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西元1927年

      • 同稱:「清黨」、「四一二事件」。 發生在國民政府北伐期間,蘇聯與共產黨為阻止北伐成功,策動親蘇勢力反蔣。 孫文掌理國民黨時期施行聯俄容共政策,在孫文去世後,國民黨內部開始有反共的聲浪出現。 共產黨在西元1926年以後宣傳北伐必敗論,並積極策動汪精衛獨立。 西元1927年蔣中正正式清黨,對共產黨員進行逮捕或殺害。
      www.ehanlin.com.tw/app/keyword/國中/歷史/清黨.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1925年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在北京 西山碧雲寺 召開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並通過決議宣布中國共產黨非法,並通過了「取消共產黨員在國民黨中之黨籍」、「開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的共產黨員」、「解僱顧問鮑羅廷」等反蘇、反共、反對國共合作等 ...

  3. 蔣統治中國大陸近20年後,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後帶領 中華民國政府 和 中國國民黨 遷往台灣 ,並在復任總統後於 台灣 進行 統治 ,直至1975年過世 [10] :456 。 稱呼. 家庭背景. 蒋(右)、元配 毛福梅 (左)、母親 王采玉 (中)与 蔣經國 (前) 清朝 光绪 十三年 農曆 九月十五日( 公元 1887年10月31日),蔣生於 浙江 奉化 溪口鎮 武嶺 玉泰鹽鋪 樓上 [13] :70 。 蔣自稱是 後梁 明州 評事 蔣宗霸 及 宋代 光禄大夫 蔣浚明 後人 [31] :2 。 曾祖父蔣祈增,字懷盛;祖父 蔣斯千 ,字玉表;父親 蔣肇聰 , 齋號 肅庵,或字肅菴;母親 王采玉 [13] :70 。

  4. 2015年6月14日 · 1927年,蔣離開上海赴南京,4月11日發出「已克復的各省一致實行清黨」之密令;4月12日蔣以調解「工人內訌」為名,解除工人糾察隊武裝;時逢國民革命軍北伐,蘇聯代表鮑羅廷及中共中央以「黨的力量在前,革命的力量在後」為理由反對北伐;4月18日 ...

  5. 2022年6月19日 · 蔣中正與張作霖一南一北的對共產黨痛下殺手,仿佛南京國民政府與北洋政府之間已暗中形成了反共抗俄的默契。 張作霖不只殺掉李大釗,還公開了大量中國共產黨、武漢國民政府以及馮玉祥串通蘇聯的密件。 此舉讓高打民族主義旗號的馮玉祥站不住腳,畢竟此刻蘇聯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的宣傳中,已經被塑造成對中國威脅性比歐洲各國還有日本更強烈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6. 2022年4月12日 · 4月17日,蔣與一批右派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在南京召開政治會議,發布「清黨」通電,並發出秘字一號命令,通緝197名共產黨要員:首要為鮑羅廷、陳獨秀,其次為林祖涵(即林伯渠)、瞿秋白、毛澤東、惲代英、周恩來、劉少奇、張國燾、彭湃、鄧穎超、蔡和森、方志敏等人,甚至連一些非共左派人士,如沈雁冰、柳亞子、鄧演達、章伯鈞等也在名單中。 接著,廈門、福州、寧波、南京、杭州、長沙(馬日事變)等全國各地皆以「清黨」名義,對共產黨員及其支持者大開殺戒。 這一年中,包括多位中共始創人及早期領袖如趙世炎、陳延年、羅亦農等被殺,他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更多相片.

  7. 2016年7月9日 · 中共阻撓北伐 蔣中正決意清黨 國民革命軍於1927年3月22日進佔上海,次日克南京。 時共產黨份子藉由「聯俄容共」政策,寄生國民黨內,於創校(黃埔軍校)建軍歷程中不斷發展自身實力,伺機奪權。

  8. 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清黨」,清除黨內共產黨員,「清黨」開始。 4月17日,武漢國民政府開除蔣中正黨籍,並撤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務。 次日,胡漢民、蔣中正、柏文蔚等亦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下令通緝約2百名共產黨員,寧漢正式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