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阅读全文 . 倾听民国史. 在历史与现实间流连忘返. 1949年3月,在西柏坡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王明所犯错误时说,王明向来不肯作自我批评,怕负责任,有功归己,有过归人。 在闭幕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对王明提出要求,认真反思一下历史上所犯的… 阅读全文 . 金台望道. 读书、写作;旅游、博物。 ——在文字中见道。 【读毛年谱(145)】1937年,毛泽东44岁。 李立三在1930年8月份,曾经说了一些对共产国际不逊的话。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是上下级的关系。 共产国际收到报告之后,感觉李立三“目无领导”,所以准备提高… 阅读全文 .

  2. 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看一组数据便知,正德十四年,宁王叛乱,王阳明复命平叛。在王阳明指挥下,以各地知府、县令、通判、推官为主要领兵官的明军对阵宁王叛军,最让人震惊的,不是时间长短,不是以少打多,也不是仓促反杀,而是恐怖的战损比。

  3. 7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酒笙清栀. 1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阳明平生虽然只是在军事上小展手脚,没遇到真正强悍的对手,然而,从 阳明 精彩的指挥艺术来看,他堪称一位一流的军事战术大师。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 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着切身利益需求的敌人,山贼在当地为乱多年,平时经常隐蔽在老百姓家里,用来躲避前来讨伐的政府军,等政府军无功而返之后,他们再度上山为贼,如此狡猾,让官方屡剿屡败,完全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阳明剿匪开始,就是抱持着永久解决匪患的目的,他的分析和应对,事后看来,无往而不利,匪寇一窝,本来就是心不能弃,流氓凑伙,遇弱则欺,遇强则跑。

  4. 《毛泽东与王明》将另辟蹊径,客观真实地记录毛泽东与王之间的恩怨是非,还原历史真相; 《毛泽东与王明》将从天之骄子、歧径探路、 历史错位、峰回路转、短兵相接、延安交锋、大局已定、分道扬镳八个章节对中共创始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

  5. 2024年2月12日 · 我党在成长过程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是如何取得反教条主义的胜利的呢? 为什么说到教条主义就会提到“王明”同志呢?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的作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一方面及时地帮助中共实行了政治战略的转变,在客观上为红军创建和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推进了中国革命进程,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倾向,则是对中共实行思想禁锢和组织控制,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对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起了相当大的消极、阻碍作用。 这种积极、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制定了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掀开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的新篇章。

  6. 阅读全文 . 王明是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党的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 作者研究王明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访问了许多王明的后人与友人。 其中最为珍贵的资料当数王明的儿子提供的由王明夫人孟庆树整理的王明晚年的回忆录《陈绍禹——王明传记与回忆》,该资料从未公开发表过,属于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注意取舍,利用了其中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对于澄清许多历史问题具有一定作用。

  7. 此心光明. 25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三个字:致良知,四个字:万物一体。 致良知三字是阳明晚期所发,其重要程度不必多言,而 万物一体 是门教典《大学问》的主旨,大学问开题即言:"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 这是正确理解"致良知"思想的关键处。 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在儒家的话,大概可以追朔到孟子那句"“ 万物皆备于我矣 。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到宋时,以 程颢 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及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为代表, 阳明 可以说是前三位的继承者,但又有别于前人,甚至可以说 万物一体之仁 的思想在他这达到了最顶峰。 阳明万物一体思想有别于前人,是因为他对"心物"关系的定义十分独特,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还是理解不了他的心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