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8日 · 明報專訊楊凡身兼攝影師電影監製收藏家多個身分在娛樂圈有很多紅顏知己他接受車淑梅主持的港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訪問回憶與多名巨星合作和相處點滴。 楊凡最不喜歡別人稱他為唯美派導演,「我已76歲,可以跟大家說,我本身就是美,不用去追求」。 他欣慰身邊有很多好友,2020年患重病時,張艾嘉與葉蒨文對他照顧有加,每天帶食物給他。 楊凡說:「當年葉蒨文來港,我照顧她,介紹她唱歌,還把她介紹給林子祥。 張艾嘉簡直是我的『契媽』,大家很合得來。 她曾說:『楊凡拍的電影不可以給意見,你只有兩個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 』可想而知她甚有學問。

  2. 2024年4月28日 · 明報專訊】《聲夢歌手姚焯菲(Chantel)、張馳豪潘靜文林智樂及孫漢霖昨日到沙田出席商場活動輪流上台唱新歌吸引大批粉絲支持其中以壓軸登場的Chantel聲勢最強

  3. 有些人覺得和伴侶沒有共同語言開始尋找紅顏知己藍顏知己」,這可能會讓問題更糟。 積極尋找良好溝通的辦法,和伴侶分享有趣的見聞和經歷,你們之間才能成為真正的靈魂伴侶。

  4. 2015年10月2日 · 八仙嶺山火的老師護送學生脫離火海卻不幸犧牲性命、福島核事故五十死士甘願冒生命危險留下來為電廠緊急維修──因為有人肯留在最後,所以才拯救了無數寶貴的靈魂。 試想像,若人人皆爭先恐後,不願留在最後的位置,無人肯承擔責任,可想而知,一條隊伍必定會變得混亂不堪,而那些陷入危難的人之命運也不堪設想。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種緊跟着前人如綿羊般盲目亂竄的處世態度,雖然能為人帶來一時的利益與安逸,但卻奪去了人之為人求變、求進步、求突破的機會,甚至拖倒社會前進的步伐,令人逃避他們皆當負的責任,對個人、他人與社會都帶來極大禍患。 這種消極的態度並不是我們應推崇的。 我們需要的,是不畏險阻、不怕吃虧,甘做第一,甘做最後的勇氣,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值得過活的人生。 圖:資料圖片. 文:黃蕊獻.

  5. 2018年4月27日 · 中華智叻星:勵志旋風少年. [2018.04.27]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你想過與教師在多年後再會,身分、關係會有何改變嗎?. 孫慧玲 (圖右)曾是中學教師,她的小說《旋風傳奇》系列 (下稱《旋》)以她學生李耀輝 (圖左)的成長故事為藍本。. 孫慧玲如此形容 ...

  6. 2015年5月15日 ·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7. 2017年9月22日 · 閱讀篇章﹕〈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魯迅. 【明報專訊】 (第1段)奴才總不過是尋人訴苦。. 只要這樣,也只能這樣。. 有一日,他遇到一個聰明人。. (第2段)「先生!. 」他悲哀地說,眼淚聯成一線,就從眼角上直流下來。. 「你知道的。. 我所過的簡直不是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