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明報文章】港大校委會針對港大校長張翔的匿名指控,經過半年調查,日前終於接納專責小組的報告,決定匿名指控不成立,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多名知情人士說,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與張翔的張力仍然持續,真正關口還看今年底校委會主席任期屆滿,能否獲續任。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2. 2024年4月9日 · 垃圾徵費8月實施否 郭偉強:現不宜判死.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專訊】本報日前接獲消息,指香港大學地理系一名江姓研究助理教授於上月涉嫌非禮被捕。. 警方回覆本報證實上月15日接獲一名28歲女子報案,稱於今年1月18日在薄扶林道一 ...

  3. 2024年5月14日 · 【明報專訊】網傳有中學男教師參加教育局主辦的內地考察團期間,疑因嫖妓被捕。 教育局昨晚回覆本報稱,上周三至周六(8至11日)舉行武漢新入職教師內地學習團,如期完結,回程前接獲通知,一名團員「無法隨團回港」;局方嚴肅處理個案,已要求該團員及其任教學校提交報告,會全面審視資料,現階段不進一步評論。 網上討論區「連登」上周六有帖文稱,天水圍一津貼中學的教師參加教育局武漢考察團時,疑因嫖妓被公安拘捕。 新入職教師團 考察武漢學校特色產業文化. 翻查教育局「培訓行事曆系統」,局方本月8日舉辦的「新入職教師內地學習團」,為期4天到武漢考察,行程包括參訪當地學校、特色產業、高端科技企業或機構,並進行文化考察;本月25日局方將再率團到武漢。 教局:已與內地院校制定「學員須知」

    • 新選舉制度強化了關係政治?
    • 以「政治為終身志業」的院系教育
    •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
    • 「平等政治」與「希望政治」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需通過「選舉委員」提名方能獲參選機會,門檻提高。不少人直觀認為「素人」及「新秀」更不易獲選委青睞,變相有利「政商後代」。政治領袖不取決於門第,重要的是,是否懂民生、有手腕、具遠見。本文想探討一個過去鮮有觸及的課題:究竟在香港有否條件在「政商後代」培養出政治領袖? 「貴族參政」在不少政體屢見不鮮。貴族參政歷史根深的英國,過去多屆首相都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部分更是富甲一方的貴族之後。可合理預期他們生活無憂,並與上層名流及跨國企業高層擁有特殊私人及家庭關係。簡單地說,英國首相年薪約170萬港元(香港特首年薪約500萬港元);實際上要維持上流社會生活,根本不可能沒家族支持參政,僅依賴微薄薪俸明顯是杯水車薪。 綜觀大部分政治領袖一生仕途,都要廣結人緣,累積口碑是很重要條件。無疑出...

    除了人脈,政治領袖能否具感召力,組建有相同理念的團隊,亦是重要條件。筆者發現,學院的教育,實際帶來相對穩定及公平的政治培養機制。比較英國的政治領袖及港督,會發現在學歷及學科專業上都有很特定方向。英國本地常有說法形容,牛津大學是國會議員的搖籃;工黨領導則有不少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地政治也有相似情况,政商領導不少出自「北清」兩所國家頂尖學府。 有云「學而優則仕」。收分要求最高的學府,吸納的都是被社會認可的精英。其一,不論出身,都需通過公開考試而被取錄,確保公平性及個人能力。其二,同窗在求學時期坐而論道,建立識於微時的信任;也對當下時政、未來政局產生共同理想與社會關懷,為團隊建立雛形。其三,個別學院的政治學科訓練定位明確,培養世界各國管治人才;學科設計上兼備理論和實用。 顯然香港各大院校的政治...

    回到本地,政商二代何以多年難有政治領袖?筆者私下訪談,歸納了幾個主要問題。 第一,政商二代對參政或加入「熱廚房」都心存顧忌,機會成本較高。大部分香港「政商家族」都有商業背景,即使不考慮自身情况,也要顧及企業或家族利益。過多參與政治,有機會影響企業發展。有時高調的表態更像是為滿足組織要求及需要,參與政治更像是社交、維持政商關係。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香港絕大多數企業都涉及全球業務,香港只是板塊其中一部分;他們的利益不一定與中央及港府完全一致,缺少誘因共同維持管治;港英政府年代的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的業務則全賴於亞洲和香港,有很大動機與港英政府同心同德。同樣情况與英國本地政治人物相似,大多是百年家族,家族利益已經在政商界盤根錯節,在情在利也需要共同維持管治。 第二,即使有意培養「政商後代」作為政...

    未來的政治制度,顯然已經為「愛國者治港」,定下政治底線及制度保障機制。「政治議題」將不會是未來選舉主要裂隙;取而代之理應是在民生、經濟、發展、環保、社會福利等問題上的完整構想和識見。 對港部門及建制陣營也應該與時並進。有意識地改變用人思維,放棄「計劃式」的培養,轉為循「市場式」的風險投資。根據不同政策領域中的表現及潛力,招徠在該領域中的人才,平等對待、長期關注和聯繫,作適當政治引導,並給予足夠空間和機會。尤其明確了「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底線後,是時候減少以諮詢委員會及各類公職作為政治培訓場或友好酬庸——現時這些做法,有時反而削弱這些崗位的權威、信任及「行政吸納政治」的重要功能。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有很多了不起的政商家族,如何在香港這個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自處,一直游刃有餘。然而,新國際形勢已至,...

  4. 2021年7月29日 · 上一篇. 持中環中心年半勁賺近六成. 【明報專訊】亞洲地產主席蔡志忠2017年11月伙拍多位本港資深投資者,包括「物流張」張順宜、「小巴大王」馬亞木、「磁帶大王」陳秉志及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盧文端斥資402億元向長實(1113)買入中環中心75%樓面,創本港歷來最大額物業成交紀錄。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5. 電腦節展商:生意勝去年三成 做到無停手. 【明報專訊】39歲食環署小販管理主任涉於去年11月,在食環署南昌辦事處停車場內恐嚇同事,被控一項刑事恐嚇罪。. 案件昨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毋須答辯,案件押後9月30日再訊,暫准以2000元擔保外出,其間 ...

  6. 2024年3月8日 · 該執行董事及其媳婦遭廉政公署控以串謀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董事另被控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的交替控罪,今(8日)於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裁判官把案件押後至5月2日再訊,以待控方準備文件及辯方索取法律意見,兩名女被告准以現金10萬元保釋外出。 首被告許美瑩(61歲)為保監局前執行董事(長期業務)兼董事局成員,負責規管及監督香港的保險公司,包括保誠有限公司及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次被告、許的媳婦陳芷慧(32歲)為數碼科技顧問。 兩人保釋期間不得離港、須交出旅遊證件和居於報稱住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