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6月19日 · 兩歲就可以評估自閉與否 家長可留意以下徵狀. 馮耀文指出有研究顯示,很多自閉症患者家長早於幼兒六個月大時便察覺他們與其他幼兒不同,一般於兩歲便可以可靠地評估出來,而以下跡象可能便是小朋友有自閉症的蛛絲馬跡: 1. 自我刺激 :例如身體前後搖晃,不停重複拍手、原地跳、自言自語、發出怪聲、不停轉動物件、把物件靠近眼前看、嗅物件以及咬物件等。 2. 固執,一成不變的行為 :例如一定要坐某一個位置、搭電梯時一定要「撳掣」、某一時間一定要做某一樣特定活動、去一個地方一定要搭某一種特定交通工具和指定路線、食物一定要是某種質感或顏色。 而生活習慣則是一定是要跟隨某一個特定的次序:例如吃飯後才可洗澡等,如果違反他心目中的次序,小朋友可能會感到非常不安甚至大發脾氣。 3.

  3. 2016年8月25日 · 畢竟,當年社會大眾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認知不深,相信我的同學應該是「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的青少年。 不善社交 不懂世故 喜好獨特 智能卻高

  4. 2022年5月14日 · 雖然每位患自閉症兒童的行為表現都不大相同,但以下整理了常見自閉症兒童特徵供大家參考: 1. 社交困難:較冷漠被動、喜歡獨自玩耍

  5. 2017年3月15日 · 亞氏保加症患者的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的困難,同時伴隨着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 在才藝比賽一炮而紅的「蘇珊大嬸」亦是亞氏保加症患者。 (Getty Images) 小學的我總是渾渾噩噩,每天過著「究竟我做緊D咩」的生活,隨波逐流地上學放學及考試。 操行尚算OK,不過成績「包尾」及「肥佬」卻是家常便飯。 每年家長日後,校長都會親自約我父母會談,內容大致都是說「小兒的成績又退步了,應該在那裏和那裏多加用功。 」後來當我被確診亞氏保加症後,校長直接無視了我,也許是認爲我無藥可救吧? 升中時,「第一志願」一欄中,儘管我很愛這間學校,但不敢塡寫「原校直升」,而轉到一間中文中學。 因爲自知根本沒能力讀上英文中學,倒不如去一間易少少的學校?

  6. 2022年12月8日 ·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發展障礙,患者在社交溝通以至認知、情緒、行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發展差異。. 他們在交際互動、人際溝通及想像力(行為固執和興趣狹隘)上亦有不同程度的困難,一般在孩子出生幾年內 ...

  7. 2019年5月7日 · 有育自閉兒的母親則大力支持兒子戀愛,「難道他一輩子自己一個,要孤獨終老嗎?」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具備與一般人無異的智力,惟自閉症傾向令他們在社交上遇到重重障礙。有社工指「曾經有個案不懂得控制自己,一路尾隨心儀女生回家,把對方嚇得要死。

  8. 2019年1月21日 · 撰文:鄭祉愉. 出版: 2019-01-21 17:58 更新:2019-03-05 15:52. 1. 自閉症(Autism)一詞於1943年在醫生Leo Kanner發表的論文中首度提出,形容一些有社交隔離的兒童,其特質為孤獨、記憶力強、經常重複行為、對細節執着、對別人的行為缺乏適當反應—這些特徵亦漸漸成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