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演講共分 六講: ㈠ 引言; ㈡ 中國人的性格; ㈢ 中國人的 行爲; ㈣ 中國人的思想總綱; ㈤ 中國人的文化 結構; ㈥ 結論。 「京漢鐵路初期史略」 何漢威 本書對京漢鐵路初期歷史,如修築原委, 籌款及修築時所遭遇的困難,贖路經過及業務 成績,都作 ...

  2. 你有何教學心得? 我教的一科是星期一早上8點半的課,學生這麼早跑來,怎樣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是一大挑戰。 他們肯來上課已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要靠預備工夫做得好。 我會在教材中放多些圖片和視頻跟他們分享,還會把內容聯繫到他們的日常生活。 當年從中大畢業後,走上全職運動員的道路,心中有何想法? 我在中大唸學士時已一直參加三項鐵人訓練,希望在這個項目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所以一畢業就直接去當全職運動員。 那時候年少氣盛,沒有多想工作保障、穩定生活的長遠問題。 現在回頭看,走這條路是否值得? 很值得。 現在我有些同屆同學也回來中大服務,大家殊途同歸。 但我選擇的運動員道路,令自己看到不同的世界,是很難得的經驗。 參加這麼多比賽,哪場印象最深刻? 印象深刻有兩種,一是很好,一是很不好。

  3. 書裏的標籤貼紙有的捲曲發黃,有的還簇新鮮艷,得出小思老師在不同年代反復閱讀與思考。 她的筆記令我領會到,老師課前除了預備硬性資料,更重要是自己對作品有代入,有感喟,才能教得傳神。

    • 背著善宰跑 中國人線上看1
    • 背著善宰跑 中國人線上看2
    • 背著善宰跑 中國人線上看3
    • 背著善宰跑 中國人線上看4
    • 背著善宰跑 中國人線上看5
  4. 在中大 行

  5. 2013年4月3日 · 1980年代初《中大的一日》的編者,從徵集所得的文章中看到迷惘與失落,「從個人到校園,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瀰漫一股猶疑、躊躇的心態」,令他們不禁詰問:這會不會「根本就是一個沒出路的年代」? 三十年後的「中大的一日」,我們究竟會從中大人筆下看出甚麼樣的精神面貌? 這就需要大家一起來譜寫,用文字為媒介,共同組成中大歷史的一個橫切面。 「書寫力量」 是由自學中心、香港文學研究中心、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及吐露詩社聯合主辦的校園藝文活動。 共 則回應. 特寫.

  6. Academic and Other Publications of Staff 敎職員學術及其他著作 ( 1980 - 1981 ) Faculty of Arts 文學院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中國 語言及 文學系 陳勝長《魯迅「嵇康集」校本指瑕》,《中國文化硏 究所學報》,11,香港中文大學 ...

  7. 自清帝改土歸流、儒家思想傳入,盲婚啞嫁成為那裏的風俗後,時有崇尚自由戀愛的青年寧死不屈,跳崖自盡。 這一簇篝火,便是為超渡那些孩子而生。 儀式開始,族人稱作東巴的祭司戴上冠冕,走到火堆前坐下。 在濃煙中,他翻開一本畫滿各種圖案的書冊,唸了起來。 一頁接一頁的飛禽走獸、日月星辰,旁人莫名其妙,只有祭司能看出,那是給孩子們的一篇呼告,可教他們流落山間的靈魂,隨祖輩往生: 太初, 翠綠大地上的人們往山下走去,遷居南國…… 但少年們沒有跟隨。 後來蒼穹上的繁星為他們引路,但孩子們沒有跟從…… 經歷一個世紀的煙火與戰禍,這部奇書輾轉來到 翻譯學系 鄧彧 教授手上,焦黃殘破。 吉光片羽,終究是器物,任憑教授百般呵護,終要歸於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