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1. 調整飲食. 春夏季節轉換時,要注意調整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薑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保持腸胃健康,有助於預防春火的發生。 2. 適當運動. 春夏季節轉換時,要適當增加運動量,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謝,有助於調節身體的陽氣,減少春火的發生。 3. 經常保持清潔.

  2. 2024年4月17日 · 因應榖雨時節的氣候變化,可採取清熱化濕,疏肝健脾為養生原則。 濕氣重者:身體困重,舌苔較厚,納差等人士. 可多食健脾化濕之物。 如淮山、薏米、赤小豆、扁豆、陳皮、茯苓等食物,健運脾氣,運脾化濕,舒緩濕重不適。 同時避免過食肥甘厚味,生冷食品, 如刺身、雪糕、糯米、冷飲等以免損害脾氣而助濕。 濕鬱化熱,有熱象者: 飲食宜清淡為主,可適量食用涼性之品,如綠豆、白蘿蔔,梨,鴨肉等清熱降火。 並避免辛辣刺激,煎炸燥熱之物,如炸物、羊肉、麻辣火鍋、米線、荔枝等,以免火上加油。 榖雨湯水:五指毛桃袪濕健脾湯.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化濕. 材料:五指毛桃 50 克、茯苓 30 克、陳皮 10 克、生熟薏米 30 克、淮山 30克、紅蘿蔔兩條、瘦肉 500 克(可用腰果代替) 煮法: 1.

  3. 2022年4月20日 · 穀雨天氣潮濕,建議適當進食一些健脾益氣,利水去濕的食材,可用來炒煮或煲湯,例如淮山、蓮子、白扁豆、芡實、生熟薏米、茯苓、赤小豆、蠶豆、冬瓜、節瓜、絲瓜、合掌瓜、莧菜、荷葉、芹菜、薺菜、鯽魚等。 穀雨天氣潮濕,可適當進食冬瓜、節瓜、絲瓜、合掌瓜等食物去濕。

  4. 2023年4月13日 · 穀雨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和濕疹發作,可配合食療和運動增強體質。 作者:註冊中醫師李善同. 飽滯泄瀉以為腸胃炎? 脾胃虛弱的人容易感到胃脹胃痛、噯氣泛酸頻頻、口淡,甚至食慾不振。 濕邪困阻腸道,見腹瀉、腹脹腸鳴、大便不暢不盡感等。 濕熱流於皮膚,發粉刺痤瘡、濕疹等皮膚病。 濕熱流於肌肉,見肌肉痠痛乏力,或下肢腫脹疼痛。 濕邪流注筋脈關節,見關節酸重墜脹、腰痠腳重等。 如濕熱侵襲關節,更有機會關節發炎。 最近好像越睡越累? 脾胃消化食物,化生精微能量,供我們生活所需。 就好像電器的摩打將能量轉成機械工作。 濕熱損傷脾胃,脾胃消化功能減慢,能量自然不足應付日常所需,我們就變得困倦懶言、越睡越累、集中力不足。 天氣容易誘發皮膚病? 中醫角度,急性濕疹大多是濕熱引起。

  5. 2024年4月17日 · 穀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此時脾臟之氣漸趨旺盛,若能涵養脾胃,有利於營養吸收,可適當食一些健脾的食物,如蓮子、芡實、山藥、陳皮、大棗等,以健脾胃之氣。

  6. 2022年4月20日 · 穀雨前後氣候潮濕易引發風濕及關節痛的問題,留神飲食可紓緩痛症。 (Toa Heftiba/Unsplash) 資深營養學家伍雅芬(Arlene)表示這說法是有根據的,由於關節內也有氣壓,當外在潮濕的天氣氣壓下降時,關節內的壓力也會增加,從而令已消炎的關節及組織產生膨脹,令本身已有慢性關節痛的人,痛感加劇。 關於風濕關節痛的飲食宜忌. 如果有風濕關節痛,原來多吃某些食物可紓緩關節痛,但患者需要多吸收哪些營養? 按圖了解更多關於風濕關節痛的飲食宜忌︰. + 10. 多吸收3大營養素減少關節痛. 1 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抑制一般炎症,減少關節疼痛和僵硬。 食物:奇亞籽、亞麻籽油、深海魚. 2 硒:是一種控制自由基的營養物質,自由基可損傷身體組織,包括覆蓋在關節骨端的組織,並導致類風濕關節炎。

  7. 2022年4月19日 · 健康一家人. 二十四節氣. 節氣保養. 穀雨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於每年4月19日-21日交節。 指出穀雨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穀雨過後便開始進入夏季,氣溫.

  8. 2021年4月19日 · 穀雨時節,謝醫生建議家長可以選擇新鮮淮山芹菜牛蒡眉豆等食材。 「新鮮淮山健脾養陰生津,但含有草酸鈣,徒手削皮時容易刺激到皮膚誘發痕癢,建議可以戴手套或把新鮮淮山放於熱水中灼約1-2分鐘,那麼就不怕削皮時刺激雙手了。 而芹菜因有獨特的芳香,更有能提神健腦﹑醒胃健脾﹑增進食欲之功效。 謝醫師說:「現代研究顯示芹菜有降血壓作用,並含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 點圖即睇穀雨宜喝湯水: + 13. 另外,謝醫師提到家長可多為小朋友按摩「太沖穴」以達降肝火之效。 點圖即睇: 謝嘉雯中醫師:兩孩之母的中醫媽媽。 深信中醫之博大精深,除治病外,更關乎一種生活 態度。 個人博客: http://cmptse.blogspot.hk/ 相關文章: 清明24節氣|中醫媽媽教親子製2款甜品 助清肝明目袪熱氣.

  9. 2021年4月18日 · 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醒,榖雨時節濕氣較重,飲食上應少吃生冷之品,以免損傷脾胃,加重體內濕氣;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煎炸上火食物;油膩食物也會阻礙脾胃運化,故也應盡量少吃。

  10. 2019年2月28日 · 余醫師建議食療方面,可以參考清代名醫的一張食療方「穀雨養生湯」。 在春天潮濕的時候飲用,有升發陽氣、養陰生津的功效。 材料有鴨梨1個、馬蹄8個、蓮藕45克,蘆根30克、麥冬30克,加水煲煮即成,亦可按個人喜好加入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