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癌症及成因. 了解發病成因,讓你輕鬆面對癌症. 癌症或多或少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當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受到破壞,或自父母遺傳了變異的基因,便會令細胞表現反常,逐漸發展成腫瘤。. 科學界現正不斷尋找方法,以求得出降低癌症風險及治療癌症的良方 ...

    • 皮膚上的痣有變化
    • 想大便卻大不出來
    • 食慾不振、噁心想吐、體重在1個月內快速下降
    • 頻繁感冒、不明原因發燒
    • 容易出血、瘀血
    • 身體出現腫塊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友專說,皮膚癌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9名,其中最惡性的黑色素瘤,剛開始就像一顆無害的痣,可以透過「ABCD辨別法」來初步判斷現在的狀況,到底是不是可能是癌症。 痣的ABCD辨別法 1. Asymmetry(不對稱):痣的形狀、大小不規則。 2. Border(邊緣):痣的邊緣並不是平滑的,甚至有突出、凹陷等。 3. Color(顏色):痣的顏色不均勻,可能是黑色、棕色的交錯。 4. Diameter(大小):黑痣直徑大於0.6公分,甚至還持續長大。

    台大內科教授李宜家說,很多人會以為便秘、拉肚子、常常放屁、大便很臭,可能就是大腸癌,不過其實通常是其他的腸道疾病。 如果真的要說一個「大腸癌最準的症狀」,李宜家說,是「裡急後重」,肚子裡面充滿便意、很急迫的想要上廁所,但卻有種大便堵在肛門口的感覺,可以說是「想大、大不出來」的一種感覺;如果還帶有血,是大腸息肉或是大腸癌的機率很高。 另外,如果年齡已經超過50歲,才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例如拉肚子、便秘交替等症狀,那也要注意可能是大腸癌,建議早點去做檢查。

    腫瘤是一個不正常長大的組織,需要特別多的血液、特別多的氧氣、特別多的營養,能快速的把身體的養分全部搶走,體重下降會非常明顯。如果在沒有減肥的情況下,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原本體重的10%,就要特別注意。 而長在腸胃道、肺部下方、肝臟、胰臟等腹部的腫瘤,容易壓迫到中樞神經或是腸胃道,造成食慾下降、噁心想吐,食量甚至會比以前少了1/3以上。所以食慾不振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警訊。

    「頻繁感冒」看起來好像只是身體的免疫力不好,但其實免疫力下降也是癌症的可能症狀之一,尤其是肺癌。因為肺部除了提供身體氧氣之外,還會維持身體的免疫,所以如果在1個月內感冒2~3次以上,每次感冒會維持1星期,表示肺部遇到了「大問題」導致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很有可能就是癌症腫瘤造成。

    如果變得臉色蒼白,看起來很像貧血的症狀,感覺很容易累、沒有力氣、食慾不振,或是變得很容易出血,像是輕輕碰撞就瘀血、流鼻血不止、刷牙出血明顯,或身上無緣無故出現許多紫斑、紅點,都可能是血小板、凝血功能不好的徵兆。 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很可能是因為白血病(血癌)引起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顏秀如說,如果有這種狀況,18歲以下建議給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18歲以上可以給一般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 而如果是女性在停經後,或是非經期時出血,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造成的,建議到婦產科評估檢查。

    癌細胞轉移時會侵犯淋巴結,如果鎖骨上、脖子上凸起一塊,甚至好幾塊硬硬、無法移動的腫塊,而且持續長大不曾縮小、又「不會痛」,很可能跟癌症有關。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癌症蟬聯37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想預防癌症,先從這6項免費的健康檢查做起 抗癌就靠一根香蕉!起斑點的香蕉能強化8倍白血球能力、抑制腫瘤生長 胸痛也可能是肺癌!3個胸痛部位要當心

  3. 常見癌症. 本地癌症病例數目繼續上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21 年新確診癌症個案創新紀錄共38,462宗。. 癌症影響每一個人,不論你我,一生中總有機會直接或間接受癌症影響。. 下表列出香港常見癌症,讓你提高警惕。.

  4. 2024年1月29日 · 癌症有什麼前兆? 大部分 癌症 的症狀並不明顯,但若延誤就醫,癌症病情或會惡化甚至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 若出現以下先兆,應盡快求醫以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 突然暴瘦,食慾不振. 身體出現腫塊. 身體上的痣或癦出現明顯變化. 持續性的陰道出血. 久咳不癒或咳血. 大便或小便帶血. 聲音沙啞. 吞嚥困難. 持續發燒. 頻密流鼻血. 腹部脹痛. 疲勞或極度疲倦,即使休息也無法改善. 什麼人較容易罹患癌症? 癌症無法100%避免,部分人士屬於高危群組,另外某些日常生活習慣或因素,亦會令罹患癌症的風險上升,包括: 肥胖:肥胖除了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息息相關外,亦會增加患上乳癌、腸癌、食道癌、胰臟癌等的風險.

  5.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暨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 表示,一半的淋巴在淋巴結或淋巴核出現,其餘一半可在身體任何器官出現,例如胃、鼻腔、甲狀腺或乳房等。 淋巴的種類. 淋巴主要分為何傑金氏淋巴 (Hodgkin’s lymphoma) 和 非何傑金氏淋巴 (Non-Hodgkin’s lymphoma) ,香港以非何傑金淋巴瘤的患者居多。 而非何傑金氏淋巴又可再分成低惡性度,及中、高惡性度;患者比例約1:1。 資料來源: 淋巴存活率可高達90%!

  6. 一般而言,因癌症而造成疼痛,意味著癌細胞已轉移,不過在骨癌(Bone cancer)和睾丸(Testicular cancer)等情況下,可能只是早期症狀。 另外,不同身體部位疼痛也代表不同的癌症,好比說,頭部可能是腦瘤的警訊,背痛則可能和 大腸癌 (Colon cancer)、直腸癌 ...

  7. 2021年5月7日 · 常見三類皮膚癌你要知!. 出現症狀即求醫!. 2021年5月7日. 皮膚癌是皮膚細胞的惡性增生,常見有三類:.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簡稱BCC). 約佔皮膚癌的70%。. 多見於頭、頸和上身,形態不一。. 症狀包括︰ 小塊光滑、色澤像珍珠的皮膚;表面帶有油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