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華山文創園區如何去 相關

    廣告
  2. Agoda一站式自助預訂,無手續費,慳錢慳時間,仲畀你精明旅遊貼士! 簡易篩選工具助你搵出完美客房、閱讀真實評價、隨時取得協助!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英語: Huashan 1914 Creative Park ),又名 華山1914文創園區 或 華山1914 ,通稱 華山藝文特區 ( Huashan Art & Cultural Park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的複合式 文化展演園區 。 前身為「 台北酒廠 」,為臺北市 市定古蹟 ;經多年閒置,在1999年起成為提供給藝文界、 非營利組織 及個人使用的藝術展覽、音樂表演等文化活動場地,成為 臺北市西區 重要的 藝文展演場所 。 此外,園區內也有多間餐廳、咖啡館、店舖、藝廊等商業設施 [1] 。 歷史 [ 編輯] 台北酒廠 [ 編輯]

  2.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一文則紀錄了在華山上華陽洞旁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王安石據此推測讀為華實是字音訛誤關於華山得名還有另一種說法因華山頂上生長著白蓮花故而得名

  3. 三創生活園區 (英語: Syntrend Creative Park ,或稱 台北資訊園區 ,官方名稱: 民間參與臺北資訊園區暨停車場興建及營運移轉案 ,正式名稱是 台北市資訊產業專用區第二期計劃區 ),是一間位於 臺北市 中正區 的資訊專門 購物中心 ,規模屬於中型購物中心(營業面積約6,641坪),該商場為公共 停車場 的附屬事業,地下第一層至地下六層為公共停車場,地上一層至地上十二層及地下第二層為商場。 臺北市政府 以設立資訊園區為由,向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申請撥用 光華數位新天地 毗鄰土地 [2] ,採用 BOT模式 興建 [3] [4] 。 興建及經營者為 鴻海集團 旗下公司 三創數位 ,停車場已經在2014年5月啟用 [5] ,附屬的資訊賣場則2015年5月15日啟用。

  4. 2015年3月11日, 臺北市政府財政局 局長 蘇建榮 宣佈三創生活園區與 華山文創園區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光華數位新天地 、八德商圈及 建國啤酒廠 等商圈與學區籌組「大八德商圈聯盟」。 同日三創數位副總經理王琇姿表示三創生活園區於2015年5月中開幕空橋則會在2015年6月底完工 [7] 。 歷史. 2010年3月,「民間參與台北資訊園區暨停車場興建及營運案」以 BOT模式 50年開放招標,吸引鴻海集團、 藍天電腦 、 聯強國際 、 正崴精密 與 創見資訊 、 台開集團 與 順發3C 等許多集團投標。 2010年4月27日,評選結果,由鴻海集團為首的「台北3C暨多媒體廣場合作聯盟」獲得優先議約權,十二位評審中有十一位投給鴻海。

  5. 松山文創園區 (英語: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通稱 松菸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信義區 的複合式 文化展演園區 。 前身為1939年啟用、1998年停產的「 松山菸廠 」,2001年由 台北市政府 指定為第99處 市定古蹟 ,並於2010年正式轉型及定為現名。 松山菸廠跡地在戰後種植大量植栽,停產後一度成為 台北市東區 最大的 綠地 ;轉型為文創園區後,成為台北市東區重要的公共藝文設施。 除松山文創園區外,松山菸廠跡地內還有 臺北文創大樓 、以及興建中的 台北大巨蛋 ,3處設施分屬不同單位經營;相對於松山文創園區是古蹟活化再利用之設施,後兩者則在松山菸廠轉型後以 BOT模式 開發新建。 歷史 [ 編輯] 日治時期 [ 編輯]

  6. 三創生活園區 (英語: Syntrend Creative Park ,或稱 台北資訊園區 ,官方名稱: 民間參與臺北資訊園區暨停車場興建及營運移轉案 ,正式名稱是 台北市資訊產業專用區第二期計畫區 ),是一間位於 臺北市 中正區 的資訊專門 購物中心 ,規模屬於中型購物中心(營業面積約6,641坪),該商場為公共 停車場 的附屬事業,地下第一層至地下六層為公共停車場,地上一層至地上十二層及地下第二層為商場。 臺北市政府 以設立資訊園區為由,向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申請撥用 光華數位新天地 毗鄰土地 [2] ,採用 BOT模式 興建 [3] [4] 。 興建及經營者為 鴻海集團 旗下公司 三創數位 ,停車場已經在2014年5月啟用 [5] ,附屬的資訊賣場則2015年5月15日啟用。

  7. 華山草原分屍案是臺灣臺北市中正區華山大草原在2018年5月31日發生的分屍案件。 地點 [ 編輯] 「120草原自治區計畫」由 野青眾 向台北市都更處申請場地使用申請位於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附近的閒置空間。 而申請人陳伯謙是以「推廣傳統弓技藝計劃」進行送審,符合該計畫推廣閒置空間活化的理念,野青眾團隊因此開放空間,供其設立名稱為「野居草堂」的活動空間 [1] 。 華山分屍案的現場即未來的「 華山司法園區 」( 臺灣高等法院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等)的園區基地內 [2] 。 案情 [ 編輯] 2018年5月19日高姓女子是在 Facebook 上認識陳伯謙,並請教相關射箭學習事宜,並於同月29日兩人首次見面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