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9日 · 艾灸:選擇粗細與所灸位置大小配合的艾條,點燃後應與穴位保持一定距離,以皮膚感暖即可,期間注意小心灰燼的掉落,過程亦應在通風處進行。 每天可灸1至2次,每次20至30分鐘以內,感避免艾灸時間過長

  2. 2016年12月20日 · 灸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燒時發出的藥力和紅外線溫熱刺激,來燻灼特定的穴位,達到養生保健功效。 經過艾灸和食療保健,Lucky最後能再次行走。 (受訪者提供) 艾草燃燒時會散發較強的熱幅射力,因而能夠滲透經穴,達到種種保健功效。 (受訪者提供) 以之火 血脈暢通. 艾灸的原理其實頗簡單,負責為Lucky施的曾醫師說:「艾草是一種中草藥,它與普通植物的差異,在於其燃燒時會散發較強的熱幅射力,滲透力也很高,因而能滲透經穴,而當動物血脈暢通,就能達到種種保健功效。 」艾灸保健法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而古代中醫學著作《本草從新卷》亦有記載艾草的功能:「以之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3. 2021年7月17日 · 除了藥湯外,按摩小腿穴位亦有排濕的功效,李醫師推介以下三個穴位,分別是「陰陵泉穴」、「三陰交穴」以及「足三里穴」。 1.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之下。

  4. 2021年4月19日 · 以按壓穴位為主 可配合精油艾灸增強功效. 頭療會透過梳、點、按、搓、捏等手法按摩頭部,直接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皮健康,並有養髮、活髮、改善白髮及脫髮問題的功效。 除了按摩,亦配合艾灸或精油進行頭療,更有泄熱、排寒、祛濕及提升精油本身的作用。 頭部不同穴位有不同作用,例如: 「百會穴」調整自律神經、改善頭痛、暈眩、改善掉髮及痔瘡症狀; 「和髎穴」有助改善眼睛、耳朵不適以及頭痛問題; 「通天穴」有助緩解頭痛,改善掉髮; 「風池穴」有助緩解肩頸痠痛,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改善眼睛疲勞; 「風府穴」有助改善鼻子不適症狀,調節血壓、消除寒氣以及提神醒腦。 頭療可配合艾灸或精油進行。 (圖片:iStock)

  5. 2023年12月22日 · 若針灸及艾灸與肺脾腎相關的穴位,能夠達到助陽扶正、抵抗外來病氣的作用。 洪醫師更指艾灸時,可針對關元穴(臍下三寸)以及補脾胃之足三里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等,更有補虛益腎、改善手腳冰冷,達至抗衰老功效!

  6. 2022年4月22日 · 艾灸以溫熱通穴位氣血,而艾草本身能袪除風濕寒邪,因此對治風濕療效顯著。(圖片:tvbs)

  7. 2020年5月11日 · 穴位為何可保健?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不同穴位可能隸屬於不同的經絡。透過針灸或按揉相應穴位疏通經絡,就可以調節氣血和臟腑功能,以達到特定的防病治病效果。以下介紹五個多功能的穴位,一齊動手保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