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9日 · 中國累計接種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 15 億 5026.8 萬劑次然而中國科興疫苗的效力最近備受質疑南京近日爆發疫情感染者絕大多數都完成中國疫苗接種從中國以封鎖國境來控制疫情來看中國當局隱約透露對科興疫苗防護力的憂心。 (責任編輯:陳怡君) (圖片來源: pixabay ) 面對 COVID-19 Delta 變異株,各國不斷鼓勵接種疫苗,中國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即便在官方強勢推動下,中國疫苗的有效性仍屢受質疑,也成為當局重啟國門的「掣肘」。 機場境內絡繹不絕,境外稀疏無幾. 上週結束駐京任期返台,北京首都機場裡,境內遊的人潮絡繹不絕,往境外的旅客則稀疏無幾,入境旅客則因疫情隔離,完全不見人影。

  2. 2021年6月9日 · 根據 Covid 19 tracker 數據,目前有 26 個國家核准了科興疫苗而有 45 個國家核准了國藥。 多數核准授權的國家都是中低發展國家,並且主要集中在非洲跟中南美洲,其中不少國家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計畫的沿線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國家核准緊急授權兩款中國的疫苗,單單核准一款的反而占多數。 其中以香港為例僅有核准科興疫苗尚未核准國藥的原因是因為尚未進口。 以公開數據來看,國藥疫苗(Sinopharm)採用滅活疫苗技術,由國藥集團在北京的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施打兩劑之後臨床有效力為 79 %。 另外一款科興(Sinovac)也是滅活疫苗技術,有效力約 50%。 受中國捐贈疫苗國家反應其疫苗保護力有限.

  3. 2021年9月15日 · 6 月開始中國開始為 3 歲至 17 歲的人提供接種科興疫苗使中國成為開放接種年齡最低的國家中國已經設定一個大略的目標想在年底前為 14 億人口中80%的人接種疫苗如果不大量讓 18 歲以下青年接種的話這個數字很難實現

    • 每 20 位英國人就有 1 位在 NHS 工作
    • 「最像宗教信仰的英國信仰」
    • 從出生到手術都免費
    • 台灣先保障工作人 vs 英國全民一視同仁
    • 美國:看病是有錢人的權利
    • 10 個英國 NHS 真相

    哪一國的醫療勞動力強大到僅次於美國國防部和中國軍隊?答案是:英國。 《衛報》指出,英國公醫制度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 雇用的勞動力驚人,過去統計就指出 NHS 在英國是最大的雇主,約每 20 位英國勞工中就有 1 位在 NHS 體制下工作。 更厲害的是,英國公醫制涵蓋的勞動力可排上世界第五,僅次於中國軍隊、印度鐵路、沃爾瑪超商和美國國防部;究竟,勞動力這麼驚人的英國公醫制度是什麼? #2想了解英國社會文化,別忘了當地全民共享的 NHS 體制。

    英國公醫制,簡單地說是由政府負擔花費,讓全民都可享有醫療服務的制度。《衛報》製作的介紹影片中,描述公醫制堪稱「最靠近宗教信仰的英國信仰」,它從 1948 年正式上路後,已然成為英國人最重要的一部分,時至今日,世界各國都有醫護人員投身到英國公醫制度中服務大眾。

    對外國人來說,公醫制最有名的就是「免費」這件事情,從看診、動手術、住院、社區保健、家醫師再到生孩子通通都是免費的,然而看似免費的背後,其實是相當大的國家財政支出,而這些支出又來自納稅人的稅金。過去,公醫制度的預算、醫護薪資、患者看診權益等種種爭議就常躍上英國媒體版面。

    目前,世界主要開發國的社會保險精神可分成兩種:俾斯麥 (Bismarck) 模式與貝佛里奇 (Beveridge) 模式,前者是台灣健保體制的靈感所在,後者則主導了英國公醫制度。《老人福利國際借鑑》一書中談到,俾斯麥提出的社會保險模式是以「勞工」為主要投保對象,具有強制性;貝佛里奇模式則強調「普及式」的福利。 亦有研究指出,台灣的健保因為是遵循俾斯麥模式,所以是將勞工人口為保障對象並發展職域社會保險,進一步再擴展到全民性保障,這樣的設計能兼具歐洲國家常用的貝佛里奇模式的精神,但台灣薪資給付水準較歐美福利國家為低。

    看到這,或許會覺得台灣與英國的醫療體制差異很大,但其實與英國醫療差異大的應是美國,例如報導談到,貝佛里奇精神的英國公醫制度屬於社會主義,主要透過稅收來負擔人民的健康照護需求,但美國的保險制度走商業市場取向,看病費用大多由民眾自行負擔,是標準的資本主義。 #3 圖為美國commonwealthfund最新調查內容,當中可以見到英國的醫療照護在十一個國家中排名第一。

    除了信仰精神和其他國家不同外,英國公醫制還有哪些特別的地方?《衛報》簡述了英國公醫制的 10 大真相。 一、醫療服務世界第一 「註冊」等待成常態 根據 2014 年美國新出爐的調查,英國公醫制度在 11 國醫療服務上被評為世界第一。但談到康復以及整體死亡率時,英國在 11 國中僅排上第 10。 過去有不少批評指出,英國患者往往得面對漫長的等待,《每日電報》曾在 2008 年時報導一間 NHS 信託基金每年要支出 1.2 萬英鎊給醫療人員去私營診所看病,原因是醫院等待名單實在太長了。 會有這種「漫長等待」現象,是因為英國看病採「註冊制」,也就是你必須先登記到指定的家醫診所下預約看病,碰到想轉診大醫院時,也要先經過所屬家醫師 (GP) 的看診後才能進一步轉診,就算是癌症患者也可能沒辦法及時得到幫...

  4. 2021年6月11日 · 關於疫苗採購方面,「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新加坡早在去年 6 月就簽署採購美國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合約接著 8 月又簽署採購中國科興Sinovac疫苗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及德國生技公司 BioNTech 研發的疫苗等2項合約

  5. 2022年1月26日 · 第一階段是 2019 年 12 月首度發現COVID-19 至 2020 年 11 月疫苗問世稱為防疫上半場」。 上半場期間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 而能成功阻斷病毒傳播,則要歸功於過去 SARS 期間施行的各項防疫措施──手部消毒、量測體溫、出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活動等。 除了辛苦工作的醫護與防疫人員,更為重要的是在此期間遵行防疫規範、遏阻病毒擴散的 2,300 萬台灣人民。 防疫的第二階段──防疫「下半場」──則以 2020 年 12 月 COVID-19 疫苗問世作為區隔。

  6. 2021年8月19日 · 中國透露對科興疫苗的憂心中國疫苗接種 15 億劑次防疫卻靠封鎖國境?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 首圖來源: torstensimon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