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7日 ·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今日 (27日)開會討論接種第3針新冠疫苗安排委員會主席許樹昌表示檢視不同國家的策略建議有免疫系統失調的高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或器官移植人士洗腎愛滋病風濕病等應接種第3針疫苗與第2針相隔至少4周若接種由內地研發的科興疫苗之人士第3.

  2. 2022年4月7日 · 孔另建議應簡化打針相隔的時間資料讓醫生和病人容易理解例如首2針的相隔時間復必泰為21天科興為28天第23針的建議相隔時間為1至2個月第34針建議相隔2至3個月至於染疫人士則視為曾打針

  3. 2021年11月3日 · 港府谷針沒完沒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 (3日)公布接種第3針新冠疫苗的安排參考專家建議後決定合資格特定組別人士即免疫力弱及較高風險的人士下周四 (11日)起可免費接種第3針本周五 (5日)起可開始預約優先打針組別包括免疫力弱人士」 (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晚期愛滋病患者、服壓制免疫系統藥物人士),第3針要與第2針相隔至少4周;第2組別是較高風險人士,包括60歲或以上長者、醫護、長期病患及工作較高風險人士,第3針要與第2針相隔至少6個月。 陳肇始表示,專家指第3劑接種由內地及德國合研的復必泰疫苗可有更好保護率,因此建議較高風險群組,第3針宜接種復必泰疫苗。 就確診康復者,他們本身只需接種1針,政府建議他們第2針可與醫生商討是否必要,並應與第1針相隔至少6個月。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2月23日 · 專家建議需到高風險地區工作或升學人士接種間隔可縮短至打第2針後3至6個月內接種第三針至於懷孕及哺乳的婦女專家亦建議接種第3針疫苗專家並建議12至17歲的青少年打第2針相隔不得少於12周另外注射於大腿肌肉可減心肌炎風險推薦青少年接種時可選擇打此位置。 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早於今年9月時,委員會因多名12至17歲的青少年接種2劑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故建議青少年組群只需打1針疫苗。 相隔三個月,該群組目前有約7.3萬人只接種1針,他認為抗體水平雖然不錯,但仍有必要接種第2針,但必須與首針相隔不少於12周。 劉宇隆引用加拿大數據,18至24歲男生接種兩針疫苗的時間相隔少於30日,1萬人中便有1人出現心肌炎;若兩針相隔多於56日,風險則相對下降至10分之1。

  6. 2021年12月24日 · Tweet. Omicron變種病毒令新冠疫苗功效大打折扣衞生防護中心轄下2個科學委員會建議全民接種第3針。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 (24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本地基本上是動態清零如無迫切需要第2及第3針可以相距6個月相信這令免疫反應較好亦可降低接種後患心肌炎的風險但如需要到歐美地區公幹或留學則可縮短至3個月認為是平衡風險及好處。 他強調,接種疫苗最重要目的是減低重症或死亡率,並非預防感染,同時其他國家有數據印證,拉長接種距離是有好處的。 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今早在電台節目亦稱,本港未有Omicron社區傳播,亦沒有本地個案,風險不高,因此未接種第3針疫苗的市民,可以等第2代由內地研發的科興疫苗,預計在明年中會面世。

    • 第三針疫苗相隔時間1
    • 第三針疫苗相隔時間2
    • 第三針疫苗相隔時間3
    • 第三針疫苗相隔時間4
  7. 2022年3月18日 · 預約系統亦會開放予12歲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在接種第三劑疫苗相隔3個月後打第四針至於感染新冠病毒而未完成接種兩劑或以上疫苗的康復者可於康復3個月後帶同康復紀錄包括出院文件獲認可的私營醫務化驗所確診核酸檢測證明衞生署快速抗原測試染疫結果申報紀錄隔離令或其他相關康復紀錄到疫苗接種地點接種。 但只有快速抗原測試染疫結果的相片,不能視為有效康復紀錄。 當局正提升預約系統,稍後可以進一步便利康復者於網上進行預約。 安老院舍的康復院友,如先前未曾接種,可於康復後1個月接種第一劑,之後最快1個月可以接種第二劑;如之前已打一針,其後感染,康復後3個月可打另一針,提供外展接種服務的醫療團隊會作出相應安排。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

  8. 2021年12月15日 ·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早 (15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疫情不及外國嚴重毋須急於打第3針認為間距6個月是合適時間。 政府昨 (14日)稱計劃明年1月擴大第3針接種計劃屆時所有完成接種2劑由內地及德國研發的復必泰疫苗及相隔一段時間的市民都可打第3針劉宇隆表示雖然有不同國家縮短接種第2和第3針疫苗之間的時間但本港不需要倉促決定縮短時期否則會自亂陣腳市民亦難以適應。 他認為,如果縮短接種時間令市民太早接種加強劑,在本港及內地大規模通關前,市民的中和抗體水平已經下跌,故指早接種是較「穩陣」的説法是誤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