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6日 ·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 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凌先生和太太是《富足家庭認證導師》朱珏瑛(Ellen Chu)的客戶,2020年因疫症影響學校收入,凌先生不幸被裁員,失去了教席,幸好能夠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但始終減少了收入,工作亦較不穩定。 經歷了一.

  2. 2019年3月20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3/20 18:25. 最後更新: 2019/03/20 18:36. 分享:. 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00012)主席李兆基宣布退休!. 李兆基(四叔)家財萬貫,擠身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之列。. 李兆基也有他自己的財富哲學及營商哲學,以下輯錄6句李兆基的哲學 ...

  3. 2020年2月11日 ·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在強積金計劃下,無論工作年期的長短,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在交到受託後便即時全數歸僱員所有。 何時可提取? 一般情況下,打工仔要等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才可提取。 由於強積金是退休儲蓄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在強積金帳戶的「最低強積金利益」,也須待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情況下才可提取。

  4. 2021年3月9日 · 簡單一招脫身兼提早退休.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3/09 17:40. 最後更新: 2021/03/11 18:17. 分享:. 已達財務自由的YouTuber專訪陸續有來!. 繼早前港產理財YouTuber Rain分享過個人投資經驗,今次有台灣嘅理財YouTuber蕾咪。. 兩位除了都是三十出頭就已經達成 ...

  5. 2019年8月16日 · 李嘉誠2016年一句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出自新唐書記述唐代章懷太子李賢的黃台瓜辭》,原意是勸說武后廢太子後不要再骨肉相殘李嘉誠則喻不要再損害香港利益但未有指明摘瓜之人是誰......

  6. 2023年3月16日 · 近日就有網民分享家人出席喪禮後,被要求「加碼」帛金的經歷,引起網上討論。 出席喪禮被要求「加碼」 有網民發文分享胞妹的經歷,表示她朋友的奶奶早前去世,念在一場朋友,便去靈堂鞠躬和送上帛金聊表心意;惟數天後收到朋友來電,表示只送上101元帛金不夠體面,直言「如果我屋企見到就唔係幾好」,要求事主「加碼」400元,則合共送上501元帛金。 事情讓網民感到不解,嘆道:「乜帛金都有公價咩? 」、「都未聽過,叫封多啲帛金,你估喜事咩? 帖文一出,便引起不少網民討論。 有網民表示,人情和帛金的金額是跟與主人家的交情掛鉤;亦有網民認為:「101(元)其實都係公價。 」其中一名網民透露,自己10多年前已送上301元帛金、5年前則送上501元。 到底一般帛金要封多少金額才對?

  7.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 如何盤活現有資產?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4X歲喪偶,女兒只有一歲,希望可以幫我善用老公留下的積蓄帶大女兒。 我月入5萬5,這刻擁有現金700萬,40年樓港島東區400呎單位欠銀行$390萬,按揭25年,由於方便父母支援,出租$16500,搬去將軍澳$21000。 股票投資約$40萬,大部份坐艇如中人壽,本身加按了$200萬,原本是想再置一個三房,但現時單親買多一個物業能力有限,只能換樓。 $100萬收5-6%高息基金。 前路茫茫,請賜教幫助。 個案重點︰. 4X歲. 先生離世,女兒1歲. 擁物業. 有$700萬現金. 重點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