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背著善宰跑最後一集講述變態殺人狂欲駕車撞向邊佑錫但失敗逃避警方追捕期間反遭貨車攔腰撞倒後墮河不治。 金惠允聽到新聞報道,以為邊佑錫遭遇不測,趕赴醫院中途遇上男方,後者坦承已回復記憶,並向女方示愛,二人感動擁抱痛哭。 然後全劇聚焦邊佑錫與金惠允拍拖放閃過程,最後他在櫻花樹下求婚,大團圓結局。 (即時娛樂) 相關字詞﹕ 背著善宰跑 邊佑錫 金惠允. 邊佑錫與金惠允合演韓國有線頻道tvN劇集《背著善宰跑》昨晚播出第16集結局,收視錄得5.7%再創新高,並超越《碰撞搜查線》(5%)及《隨意愛我吧》(1.1%)成為同時段劇集冠軍。

  2. 2024年4月16日 · 韓劇背著善宰跑講述韓國頂流男星柳善宰邊佑錫飾出道以來紅遍半邊天但是繁忙的演藝生活讓他疲憊不堪最終他遺憾結束生命善宰的狂熱粉絲任率金惠允飾偶然回到15年前更遇上高中時期的善宰為了阻止未來悲劇發生任率孤軍奮戰2人

  3. 3 天前 · 背著善宰跑最後一集講述變態殺人狂駕車欲撞向邊佑錫事敗後遭警方追捕其間遭貨車攔腰撞倒並墮河死亡。 金惠允聽到新聞報道,以為邊佑錫遭遇不測,哭着趕赴醫院中途遇上男方,後者表示已回復記憶,並向女方示愛,二人感動擁抱。 然後全劇聚焦邊佑錫與金惠允拍拖放閃過程,最後他在櫻花樹下求婚,大團圓結局。 《背》劇播畢後,《師任堂》宋承憲與《美男堂》吳漣序合演新劇《玩家2》將於6月3日接檔。 邊佑錫與金惠允昨日分別發表劇終感言,前者表示:「以善宰(男主角)身分生活超過一年,感覺就似發夢一樣,能夠參與這部有意義的作品,多謝大家的關注和愛護。 」金惠允說:「拍攝過程充滿快樂回憶,感覺非常幸福,如今終於結束,雖然有點可惜,但我不會忘記,並把任素(女主角)永遠放在心上。

  4. 2024年5月8日 · 背著善宰跑改編自韓國網絡小說明天的第一》,女神降臨李詩恩編劇,《Times尹鍾鎬及花樣年華金泰燁執導講述因車禍導致半身不遂的任率金惠允飾),在男團成員柳善宰邊佑錫飾鼓勵下重獲生存勇氣積極面對人生成為對方忠實粉絲多年之後善宰被指因不堪演藝生活的疲憊而選擇結束生命。 傷心欲絕的任率誤打誤撞,靈魂穿越15年前,重返高中時代,此時的她雙腿仍然活動自如,並遇上高中生善宰。 任率為了阻止未來悲劇發生,開始在善宰身邊打轉,企圖改變歷史。 《背著善宰跑》穿越題材並不新鮮,韓劇近年幾乎「拍到爛」,幸它類似台劇《想見你》出現多重穿越,令劇情變化多端,且感自圓其說,編劇應記一功。 故事由2023年說起,柳善宰在同年1月1日完成疫後首個演唱會,當晚即自殺身亡。

  5. 5 天前 · 邊佑錫與金惠允合演韓國有線頻道tvN劇集背著善宰跑上月開播至今受歡迎程度有增無減今晚終於迎來第16集結局到底男女主角能否打破宿命獲得大團圓結局香港觀眾可在黃Viu收看為了報答觀眾支持tvN今晚在首爾某戲院舉行直播活動一眾主角包括邊佑錫金惠允及宋建熙等現身陪粉絲收看背著善宰跑結局大批粉絲聞風而至下午已把戲院擠得水泄不通。 邊佑錫等人抵埗後,現場歡呼聲震天,他們亦揮手致意。 直播開始前,邊佑錫與金惠允上台發表劇終感言之餘,又不斷派心心,逗得粉絲大樂。 (即時娛樂) 相關字詞﹕ 邊佑錫 金惠允 背著善宰跑.

  6. 2024年5月17日 · 明報專訊韓國有線頻道tvN劇集背著善宰跑上月開播以來備受年輕觀眾支持,《青春紀錄邊佑錫更憑善宰一角人氣急升繼早日亮相SBS長壽綜藝節目Running Man又接受tvN劉在街頭劉在錫及曹世鎬訪問預計下周三播出從昨日公開節目預告片段可見邊佑錫大讚劇拍檔金惠允體貼經常贈他餅乾糖果等零食又罕有談及初戀及家人。 模特兒出身的邊佑錫,即席示範「行天橋」,並演唱《背》劇插曲《陣雨》,可謂多才多藝。 有韓媒引述網民批評,《背》劇的笑話略嫌低俗,例如在第11及12集,提到邊佑錫的同學誤把一大袋避孕套放在他的書包內,繼而被金惠允母親發現,因而惹起誤會;另一幕講到邊佑錫父親洗頭時遇上制水,兼被反鎖洗手間,只好用廁所水沖洗,觀眾指摘編劇刻意令觀眾看得尷尬又嘔心。

  7. 2024年5月19日 · 明報專訊】《青春紀錄邊佑錫與意外發現的一天金惠允合演韓國有線頻道tvN劇集背著善宰跑》,上月開播以來備受年輕觀眾支持劇集本月28日播出第16集大結局電視台表示會於當日舉行活動讓主角們與粉絲一同收看大結局意味着邊佑錫與金惠允會合體示人韓媒指背著善宰跑人氣高企劇集以58.3%穩佔韓國網絡大數據分析機構gooddata5月第2周劇集話題榜冠軍邊佑錫與金惠允分別佔演員榜冠亞軍。 與此同時,劇集在當地影視串流平台TVing上架,截至第10集,累計有5.7億次播放。 在TVing使用tvN直播服務的觀眾,有94%實時收看《背》劇。 邊佑錫憑「善宰」一角人氣急升,下月會展開亞洲巡迴粉絲見面會,台灣站門票昨日中午開售,僅一分鐘便售罄,主辦單位稱會考慮加場。 文:蘇珮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