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英國疫情地區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老英格蘭莊園優惠盡在Agoda,查看過百萬心水莊園真實評價!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2日 · 面對英國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稍早(22 日)記者會上表示,23 日零時起,自英國入境及過去14日有英國旅遊史者皆至「集中檢疫所」進行居家檢疫。

  2. 2021年6月1日 · 新冠肺炎疫情讓台灣遠距教學,英國調查很有共鳴. 台灣教育部在 5 月 18 日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學生全面停止到校上課,並採行遠距教學,且包含補習班、安親班等也同步停課,這讓原本需要扛上班壓力的家長,又得照顧小孩,只好叫苦連天。 英國研究也許說出這些家長的心聲。 由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合作發表的報告〈 停學與家長心理健康 〉,共調查了 1500 個育有 4 到 12 歲學童的英國父母,請他們填寫含有 12 個健康相關問題的問卷,了解他們是否因為封城,小孩在家,而影響心理健康。

  3. 2021年7月23日 · 英國疫苗接種七成醫護功不可沒,加薪 1 % 的惹眾怒. 新冠肺炎疫席捲世界,英國曾是全世界疫情最嚴峻的國家之一,如今疫苗接種率高達七成,全體醫護人員功不可沒。. 綜合《衛報》(The Guardian) 報導 ,今年 3 月,英國前衛生部長漢考克 (Matt Hancock ...

    • Covid-19 疫情衝擊,旅遊業渴望回歸「正常」
    • 300 多家旅遊簽署《格拉斯哥旅遊業氣候行動宣言》
    • 淨零風潮吹向旅宿業

    全球 COVID-19 疫情雖然尚未緩解,但部分國家已微解封、甚至全解封,並陸續開放邊境,嘗試與病毒共處。這對於暗淡兩年多的觀光旅遊業而言,就像是一道曙光,期待疫情過後回歸熱絡的觀光旅遊與「正常」的經濟型態。 在疫情尚未爆發之前,2018 年全球觀光旅遊業占全球 GDP 的 10.4%,帶來超過 3.2 億個工作機會;此後疫情蔓延,國際旅客數量大幅下滑,重創旅遊業相關產業鏈,直接衝擊超過 1/3 的工作機會。 然而,隨著國際間越來越重視環境與人類經濟的共處共榮,許多具有影響力的組織已展開積極的合作,為疫情過後的復甦做好準備,旅遊業更是如此。 世界旅觀光旅遊委員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 WTTC)的數據指出,旅遊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的8~11...

    措施(Measure):確保測量與揭露旅遊業相關對溫室氣體排放檢測方法與工具,符合UNFCCC之標準及資訊透明。
    脫碳(Decarbonise):訂定與氣候科學一致的目標,加速旅遊業脫碳,包含交通、基礎設施、住宿、餐飲及廢棄物處理等;碳抵換(Carbon offset)雖然具有輔助作用,但仍必須與實質減碳作為相輔相成。
    再生(Regenerate):恢復與保育生態系,保護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與水資源等。由於很多旅遊地區受氣候變遷嚴重影響,所以應該要先確保旅遊部門足以支持當地恢復與調適災害帶來的影響,並幫助遊客與當地社區對於生態平衡有更好的體驗。
    合作(Collaborate):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包含國家、當地政府、民間社會、企業)及遊客分享氣候風險與解方,強化合作關係,共同協調與強調氣候行動能力。

    觀光旅遊業包含交通、基礎設施、住宿、餐飲及廢棄物處理等環節,而近兩年除了各項低碳旅遊與綠色運輸外,世界各地也陸續出現強調低碳甚至淨零排放的旅館。 2021 年底,位於倫敦西部奇司威克區(Chiswick)的「Room 2」慶開幕,號稱是全球首家「終身」(whole life)淨零排放的旅館,其減碳作為包含:使用 100% 再生能源、運用大數據了解房客使用能源情況並加以分析,因此其能源效率比起其他英國典型的旅館高出 89%;除了搭配綠建築建立廢水回收等機制外,其建材與家具均使用 FSC 認證之木材,更強調 100% 在地生產,降低建材運輸上的碳排放,在各種細節上盡可能減碳、低碳,希望以此作為其他飯店的典範。

  4. 2020年3月16日 · 英國政府 3 月 12 日宣布宣布最新防疫措施,僅要求出現「新發生、持續性」咳嗽或高溫症狀的人先行自我隔離 7 天,並希望老年人不要太常外出,且未宣布停課、禁止大型集會,幾乎沒其他配套措施。. 此作法讓不少旅英台人 不滿 :「這是物競天擇,讓 ...

  5. 2022年7月6日 · 愛丁堡多個地區正在制定「20 分鐘社區」計劃,目的是盡可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如商店、學校、托兒所、議會服務、休閒甚至工作——都可以在離家 20 分鐘的步行路程內。 不過,為什麼是 20 分鐘? 因為根據研究,800 公尺是一般民眾願意行走的最遠距離,換算成步行時間約是 10 分鐘,來回一趟共 20 分鐘,也就是人們所能夠接受的最長時間。 如果居民可以在步行或騎自行車 20 分鐘的範圍內,滿足六大基本生活所需,其中包括生活、工作、商業、健康醫療、教育與娛樂,那麼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 (圖片來源: lgiu ) 減碳又減貧.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前愛丁堡市議會領袖亞當.麥克維(Adam McVey)表示,這是一項將氣候議程和減貧議程結合在一起的政策。

  6. 2022年7月21日 · 英國倫敦哈克尼自治區,擁有食品業和批發背景的 Ella 有了一波靈感,來對抗塑膠汙染問題。 就在那時,補給貨車誕生了。 「顧客可以穿著睡衣、睡眼惺忪、手裡拿著罐子跌跌撞撞地走上街頭,然後毫不費力地給他們的儲藏室裝滿食物。 」Ella 在接受《euro news》採訪時說道。 在 Covid-19 到來之前,Ella 已經在食品業工作了五年,她任職的食品公司,專門利用原本會被浪費的食物製作調味品,因此她在永續創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而當疫情嚴峻期間,她被放了無薪假,也有了更多時間思考快速消耗品行業中的浪費。 「我想到了包裝垃圾,我有一些關於如何消除供應鏈中塑膠垃圾的想法,這些想法在我腦海中嗡嗡作響,再加上疫情期間每個人都被剝奪了社交互動,這(補給貨車)既與減少塑膠有關,也與社區體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