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7日 · 人物故事 觀點. 【她每天都在打無煙硝的密碼戰】歷史學家解密「特務」政治檔案,裝成報社記者的「假名特務」也被揪出. 研之有物 2020-03-17.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228 事件距今已 70 餘年,歷史傷痛依舊處在許多人心中。 在台灣的威權時代,匪諜、特務、受害者與其家屬,被掩藏於一齣齣的政治謎團。 歷史學家林正的工作為檔案研究,用政府機關留存的各式檔案,解開歷史迷局。 她在拼出歷史真相的過程中,常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 (責任編輯:連柏翰) 林正長年投入臺灣客家史、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從檔案中挖出被隱藏的秘密。 相較於學術工作的「鬥智」,走進林正的研究室,像踏入一座秘密花園,擺滿她親手栽種的盆栽 ── 點亮「綠手指」,是歷史學者另一項美麗專長。

  2. 2020年7月2日 ·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身為公司的主管,帶領著一個團隊,如果缺乏溝通,就會很難留意到自己管理領導上的缺陷,進而導致下屬心生不滿,這時如果你又拉不下臉來正視這一切,整個團隊可能面臨崩解。 這篇文章用輕鬆的方式說明你可能面臨的狀況,與你分享管理與領導的心法。 (責任編輯:賴佩萱) 本文經原作者 Winston Chen 授權轉載. “Show me a hero, and I’ll write you a tragedy.”— Scott F. Fitzgerald. 「給我一個英雄,我寫給你一齣悲劇。 」—史考特‧費滋傑羅 (寫大亨小傳/夜未央那傢伙) 我對這句話的解讀是:英雄在某個角度的詮釋下都是悲劇。

  3. 2021年4月28日 · Podcast推薦1:大人的Small Talk. 成為「成熟大人」,有什麼必備學問呢? 圖片來源:Apple Podcast. 大人的Small Talk由企業講師姚詩豪,和 識博管理顧問FTPM 創辦人張國洋共同主持,這兩位主持人的口條清晰,會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大部分的「成熟大人」生活中都會經歷、面對的事, 包括了職涯發展、人際溝通、個人成長、商業管理及兩性關係的話題。 除了主持人的深度對談,「大人的Small Talk」也會專訪不同領域的專家及企業家,例如今年度邀請了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數位經濟趨勢節目M觀點創辦人 Miula、企業顧問 彭建文等人。 在聆聽他人的體悟及故事的同時,讓自己的「大人路途」遇見更多的共鳴。

  4. 2019年9月16日 · 我們延遲享樂,說服自己明天會更好。 然而,品味生活中正面經歷的能力是快樂的要素之一。 大多數人在克服不適或痛苦的症狀、與死神擦肩而過或經歷大恐慌後,才確實了解品味意味著什麼。 當牙痛消失時,你因為不再牙痛而高興。 當讓你受不了的可怕過敏症狀突然消除,你真誠地欣喜可以自由呼吸。 在經歷瀕死經驗或令人擔憂的診斷結果出來後,你也許感覺能(至少暫時是)感激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把每一天當作你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來活。 什麼是「品味」? 你可以把品味看作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部分。 透過回想過去美好時光,如初戀、婚禮、收到入學通知書、通知工作錄用的電話、夏季開車旅行等等,你可以品味過去。

  5. 2017年1月3日 · 在愛情世界裡,別成為沒有魅力的人! 請避免 6 個症狀:「缺、急、、黏、忍、瞎」 AWE情感工作室 2017-01-03. 圖片來源: Visual Hunt CC Licensed。 《VO》導讀:也許你曾好奇,為什麼那個 XXX 長得普普通通,身邊卻一堆蒼蠅蝴蝶,人緣也特別好? 一切都是因為「魅力」啊! 那有魅力的人跟沒有魅力的人到底差在哪? 以下就是超詳細解析。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Dana. 在愛情的世界裡面,有分成兩種人,一種是有能力讓情慾流動的人,第二種人是沒有能力讓情慾流動的人。 這兩種人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說明的話,一種就是有魅力的人,另外一種就是沒有魅力的人。 魅力,跟外表不一定有直接相關,我相信大家身邊都有幾個,不論男女但基本條件不是說頂好,卻擁有頂好異性緣的人。

  6. 2020年12月11日 · 正向情緒的價值來自認同: 第一是我們有很多共同點,這叫求同;第二是存異, 也就是尊重對方和自己有差異的地方。 如何讓一個人非常高興? 比如你說出一句話,讓他能夠感覺到在你眼中他是多麼被認可的一個人,多麼重要的一個人。 有種說法叫「一起拍馬屁」。 什麼叫「一起拍馬屁」? 比如女孩說:「其實我是非常挑剔的一個人,有很多人在追我。 有錢的男人追我,我覺得他沒有思想;特別有思想的人追我,我覺得他太書呆子了,沒意思;肌肉男追我,我覺得雖然他外形很好看,卻是一個空殼;只有你,才能真正符合我內心的需要,因為你是一個有情感的人、一個溫暖的人、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這對我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況且你還很有顏值。 這樣一句話就認可了兩個人。

  7. 2018年2月14日 · 我有個朋友最近剛從尼泊爾度完長假回來,她很驚訝那裡的人擁有的不多,看起來卻非常快樂。 她只待了幾星期,雖然尼泊爾真的很窮,可是在我朋友看來,有些人相當幸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及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狄頓(Angus Deaton) 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美國人認為,如果年所得增加到75,000美元,幸福感會跟著上升,但過了這個門檻之後,所得對幸福感的增加就沒有多大的助益了 。 這很容易理解,畢竟如果付不出食衣住行跟醫療費用,一般人很難感到幸福;假如還有閒錢增加嗜好與社交生活,甚至去旅行,那就更好了。 擁有這些,我們才有餘裕把注意力轉到更深層的需求,例如愛、個人成長這種金錢未必能滿足的需求。 有多少錢,才有機會感到幸福? 所以,多少錢才夠?

  1. 相關搜尋

    盧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