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8日 · 社會新聞. 【昔日香港多圖1953年石硤尾大火 檔案中5萬名災民實況. 撰文:鄧佩茹. 出版: 2018-08-28 15:35 更新:2018-08-28 18:46. 50年代香港因土地問題而出現劏房寮屋徙置屋居住環境惡劣1953年的聖誕節對當時5萬多名住在石硤尾木屋區的居民來說更是一生難忘一場火災造成3死51傷5萬人的家被摧毀。 當年的港英政府在這場火災之後,決定推行公屋政策,所以公屋的誕生可謂有血有淚。 公屋. 18區新聞. 搶先表達. 50年代香港因土地問題而出現劏房,寮屋、徙置屋,居住環境惡劣。 1953年的聖誕節,對當時5萬多名住在石硤尾木屋區的居民來說更是一生難忘,一場火災造成3死51傷,5萬人的家被摧毀。

    • 第一代邨民:一個屋邨是一個世界
    • 全港首個社區屋邨
    • 走廊是遊樂場還是通道
    • 「回憶裏是風、是海、也是人」

    54歲的嚴義是華富邨第一批居民。1967年,當時只有5歲的他,與家人由石塘咀搬入華富邨華安樓。一家六口的新生活,從此在200呎的小盒子裏展開。他說:「當時有親戚勸我們不要搬入來,因為這裏是亂葬崗;但不搬入來就笨了。」 用現在的語言來解讀,嚴義口中的「笨」,或許是指放棄入住「平民豪宅」的機會;然而,當時他的家人只希望不用寄人籬下。遷進華富邨前,嚴義家住板間房,與另外四家人共用廚房、廁所。他說:「媽媽總會在半夜三更弄雞蛋夾麵包,她後來說起,原來當時半夜三更煮食除了不想跟別人爭用廚房外,還因為這些食物算是十分豐富,免得被人看到,招人妒忌。」 直到入住華富邨,這些左閃右避的日子終於結束,嚴義一家在華富邨擁有屬於自己的廚房。不過對嚴義來說,他擁有的彷彿更多,「住板間房的時候,我很少到外頭玩,因為媽媽不...

    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政府在1950至1970年代間斥資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位置多在原區興建,如葵涌、黃大仙等。當時房屋的角色是盡快安置受災居民及寮屋戶,設備簡陋,直至1965年起興建的徙置大廈,居民才能享有獨立廁所。 1954年,政府成立的屋宇建設委員會着手興建10個廉租屋邨,並邀得前房屋署署長廖本懷設計華富邨。廖本懷曾說,華富邨選址偏遠,有5萬幾人入住,這不單是一個屋邨,而是一個「新市鎮」,所有設施都要齊備,如街市、中小學、老人宿舍(即老人院)、商場等。第一代居民嚴義形容,華富廣場的前身是大禮堂,可以坐到400至500人,是邨內十分重要的地方。「不同的教會在每個星期會輪流租用禮堂舉行活動,有表演、興趣班,久而久之就自然聚到一班人,我跟老婆都是在這裏認識的。」

    嚴義的童年至大學時代都在華富邨度過。20年後,他成家立室,在西邊街置業。即使搬離華富邨,他每個月都會回到邨裏,探望居於華順樓的岳母。這天與嚴義重遊舊地,記者提議回到他的舊居門前,嚴義瞪大雙眼,乍驚又喜地問:「真的可以嗎?我搬走之後,從來都沒有上過去,不知裏面住的是甚麼人呢?」 我們隨嚴義到舊居,當他看見長長的走廊,便一個箭步衝上前。頭髮變得灰白,滿臉鬍子的嚴義,此時彷彿回到5歲的時候,在走廊左穿右插。「以前返學返半晝,一放低書包便跑出走廊玩,或者通山跑,爬上對面個山坡。」他倚着欄杆,指着腳下陡峭的山坡笑說。說起童年的時光,嚴義滔滔不絕細數他的百厭史——在樓梯間握着欄杆,跳到另一層;跑上牛奶公司(即現時置富花園)騎牛;在電梯口踢波踢了出街……嚴義說當時整個華富邨便是他的遊樂場。 我們走到華光樓...

    樓底裝有圍欄,走廊變得冷清;現時華富邨在嚴義眼中,或許已人面全非;唯一不變的,是吹拂在面上的微風及海景。嚴義憶述,以前沖完涼,會走到瀑布灣跟朋友散步,吹風也吹水。即使走過一條又一條的樓梯,仍然感覺乾爽。嚴義從家中的窗戶,可直望鴨脷洲、火藥洲,遠眺西博寮海峽。「對華富邨的回憶,是風、是海、有樓梯還有人。」 華富邨依山而建,12座大廈的分佈疏落有置,呈長形的華富(一)邨由低至高興建,除了確保每棟大廈的居民都看到海景,外觀上亦有標誌作用。黃保傑說,樓宇的座向十分影響居住質素。華富(二)邨的雙塔式大廈(即俗稱天井型),每棟刻意預留足夠的空間,避免「樓望樓」的情況發生。「驟眼看,華富邨的大廈外形可能很悶蛋,一是長形,一是井字,但設計者明顯依照地形興建,並非好似砌Lego那麼放入去。為何那麼多人說,華富...

  2. 2018年9月19日 · 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石硤尾徙置區安置災民同時亦是香港首個公屋後來徙置事務處共興建了25個徙置區時至今日只剩下三座徙置大廈尚未拆除美荷樓石籬邨第十及十一座);而廉租屋邨則是1958年至1975年間落成的公共房屋共有十個。 從政府檔案處的資料圖片中,我們可一覽當年的景象。 18區新聞. 深水埗社區. 懷舊復古. 舊區. 搶先表達. 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石硤尾徙置區」安置災民,同時亦是香港首個公屋。 後來徙置事務處共興建了25個徙置區,時至今日只剩下三座徙置大廈尚未拆除(美荷樓、石籬邨第十及十一座);而廉租屋邨則是1958年至1975年間落成的公共房屋,共有十個。 從政府檔案處的資料圖片中,我們可一覽當年的景象。

  3. 2017年9月20日 ·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約58,000人痛失家園無處棲身。 政府立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本港徙置區稍見雛型。 政府其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即現今的石硤尾邨 ...

  4. 2018年7月6日 · 港聞. 深度報道. 【住在香港.二】從徙置區九龍城寨 聯想今天的共居與光房.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 2018-07-06 18:28 更新:2018-07-06 19:12. 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導致逾50,000人無家可歸那年大概是英女王登基要做點好事港英政府於是不再任窮人自生自滅搭建隨時被風吹雨打山泥傾瀉火燭燒毀的木屋區而是建起了七層高的公共房屋當年建成總共29座七層樓房每個單位120平方呎可容納一個五人家庭。 不過,初期這些單位內無水無電,每層兩邊有水龍頭,中間為公共廁所及淋浴間。

  5. 2019年6月28日 ·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 2019-06-28 15:00 更新:2019-06-29 18:52. 深深根植於筆者這一代香港人腦海中的建築大抵莫過於公共屋邨徙置區。. 1953年石硤尾大火開啟了香港公共房屋的年代而早期的七層徙置區正是毫不花巧完全重實用性也能夠大規模地 ...

  6. 2018年3月29日 · 也許不說不知香港公營房屋的誕生不是一個完整規劃的產物而是源於一場意外——1953年的石硤尾木屋區大火這場發生在平安夜的火災令53,000人無家可歸而在接下來的一年各處木區屋接連發生大火合計產生了100,000名災民等同市區人口5%為應付災民的住屋需要也是為了消除管治危機),政府火速在兩年內興建了21幢徒置大廈。 根據當時標準,每個徙置單位須容納五名成人,但面積只有120尺,也沒有獨立洗手間。 更甚者,為滿足一個單位住五人的目標(這樣才最善用公共資源),居民要與陌生人共住。 據澳門大學傳播系講師謝曉陽分析,殖民地政府的思維不過是要設法用最少的資源安置最多的難民,根本沒有「人性化地」考慮居民的需要。 1989年的北角邨。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