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老人用品 相關

    廣告
  2. 怎様選擇輪椅 輪椅種類繁多,超過16年的中藥機械製造和康復產品。零售經驗 供應. 選擇適合座椅寬度、深度、高度、靠背及扶手的高度,毎位便用人士身型都不同,最好親身試坐。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8日 · 2. 全自動助移系統及自動沐浴機. 近年不時出現護老院照顧長者不當的事故,教人思疑護理行業的服務水準外,也不禁擔心在那裏生活的長者是否失去了生活的尊嚴。 為解決這方面的挑戰,科技園培育公司Automation For Humanity早前便研製出適用於醫院及護老中心的自動沐浴機Sit & Shower,讓工作人員只需簡單操控,長者便可輕鬆地享受沐浴的暢快,並享有適度的私隱及自理空間。 不過單是這功能並不足夠,要如何移動長者落床、上輪椅走到浴室,其實亦是一個難題。 因此公司聯合創辦人許承光(Samuel)便與團隊研發全新的全自動助移系統,嘗試以科技協助長者完成「過床」的所有步驟,甚至與自動沐浴機的功能結合成「一條龍」的服務。

  2. 2016年12月4日 · 基督教女青年會獲社創基金撥款20萬作為種子基金推出首個二手長者復康用具回收轉售計劃收集輪椅拐杖助行器便椅醫護床等再以低至三折轉售予其他長者期望物盡其用達到環保效果另外亦可以讓有需要長者以較低廉的價錢選購復康 ...

  3. 2019年7月9日 · 1. 政府常常推廣「居家安老」,實際上,能夠做到的人有多少? 倘若長者行動不便,家屬日復日花心力去照顧,最後只是一同走入窮巷,無可奈何必須把家人送到安老院。 對不少人來說,居家安老只是一個口號。 會不會有一天,樂齡設計和科技可以更普遍,為有需要的用者和照顧者減輕照顧負擔? 有本地長者用品社企引入日本護理床品牌,問的正正是這個問題:當我們老了,能不能不要整天躺在床上? 攝影:高仲明. 日本品牌Paramount Bed營業部擔當課長弓谷啟太說:「我們經常聽到客人的聲音——他們不是說想要起身、坐起等功能,反而是,『我想自己去廁所』,『我想和家人更多交流』,想法往往跟幸福感有關。 六成公眾人士認為 家居支援服務不足. 香港醫學組織聯會曾以電話及問卷形式,分別訪問775位及779位公眾、醫療界人士。

  4. 2020年11月20日 · 5. 近年智能家居普及化一個掣可以控制全屋裝置長者裝置同樣可以進化。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一連四日在會展舉行有參展商以輪椅Tesla」、「巨蕉體位轉換器」、「瞓喺度洗頭機等新奇玩意招徠展出逾500件創新的樂齡科技產品觀眾可免費入場觀看有關注組織期望產品提高居家安老誘因讓長者在家中安享晚年。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一連四日在會展舉行,費用全免。 (黃景洪攝) 港府連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舉辦的第四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由即日起至2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入場費用全免。 在疫情的陰霾下,展覽仍吸引近160個參展單位,並展出500多款創新的樂齡科技產品。

  5. 2024年4月15日 ·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又稱生果金),是為70歲或以上連續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以及在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的長者提供的現金津貼並無相關入息限制由2024年2月1日起高齡津貼的每月金額將由原本$1,570提高至$1,620。 高齡津貼申請方法及詳情👉🏻 按此. 長者津貼2024【3】長者生活津貼(長新津) 長者生活津貼(長新津)同樣是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的津貼,為65歲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的經濟支援。 申請人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及居港規定才可申請。 目前每月資助額劃一為HK$4,195,由2024年4月1日起,亦將加上HK$10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津貼,資助額將提高至HK$4,205。 長者生活津貼(長新津)入息及資產限額。 (圖片來源:社會福利署網頁截圖)

  6. 2018年6月19日 · 01社區日前刊出不綁老人專題報道香港有安老院舍照顧員和學者提倡減少要求長者穿着約束衣或者減少使用鎮靜精神藥物。 要約束活動的長者,主要患有腦退化症,或者身體機能受損,缺乏自我照顧能力。 照顧員需要將手綁在床欄、坐高背椅、戴特製手套或穿衣服。 他們可能不安焦躁,抗拒使用喉管和其他醫療儀器,或者容易遊走、跌倒。 一般認為,長者反抗使用約束物品是正常現象,但旁人擔心他們有危險,或者擔憂出意外被追究,即使是下策仍然選擇。 【不綁老人.一】約束當照顧? 安老院舍護理員:學個幾月就慣咗綁. 右手邊的薄手套為前線護理員自製的「土炮」改良版,能防止手指抓傷自己,約束程度比左手的「波拍」大為減低。 (吳煒豪攝)

  7. 2020年11月19日 · 食品科技初創公司吞嚥易創辦人鍾倩盈,不忍至親中風後轉食流質食物,食慾大減,於是與朋友一同創業,成立本地首間研發軟餐食品技術的公司,產品價格較進口貨低近半。 今年財政預算案增撥7,500萬元資助安老院舍提供軟餐,團隊信心大增。 事實上,中風或患有柏金遜症都會影響長者的吞嚥能力,鼻咽癌等康復者亦較常出現吞嚥問題,只能食用糊餐或軟餐。 香港大學2015年一項研究推算,全港約有4.5萬名安老院舍院友患吞嚥障礙。 外公曾中風只可食流質 決心為長者研發軟餐. 鍾倩盈說,自己外公曾經中風,出現吞嚥困難,只可進食流質食物,當時自己因工作經常到日本,發現當地軟餐市場相當成熟,於是問自己:「點解香港無? 將來爸爸媽媽、自己老了,可不可以食得好點,而不是這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