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3日 · 1. 注意飲食順序. 患者每次用餐時,最好吃至6、7分飽就足夠,進食時細嚼慢嚥,避免血糖在飯後劇增。 進食順序方面,腸胃消化功能好的患者可先吃蛋白質食物,如豆、蛋、魚、肉等,次吃青菜,最後吃主食,血糖不易升得太快。 而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則可先吃青菜,次吃蛋白質食物,最後吃主食,可減緩血糖的上升。 2. 慎選食材食用. 蔬果必須佔70%比例,由於人類的牙齒結構和腸道的長度,在生理結構上屬「素食科」。 因此人類的消化道有利於消化吸收五穀和蔬果類食物,而不利於消化吸收肉類食物。 蔬果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酵素,有利於分解代謝體內的毒素,是最自然的身體清潔劑。 避免進食高GI(升糖指數)食物,以免血糖上升太快。 選食天然的降血糖食物,例如苦瓜、秋葵、山藥、芹菜、海帶等均有「天然的降糖藥」之稱。

  2. 2021年10月28日 · 預防糖尿病飲食原則 不過,避開高糖飲食並非「無啖好食」,只要注意糖分攝取量,也可以品嘗不同佳餚。 在飲食和烹調上要注意以下原則:

  3. 2024年6月14日 · 吃原型食物:避免吃精緻澱粉和加工食品,即使是全麥麵包、藜麥餅乾或磨成粉的燕麥品均屬於容易讓血糖波動變大的加工食品,而非天然原型食物

  4. 2023年8月6日 · 5) 食物禁忌 油炸、加工食物 飲食上以蛋白質、健康油脂及纖維作為主要基礎,減少油膩、煎炸、加工及高糖食物。因為會增加脂肪攝取,大大提高患上妊娠糖尿風險。豆類/根莖類蔬菜

  5. 2021年10月8日 · 一型糖尿病相對不太常見,而且無法預防;二型糖尿病更為普遍,主要與生活方式有關,例如肥胖、飲食無節制和久坐不動所致。 好消息是,大約80%的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

  6. 2024年5月20日 · 1. 糖尿病腎病變:過往有研究指出,長期吃過鹹的食物,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40%;鹽會刺激飢餓素分泌,讓人越感飢餓,從而吃得更多食物;鹽亦會抑制胰島素分泌,並增加胰島素的抗性,久而久之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2.

  7. 2021年4月16日 · 避免食用的食物. 以上食物糖尿病人可自由配搭在日常飲食中,但一些食物只宜偶一為之,最好不要在雪櫃常見其蹤影,經常進食對糖尿病和心臟健康都無甚好處: 1.加工肉類: 煙熏肉類、莎樂美腸、五香煙熏牛肉等加工肉的鈉含量較高,這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並可能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如果無法抗拒,請將以上列為偶爾的零食一類,不能多吃。 過肥是糖尿病與心血管病的共同風險因素,對健康大大不利。 (相片:iStock) 2.任何含有飽和脂肪的食品: 肥肉、全脂乳製品,含棕櫚油的食物以及其他含有飽和脂肪的食品都可能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而低密度脂蛋白通常被視為壞膽固醇。 3.高果糖粟米糖漿: 這種超甜的甜味劑隱身在可能不會想到的各種食物中,如番茄醬,令人不知不覺間經常攝取。 記者:周美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