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老人護理 相關

    廣告
  2. 老人 護理資料庫,網上配對程式,更輕鬆容易搜尋院舍資訊。費用全免! 提供老人 護理概況,院舍圖片、收費及雜費概覽,令您掌握院舍資訊。免費服務!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及15個免費網上課程. 其實健康寶的教育影片是源自計劃網站上的15個護老專題的免費課程大家除了能在網站上觀看外逾500段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亦分成15個主題上載到Youtube上讓長者及照顧者隨時隨地觀看影片有利於吸收知識! 專業人員課程 | 護士可獲發CNE證書: https://rb.gy/ty7j7s. 公眾人士課程 | 最新護理資訊: https://rb.gy/smdf27. 關於「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計劃. 「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主理,旨在為專業人員和家庭照顧者提供最新的照顧長者資訊,及提升公眾對健康課題的關注。

    • 一場車禍讓母親走向輕度認知障礙
    • 以「家人」看待失智者,協助正常生活
    • 正常過日子,就是比藥物控制更好的營養品
    • 協助規劃生活日程,減輕照顧者負擔
    •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但幾年前開始,莊宜芳發現媽媽會重複說一些已經說過的事情,即使身為精神科醫生,自己一開始也以為只是老化現象。直到2年前的一場車禍,雖未對母親身體造成太大傷害,老人家卻經常腰痠背痛,也因為身體不舒服,逐漸減少去公園運動。 同一年的幾個月後,母親在健檢中發現乳房有腫塊,確診為1期乳癌,順利切除休養期間,家人申請了長照服務,協助張羅晚餐、打掃家裏,這也讓母親一步步淡出廚房。 這1年來,媽媽的健忘狀況越來越嚴重,常重複問題,就連定期去看的醫生都忘了名字。經過一連串檢查之後,確認已處於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 所謂「輕度認知障礙」,是指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一般人偶而忘記事情、講話到一半閃神,或是在注意力差的狀態下,對於較複雜對話或指引感到困難,這些都是隨着年紀會出現的「正常老化」。...

    莊宜芳說,現在已有一些方法可以早期偵測,一旦進入輕度認知障礙,當然希望及早介入,預防繼續惡化,讓病患至少可以維持穩定,不過也有1/3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會在5年內惡化為失智症。 目前全台逾65歲以上人口達390萬,失智人口約佔8%為31萬人,至於輕度認知障礙,則約佔15~20%、達70萬人。不同於許多重症患者罹病後會住進醫院或療養院,台灣的輕度認知障礙病患100%都在社區,即使是失智者,也有85%住在鄰里之中,「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社區裏生活。」 這也衍生出一個問題:當你親愛的家人有輕度認知障礙,甚至是已被判定失智,除了吃藥、看醫生,他們平常都在做些甚麼? 莊宜芳坦言,媽媽確診為輕度認知障礙後,作為主要照顧者的爸爸,不再把媽媽當成「家人」,而是當作「病人」對待,覺得:「這她不會啦!我來就...

    她分享Oops團隊所拍攝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角「阿公」是失智症患者,同時患柏金遜症,但持續服藥控制病情,而兩個可愛的小孫子,就是最好的陪伴員,幫着外婆一起照顧外公。 阿公不但每天自行騎車去外頭吃早餐、到公園找朋友聊天談政治,下午時還會準時接孫女下課。為了不讓阿公退化,兩個孫子有空就陪阿公下棋,身為職能治療師的媽媽也交代生活大小事盡量由阿公自己完成,包括泡茶、購物、騎腳踏車外出、做家事等。 「能讓阿公正常過日子,就是比藥物控制更好的營養品!」莊宜芳說,自己每次看到這段影片都充滿感動,因為身邊家人退化,更能感受除了吃藥、看醫生,能真正幫助他的場域是在社區、在家裏。 她從自身經驗,提出幾個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小技巧: 1.記得他/她是「家人」 2.常常對他/她微笑 3.紀錄每天要做的事 4.溝通說話時,...

    莊宜芳提醒,照顧者也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或許你會覺得必須24小時寸步不離,一切都需要你,但其實他/她的狀況沒這麼差,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是需要適當的支持與鼓勵。另外,也要注意突發的改變,可能是身體問題的警訊,因為他/她可能無法清楚表達。 她感性說,很多照顧者把所有事情都攬在身上,讓自己負擔非常沉重,其實病患本身並非甚麼都不知道,也會覺得有些事情他們可以自己做,但常見照顧者做到無微不至,反而讓他越來越退化。 莊宜芳建議,照護者仍須保有自己的生活,並給被照護者一些規劃與訓練,來大幅降低負擔與壓力。她常告訴病人家屬,每個人的興趣、喜好、身體疾病都不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個人特性與需求,安排一個適合他的客製化行程表,讓他每一天都有安排,可以按表操課。 也可以從被照護者過去的能力、興趣中尋找適合的活...

    銀髮健康|大腦40歲後將加速衰老 多吃五穀豆類10大食物助護腦 老人痴呆|五管齊下預防老年腦退化 除飲食、睡眠 這3點也重要 延伸閱讀: 馬志玲辭世享壽82歲/父親從金融強人變失智老人…元大馬維欣:希望爸爸再罵我一次也好,這些都回不去了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雙親7年才懂:這樣就很好了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2. 2021年7月27日 · 90後的葉裕童6年前成為一名註冊護士,投身安老行業。 (曾鳳婷攝) 但當葉裕童到院舍上班首天,便察覺到當中的落差。 她憶述,院舍環境陰沉,每日的工作內容幾是一模一樣,大部分是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相關的照顧工作。 「(安老院舍)啲嘢一式一樣,唔通全部長者都鍾意同一樣嘢? 90後註冊護士葉裕童(阿Bu) 照顧模式一式一樣 引起反思. 「啲嘢一式一樣,唔通全部長者都鍾意同一樣嘢? 」葉裕童認為,長者不會因為他們的年齡或身體情況有所改變,而失去自身既有的需求,他們也有自己的喜好,但大多數院舍的管理模式,卻把照顧長者的本質本末倒置,安排的照顧行程較系統化,把長者的意願放到最後。 長者習慣被忽略 最終逆來順受.

  3. 2018年6月24日 · 中大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顧問徐若萍博士前為沙田醫院的護理總經理她亦是香港首位在醫院病房推行零約束的護士她認為隨著人口老化愈來愈多長者居於院舍或需要住院約束程度勢將增加呼籲公眾盡快正視問題。(不綁老人系列專題七之五

  4. 2021年12月23日 · 撰文:醫師Easy. 出版: 2021-12-23 11:28 更新:2024-04-24 15:22. 全球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情況日益嚴峻香港都不例外。. 據政府估算到2036年香港的長者人口會增至即約237萬人即每3人中即有1人是長者。. 人口老化問題加劇令長者的護理和生活備受關注 ...

  5. 2024年1月3日 · 為減輕照顧者負擔政府現時有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日間及住宿暫託服務不過服務名額合計只有1,155個另外政府於今年10月將低收入家庭護老者生活津貼以及低收入殘疾人士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並將每月津貼額由2,400元提高至3,000元不過有意見指類似津貼的申請門檻過高截至2022年底社署分別向10.5萬名長者及4.1萬名殘疾人士發信邀請他們的照顧者申請津貼但當中只有不足一成人申請及領取津貼。 香港照顧者悲歌:逾半感精神壓力 以老護殘、以殘護殘甚普遍 統計處首公布全港無酬照顧者達16.4萬人 「以老護老」情況恐加劇 長者只能入院舍? 社區照顧名額僧多粥少 在香港居家安老有多難. 01研數所. 照顧者及慘劇. 長者護理. 院舍.

  6. 2017年7月29日 · 這個數字反映的其實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香港長者人口愈來愈多對安老服務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第二是在人口老化社會勞工力不足的問題亦會不斷加劇據政府統計本港勞動人口總數將在明年見頂整體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亦只會愈趨惡化不難預視各行各業都要面對工求人的問題工作沉重報酬有限的護理員空缺恐怕更難找人填補現實擺在眼前安老服務人手不足的情況只會每況愈下。 當然,未來的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是透過科技協助安老,例如早前的老年科技博覽,展示各項方便長者照顧的器材,例如偵測跌倒和行蹤,自動洗澡裝置,幫助臥床者轉移至輪椅,以至智能藥盒等。 不過,不少的器材仍在研發中,而且這些科技設備估計所費不菲,要引入香港和將之普及,還需要長時間。 護理員是其中一個經常超時工作的行業。 (資料圖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