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6月21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年逾七旬的盧光輝小時候曾因為貧困而嚐過失學滋味但因為教師的幫助他又重新踏入夢寐以求的校園這童年往事對曾任小學校長多年現已退休的他一直影響極深18年前起他多次深入內地偏遠地區上山下鄉」,自喻為守護山頭的山狗校長」,為山區兒童籌建了700多所小學也見證了國家教育的變化。 在義務教育等政策下,他見到山區村民讓身材高大的少年人重回小學校園,國民對知識更加珍惜,孩子失學情況大減,他期望國家一個個曾經破落的山頭,最終能點綴上朵朵繁花。 訪山區感同身受 決心建校.

  2. 2008年6月6日 · 盧光輝希望通過辦攝影展籌募5千萬元善款為災區重建100間學校。 【本報訊】四川5.12大地震造成不少中小學校舍倒塌,學生傷亡慘重。

  3. 2014年6月1日 · 蘇傳秀在附近的光輝小學給兒子報了名招生老師說根據教育部門規定今年按照積分入學原則招生得分靠前的才能獲得錄取。 家長盼增班 當局遲遲不覆. 5月18日是錄取結果公布的日子蘇傳秀騎着單車忐忑不安地來到學校。 因為沒有把握,她特意沒帶兒子小成一起去。 在學校大門公布的名單上,蘇傳秀仔仔細細找了半天,才在榜單最後位置看到了兒子的名字,得分是11分,這意味着小成沒有被光輝小學錄取。 「我小孩30多分,也沒有錄取。 」站在她旁邊的一位家長悻悻地說了一句。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現場看榜單的近百名家長,只有少數幸運地拿到了名額。 孩子上學的機會還沒有着落,蘇傳秀輾轉難眠。 第二天,她找到杏壇鎮教育局,希望能碰碰運氣,才發現早有七八十名家長聚集在那裡,反映同樣問題。

  4. 2020年9月9日 ·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董事長鄭景輝表示大灣區港澳子弟學校提供12年制教學安排可以大大解決在大灣區的港人子弟求學的問題讓他們了解內地的發展也能夠培養家國情懷。 「我們有20多年銜接兩地課程的辦學經驗很願意也有信心做這件事鄭景輝介紹現時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每年都有不少港生選擇繼續在內地升學有很多家長都表達了強烈的意願希望學校能夠提供一條龍的教學課程。 「約80%的港生願意留在深圳升學,深圳和香港接近,許多學生住在深圳,更願意留在這裏,並且深圳和香港教育水平也越來越接近。 望課程方面盡量同步.

  5. 2019年5月6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IQ150 國際奧賽披金戴銀 獲全額獎學金赴英. 他,智商超過150,小二時已認定將來要當科學家。 過去幾年,他代表香港於國際科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披金戴銀,今年尚就讀中五便以GPA3.7修畢科大物理本科幾乎全部學分,近日更獲得全額獎學金,即將赴牛津大學攻讀四年制碩士! 他是17歲的鄒駿宏,「神童」光環下,生活卻盡是平凡與踏實:出身基層與父母一家三口居於長沙灣公屋單位,飯桌就是他的寫字枱,旁邊幾疊最高超過1.8米的數理工作紙,見證着天才背後的努力,也是他走近夢想的「階梯」。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訪問從科大開始,採訪這位少年成才的青春男孩前,記者不禁擔心,他會不會不可一世難於溝通?

  6. 2002年11月11日 · 在又一村辦學近半世紀的私立小學——又一村學校因收生不足每年虧蝕約二百萬元及無法承受直資小學興起的趨勢及帶來的衝擊昨日突宣布 ...

  7. 2016年4月8日 · 合約教師出現的原因主要有4個: 一、近年適齡學生的人數持續下降。 有數據顯示,2015/16新學年的中一學生人數較往年下跌了約二千人,當中有一些地區的學位供多於求。 在學位供多於求和收生不足的情況下,學校將面對縮班或更嚴重的是殺校的壓力。 二、教師人手過剩的問題。 一些學校預計未來幾年出現過剩的教師,所以即使出現常額教席的空缺,也不敢以常額的形式聘用老師,只能以合約制聘用,以防未來幾年教師過剩。 三、以合約形式聘請教師讓學校在行政管理上更有彈性。 學校在聘請教職員時,會把學校的課程規劃與組織、教師與科目配對等問題納入考量的因素內。 如一些新高中開設的選修科目,因學生報讀的人數有不同,學校每年需要按照學生對各選修科目的需求而調整校內教職員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