今的进步将绝无可能。 然而“和古希腊相比,现代社会少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功利;少了一些超脱,多了一些现实;少了一些崇高,多了一些世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