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硤尾大火 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 聖誕節 ,在 香港 九龍 石硤尾 木屋區 發生的 火災 [1] ,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 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 香港公共房屋 的誕生。 背景 [ 編輯]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到香港,於九龍北部山邊多處搭建木屋區,一度有近25%人口居於寮屋。 由於政府在1950年代初認爲湧入香港的難民,只是來香港逃避中國的戰亂和動亂,不會在香港落地生根,認爲他們在中國局勢緩和後便會離開香港,所以政府並未有主動大量興建房屋安置難民。 因爲香港住房不足,所以大部分難民都自行用木頭、木板及鋅鐵片建造木屋,形成雜亂無章的 寮屋 區。

  2. 石硤尾大火 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 聖誕節 ,在 香港 九龍 石硤尾 木屋區 發生的 火災 [1] ,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 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 香港公共房屋 的誕生。 背景.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到香港,於九龍北部山邊多處搭建木屋區,一度有近25%人口居於寮屋。 由於政府在1950年代初認爲湧入香港的難民,只是來香港逃避中國的戰亂和動亂,不會在香港落地生根,認爲他們在中國局勢緩和後便會離開香港,所以政府並未有主動大量興建房屋安置難民。 因爲香港住房不足,所以大部分難民都自行用木頭、木板及鋅鐵片建造木屋,形成雜亂無章的 寮屋 區。

  3. 2024年4月8日 · 石硖尾大火是指于1953年12月25日圣诞节,在香港 九龙 石硖尾 木屋区发生的火灾 [1],受灾面积达45亩,有50,000多名灾民无家可归。 这场大火最终导致了 香港公共房屋 的诞生。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石硤尾 (英語: Shek Kip Mei )位於 香港 九龍 西部,是 窩仔山 及 喃嘸山 一個的谷地,以住宅區為主,東與 九龍塘 及 又一村 以 南山邨道 及 大坑東道 為界,南至 窩仔山 的 窩仔街 ,西至 大埔道 與 深水埗 及 李鄭屋 連接,西南面與 塘尾 及 元洲 以 巴域街 為界,北面與 大窩坪 以 龍悅道 為界 [1] ,行政上屬於 深水埗區 。 歷史 [ 編輯] 1947年的地圖同時標示現在石硤尾一帶為「Kap Shek Mi」和深水埗「Shek Kip Mi Street」 石硤尾又名夾石尾(碣石尾),原指 深水埗 南昌街 街尾起的一帶山嶺谷地,早於1900年前已有人定居於兩條從山上流出 長沙灣 的溪澗旁邊。 1911年,石硤尾村有居民75人。

  6. 石硤尾邨美映樓爆炸事件於2014年11月22日在香港 九龍 深水埗區 石硤尾邨美映樓11樓一個單位發生,釀成2死11傷.;包括隸屬於石硤尾消防局的9名消防人員,其中6人危殆。

  7. 6 天前 · 於1953年12月25日晚, 石硤尾 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 大火 ,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1] ,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 市政局 成立「徙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 包寧平房 ,以安置火災災民 [2] 。 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徙置專員一職,「徙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 同年6月,成立 徙置事務處 ,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 聯合國 捐款建造。

  8. 石硤尾滙豐銀行縱火案 是發生於1994年的 香港 九龍 石硤尾邨 的 一級火警 [3] ,造成12死1傷 [1] [2] 。 縱火經過. 1994年1月10日上午約11時,朱寶光(41歲)因為不滿他的妻子離家出走,遂拿著兩罐 天拿水 闖進 石硤尾邨 第一座地下的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分行內,向職員查詢其妻子的下落(其妻子有朋友在該分行內工作)。 該名男子疑因良久未獲回覆,便把天拿水倒在地上,並用打火機燃點報紙投向天拿水縱火。 銀行內的顧客和職員立即逃出銀行外;但在櫃位內工作的13名職員 [1] [2] ,卻因電子門鎖停電無法操作,加上後門被鎖上,逃生無門,被困銀行內,需由消防員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