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灣仔電腦城 是 香港島 區具規模的大型一站式 電腦 及 數碼 商場 ,位於 香港島 灣仔 軒尼詩道 130號,鄰近 港鐵 灣仔站 A4出口。 前身是 運通泰 大酒樓,結業後改裝成 電腦 商場 出租。 購物商場共有3層購物商場,共150間 商舖 ,總樓面面積約37,000 平方呎 ,現時地舖主要由快餐及小食店租用,1樓及2樓分間成百多間舖位,主要銷售 桌上型電腦 、 手提電腦 、 平板電腦 、智能家居及 辦公室 企業 電腦 組合、數碼產品包括 數碼相機 、 智能電話 、 光盤 、遊戲軟件、 電腦周邊產品及配件等消費品,亦有 二手商店 等。 商場擁有信譽良好之商戶,為「正版正貨承諾」計劃之會員。 獎項.

  2. 2022年9月23日 · 灣仔電腦城是香港島區具規模的大型一站式電腦及數碼 商場,位於香港島 灣仔 軒尼詩道130號,鄰近港鐵 灣仔站A4出口。前身是運通泰大酒樓,結業後改裝成電腦 商場出租。

  3. 湾仔电脑城 是 香港岛 区具规模的大型一站式 电脑 及 数码 商场 ,位于 香港岛 湾仔 轩尼诗道 130号,邻近 港铁 湾仔站 A4出口。 前身是 运通泰 大酒楼,结业后改装成 电脑 商场 出租。 购物商场共有3层购物商场,共150间 商铺 ,总楼面面积约37,000 平方呎 ,现时地铺主要由快餐及小食店租用,1楼及2楼分间成百多间铺位,主要销售 桌上型电脑 、 手提电脑 、 平板电脑 、智能家居及 办公室 企业 电脑 组合、数码产品包括 数码相机 、 智能电话 、 光盘 、游戏软件、 电脑周边产品及配件等消费品,亦有 二手商店 等。 商场拥有信誉良好之商户,为“正版正货承诺”计划之会员。 奖项 [ 编辑]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香港繁體. 工具. 灣仔修頓中心. 修頓中心為圖中銀色建築物. 修頓中心 (英語: Southorn Centre )位於 香港 灣仔 軒尼詩道 130號,貼鄰 港鐵 灣仔站 ,西面毗鄰 修頓球場 ,東面毗鄰 修頓花園 。 原址是修頓場館、福利會及1935年啟用的 貝夫人健康院 ,1982年貝夫人健康院原址的場所及修頓場館等建築物為配合地鐵灣仔站工程拆卸,健康院暫時遷離原址,之後重建為修頓中心、修頓花園及修頓室內場館建築群 [1] ,貝夫人健康院於1989年遷回重建後的修頓中心內,至2006年門診部遷到 鄧肇堅醫院 社區日間醫療中心內 [2] ,貝夫人美沙酮診所則留在毗鄰的修頓花園地下繼續服務。

    • 名稱
    • 歷史
    • 市區老化及重建
    • 可持續發展
    • 旅遊景點
    • 著名地點、街道及建築物
    • 交通
    • 區議會議席分佈
    • 外部連結

    灣仔之名來源於現今灣仔洪聖廟一帶原來的小海灣地貌,故當地村民稱呼該海灣爲「灣仔」[註 7]。香港開埠後灣仔附近成爲華人的聚居地,當時的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有「四環九約」的通俗分區,現今灣仔到銅鑼灣禮頓山以東一帶被稱爲「下環」,爲「四環」其中一環[註 8]。1847年灣仔洪聖廟落成[註 9],當地人流漸多,而「灣仔」之名也不脛而走,至1881年港英政府根據民俗將「下環」之地正式命名爲「灣仔」。 從香港開埠到20世紀中葉,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註 10]的官方分區可分爲東、中、西三區,根據維多利亞城界碑所示,維多利亞城東界在現今跑馬地黃泥涌道,故可肯定灣仔一帶屬於當時的「東區」。1963年港英政府對香港島北岸及九龍半島重新分區,灣仔之地被確立爲「灣仔區」。到了1982年香港建立區議會制度,原「灣...

    19世紀時,灣仔爲香港華人俗稱爲「下環」。自1843年以來,灣仔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則多居於中環。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以群帶路標誌為「上環」、「中環」和「下環」,而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當時的群帶路所標示的位置亦在灣仔現址相近。 灣仔之名本是「小海灣」的意思,不過隨着城市的發展以及持續的移山填海,昔日的「小海灣」早已不復見。今日皇后大道東,大王東街和大王西街「洪聖廟」附近一帶,就是原來名爲「灣仔」的小海灣所在地。在填海之前,灣仔的海岸線亦在洪聖廟附近。灣仔當時是居民捕魚的主要地方。惟經過多年的填海,海岸線早已北移數百米,現時皇后大道東一帶已被商業大廈及住宅大廈包圍。

    灣仔面對城市老化的一個嚴重的問題。 為了應付問題,政府開始一系列的都市更新帶領新的生活進入區域。根據規劃署數據顯示於地鐵沿線,如港島、荃灣,官塘各區有9,300座私有大廈,樓齡達到30年以上,而於未來十年內,樓齡達到30年以上將增加將50%。舊樓的問題變成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為加快重建及舊區更新香港政府於2000年7月根據市區重建局法例(第563章)於2001年5月1日成立市區重建局負責市區重建及更新。

    灣仔發展計劃

    灣仔發展計劃第一期由1994年4月至1997年6月,主要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出海面築一個70,000平方米的人工島作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擴展部分,工程完成後保證附近的水質保持在令人滿意的水平。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是整個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的最後一期工程。這項目以交通基建為主,如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連接路、港鐵北港島線及沙田至中環鐵路線的第四條過海隧道段提供土地。在供應土地以容納上述設施之餘,亦同時提供機會在海濱區興建露天廣場、園景作為美化、船隻碇泊區及休憩文娛設施,從而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填海計劃將原有的灣仔碼頭被拆卸,以便進行填海工程。 在2015年6月,規劃署展開「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為填海計劃範圍設全面的規劃及設計綱領,作為未來發展海濱優化的指引,以建設灣仔及北角海濱地區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更方便暢達、更具活力及可持續發展的海濱,供公眾享用。首階段工程在2020年末起陸續完成。

    地點及街道

    1. 灣仔運動場 2. 修頓球場 3. 堅拿道 4. 堅尼地道 5. 寶雲道 6. 皇后大道東 7. 太原街- 玩具街及生肖吉祥物 8. 利東街- 喜帖街(因地區重建而消失) 9. 克街 - 小食街

    建築物

    1.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 金紫荊廣場 3. 灣仔政府大樓及區域法院 4. 稅務大樓 5. 入境事務大樓 6. 香港警察總部 7. 灣仔警署,建於1932年,將被活化成為特色酒店,二級歷史建築。 8. 灣仔洪聖廟,1860年重建而成,一級歷史建築。 9. 灣仔北帝廟,於清同治二年建成,一級歷史建築。 10. 舊灣仔郵政局,1915年正式啟用,現為環保署的環境資源中心「環保軒」,法定古蹟。 11. 灣仔街市,1937年落成啟用,三級歷史建築,2006年市建局交由華置重建發展,只獲保留部分外牆。 12. 律敦治醫院 13. 寶雲道姻緣石 14. 灣仔碼頭 15. 中環廣場 16. 新鴻基中心 17. 合和中心 18. 和昌大押,四座建於1920年代的唐樓,2007年被活化成為餐館與商店。 19. 循道衛理香港堂 20. 東城大廈,1964至1973年間是最鬧鬼的戲院(東城戲院,1964年更是殯儀館)

    運動場

    1. 修頓球場,1934年由時任輔政司修頓夫人爭取建成,讓灣仔的兒童可以「在陽光下奔跑」。 2. 灣仔運動場

    地理上,灣仔位處於香港島中西區與東區之間,因此島上很多主要道路都會經過此區。加上該區通勤人流相當多,因此對高流動性的交通網絡有很大的需求。現時,灣仔已有一個既複雜亦尚算有效率的交通網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多次填海造就了區內多條主要道路的建成。一號幹線及四號幹線連接灣仔及香港島其他地方。一如香港市區的很多地方,灣仔居民十分依賴公共交通,而且每日更有600,000通勤人流來往該區及其他地區,故此區內有多種公共交通服務,在繁忙時間時經常水泄不通。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會東由堅拿道天橋、摩理臣山道、皇后大道東至司徒拔道交界,西至沿香港演藝學院演藝道、香港警察總部(包括灣仔峽地區)為範圍。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分別,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

    口述歷史 - 灣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香港大學圖書館數碼化項目,香港口述歷史檔案
  6. 298電腦特區. 298电脑特区 為 香港 一个电脑商场,出售电脑及其他IT类电子消费产品,位于 湾仔区 轩尼诗道 298号 廣生行大廈 地下至二樓,近 集成中心 。. 湾仔298电脑特区和附近的 湾仔电脑城 皆广为人知,其经营模式学习 深水埗 黄金商场 ,楼上铺面 ...

  7. 298電腦特區 為 香港 一個電腦商場,出售電腦及其他IT類電子消費產品,位於 灣仔區 軒尼詩道 298號 廣生行大廈 地下至二樓,近 集成中心 。 灣仔298電腦特區和附近的 灣仔電腦城 皆廣為人知,其經營模式學習 深水埗 黃金商場 ,樓上鋪面實用面積不大,服務種類有:整機組裝、出售電腦硬件、周邊設備、軟件等。 相關條目 [ 編輯] 灣仔電腦城. 東方188商場. 外部連結 [ 編輯] 298主頁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互聯網檔案館 ) 東方188商場與298電腦特區. 維基共享資源 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298電腦特區. 分類 : . 香港及九龍999年地契屋苑. 香港電腦商場. 灣仔區商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