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2日 · 很多肩膊痠痛的病例都是由肩周炎引起的並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初時症狀以疼痛為主夜間為甚然後逐漸加重至後來活動幅度明顯受限制肩周炎患者的肩關節活動受限並以上舉外展手往背後最為明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肌肉萎縮。 肩周炎的發病原因. 從 醫學 角度,肩周炎可分為肩部及肩外兩部分: 肩部原因: .50歲以上,軟組織退行性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 .長期過度活動,如做過量運動(打排球、羽毛球、網球等),過度及不正確使用肩膀,拉傷肩膀肌肉後,引發肩周炎.

  2. 2023年4月28日 · 肩周炎患者長期倚賴止痛藥 有機會引起副作用損害身體健康. 坊間稱肩周炎為五十肩」,常見症狀為肩膊疼痛及僵硬以致靈活度大減難以郁動肩膊關節活動受限無法外旋或向後拗」,嚴重時前臂連提起舉高都有難度令患者生活大受影響面對五十肩部分人會先選擇服止痛藥緩解痛楚但長期而言未能真正解決肩周炎。 按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資料顯示,止痛藥一般分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由醫生處方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痛博士(Celecoxib)、萘普生(Naproxen)等。 止痛藥未必能夠長效去痛。 3招在家運動拉筋紓緩肩周炎 鬆肌減痛.

  3. 2023年3月17日 · 由於五十肩是因關節囊黏住造成關節囊發炎當肩膀不活動時關節囊沾黏度會愈高因此愈休息會愈痛需多活動肩關節的部位在可接受的痛楚範圍下將關節拉開有助減輕僵硬增加血液循環及減少關節黏連的情況註冊物理治療師林景程介紹以下4個肩周炎期間有助保持關節活動的運動

  4. 其他人也問了

    • 4個改善五十肩運動建議
    • 五十肩的成因及症狀(按圖了解)
    • 五十肩的三個階段(按圖了解)
    • 盡早運動的重要性
    • 運動時愈痛愈好?

    林景程認為活動肩膊關節,對肩周炎病人來說是最為重要。在可接受的痛楚範圍下,將關節拉開,有助減輕僵硬,增加血液循環及減少關節黏連的情況。以下介紹4個肩周炎期間,有助保持關節活動的運動。(按圖了解) 1 舉手:幫助肩膊關節前舉,保持關節活動幅度 2 爬牆運動:如果覺得前舉困難,可嘗試爬牆運動,用牆壁幫助下,被動伸展膊頭關節 3. 拉毛巾:此運動被動伸展關節內旋及後伸動作,對部份病人可能會很痛,切記適可而止 如果以上三個運動的痛楚十分劇烈,可改做較為溫和的被動關節運動 4. 手部垂下打圈:於肌肉完全放鬆情況下活動肩關節,由於肌肉活動減少,運動時的痛楚情況一般較輕

    五十肩的成因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原發性成因暫時未完全了解,而次發性成因一般相信和退化勞損及受傷有關。近年患上五十肩的病人有年輕化趨勢,這跟日常工作姿勢不良、過度勞損、休息不足,或頸背痛問題愈來愈普遍都有關係。

    五十肩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發炎期、冰凍期及舒緩期。 1.發炎期 屬最初期階段,大約持續3-9個月。肩膊的炎症明顯,關節發炎情形比較嚴重,活動幅度亦開始受限,此時的痛楚程度比較高 2.冰凍期 發炎期後會進入冰凍期,大約持續4-9個月,雖然炎症漸漸減輕,痛楚亦稍稍舒緩,但關節囊開始攣縮,關節活動亦比較僵硬,活動幅度亦會受限 3.紓緩期 痛楚消失得七七八八,但亦會有機會出現反覆輕微痛楚,但對比之前階段,活動幅度隨之亦有所回復。 以上三個階段,持續大約12-18個月。當然只屬參考,康復情況因人而異,亦有肩周炎持續數年的情況出現,所以建議盡早求醫。

    有病人因怕痛而減少活動,去到後期紓緩期時,痛楚漸漸消失,但因為發病期間太少活動,發現整個肩關節僵硬,舉手的幅度受限,影響日常生活。面對這種情況,治療上需要用手法幫助拉扯肩膊及活動關節,這個過程肯定是痛苦的。除了大量的痛楚,還要面對未能完全回復原有活動能力風險。 因此,肩周炎的病人早期即使有痛,都要盡早做運動活動肩關節,以免關節後期出現僵硬的情況。

    有些病人十分有毅力,明明感到劇痛,仍會硬著頭皮忍痛去活動,但任何運動,都不主張過度痛楚,痛是需要,但不要過量。的確,鬆關節是十分痛苦的過程,但如果太過痛,有機會會令炎症擴大,甚至拉傷其他位置。 因此,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特別建議,病人應量力而為,以自己接受到的痛楚程度為準則,以免加劇發炎情況或令肩關節受傷加重。

  5. 2023年9月14日 · 健康. 醫師Easy. 簡單一招 分辨肩䄂撕裂抑或五十肩 物理治療或手術 告別膊頭痛. 撰文:健康Easy. 出版:2023-09-14 13:00更新:2023-09-14 13:00. 五十肩 (肩周炎)深入民心令不少中年人或長者遇上肩膀疼痛就當作尋常肩痛或者五十肩默默等待痛楚消退然而部分病人其實是肌腱退化引發肩膀旋轉肌腱撕裂 (肩䄂撕裂),若不及時治療,嚴重者或需置換人工肩關節。 因此若膊頭久痛不癒,宜及早求診找出病因,醫生檢查時憑着病人一個動作,已可初步分辨旋轉肌腱撕裂還是五十肩。 肩關節能夠穩定平衡,有賴肩膀的旋轉肌腱。 原來旋轉肌腱由四條筋連接四塊肌肉而成,像衣袖般包着肩關節,因此肩膀旋轉肌腱又稱「肩袖」或「肩旋轉䄂」。 旋轉肌腱讓肩關節得以多方向旋轉、伸展和彎曲等。

  6. 2022年2月27日 · 疼痛期即肩關節囊軟組織正值急性發炎肩關節活動時出現劇烈痛楚持續約3至6個月凍結期即肩關節囊周圍軟組織廣泛發生黏連肩關節僵硬活動嚴重受限屆時疼痛稍為減輕但無法做肩關節外展上舉外旋內旋等動作為時可長達1至2年解凍期即肩關節囊黏連的軟組織逐漸鬆解需透過合適的治療僵硬才開始消失活動能力慢慢恢復至完全復原需時約半年。 乳癌復發媽媽用標靶藥耗盡積蓄 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助戰勝癌魔 仁愛堂4間中醫中心提供三九冬灸 行氣活血治不同疾病|附詳情 長者秋冬易病有原因 仁愛堂中醫醫療車贈醫施藥送現金券|附詳情.

  7. 2022年12月17日 · 1. 經常舉手工作. 2. 長期駝背. 3. 肩部肌肉緊繃. 4. 肩部曾碰撞受傷. 5. 先天構造造成狹窄. 不少人以為肩痛是五十肩發作,但其實有機會是患上肩夾擊症候群而不自知。 五十肩屬關節沾黏的問題,患側手往前往後都痛,晚上不動更痛,有時會不痛,但不痛的姿勢每天都有分別,如果配合適合運動可以減輕痛楚。 相反,肩夾擊症候群屬肌肉發炎,患側手舉到某個角度就痛,但避開特定角度痛楚明顯減少,而如果強行運動患側手臂,反而會加重炎症。 同場加映:紓緩肩痛4大動作(按圖) + 4. 2招測試分辨肩痛成因. 由於五十肩、肩夾擊症候群其實部份相似,以下2個自我小測試有助患者分辨疼痛成因。 測試1:倒空罐測試(按圖👇👇👇) 1. 倒空罐測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