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25日 · 思想. 社会. 王阳明王守仁朱熹. 如果儒家文化复兴,谁的思想会更受到推崇? 王阳明还是朱熹? 二者有何区别? 传统文化当然包括诸子百家,佛家,道家,不过这里仅讨论儒家,尤其宋明理学,很早就知道王阳明是个大猛人,对朱熹不太了解,只知道存天理,灭人欲是他提出的。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290. 被浏览. 124,548. 4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三种不同的红色. 听老婆话。 跟党走。 5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谁的思想会更受到推崇,这个我不知道。 不过他们之间的区别,我倒可以谈谈。 朱熹的学派是理学,王阳明的学派是心学。 ——其实把王阳明和朱熹并列是不太妥的,因为王阳明并不是心学的开创者, 心学 的开创者是陆九渊,号象山,世称 陆象山 。 我们一般是把朱熹和 陆九渊 并称的。

  2. www.zhihu.com › topic › 19637814朱熹 - 知乎

    (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3. 2022年8月1日 · 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一步天涯. 慈善募捐行业 从业人员.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朱熹 是理学,强调一个理字,即万事万物均有其理。 格物穷理,即可掌握天地规律。 天不变,道亦不变,理亦不变。 强调理的唯一性和保守秩序,要求人们 无条件服从 。 在初期有利于达成良好的秩序,发挥集体的力量,迅速恢复及发展生产力。 到后期形成固化,死板一块,泯灭个性,就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王阳明 是心学,强调一个心字。 从心即理、 知行合一 到致良知,都是围绕这个心字说学。 心外无理, 格物致知 也是格心之不正以归于正。 万事万物均从心上生发,讲究执而不发,发之皆中节,就是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强调个性和实事求是。 优点是释放了人的天性,有利于解放思想桎梏,促进事物及社会发展。

  4.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他俩遵从的是儒家精神,他俩应该是一样,如果有人说他俩不一样,那么一定是解释者的意思,不是儒家的意思。. 儒家的人欲等价私欲也等价私心杂念,且确实非天理,难点在于天理和人欲(私欲/ 私心杂念 )常夹杂一起,很难被区分 ...

  5.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在读. 简单说一下《大学》和朱的大学改本。 总体来说朱对现在的《大学》文本形成及在儒家体系中的位置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有些朋友可能会想象的“篡改”。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传统上认为是曾子对孔子的阐发,直到上个世纪学术界多许多早期文献年代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冯友兰先生就认为《大学》的思想内容可能和荀子一门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但在传统上(也就是假如我们去问一个旧时代受儒家教育的读书人的话),主流认为《大学》出于曾子,《中庸》出于子思,从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就构成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传承序列。 而这也可以说与朱高度相关。 朱对《大学》《中庸》的强调(以及朱在身后获得的道统地位)是使得这两篇从《礼记》中独立出来获得特殊地位的关键因素。

  6. 2020年2月25日 · 心学. 朱熹理学为何会流行至清朝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是更简单且有实践性吗? 关注者. 16. 被浏览. 3,814. 1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心学更倡导一种人人皆可成圣的思想,而且有实际可以实践的路径,这和封建统治者的统治理念不吻合。 发布于 2020-02-27 07:38. 知乎用户OF991C. 简单吗? 看似简单,其实极不简单. 发布于 2020-02-26 17:33. 鲸研社. 明明德. 心学近禅,怎么出题考试? 写个偈语? 没有区分度啊,都本来无一物了。 再说朝廷选拔人才需要考察考生解决朝政、民生、军事、教育各个方面具体问题的才能,起码要落到纸面上才能给出评判。 心学无法落到纸面,只能在实践中得以展现。 发布于 2020-02-29 05:36.

  7. 2018年5月15日 · 王阳明早年讲学好像对朱熹的理论并不友好晚年也是有所取舍王阳明根本就没在朱熹的理学基础上推广自从格竹子出病了朱熹理论在王阳明身上基本死掉了你还问基础上提升这两人根本不同道怎么来的基础?

  1. 相關搜尋

    王秉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