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4日 · 在近代之前,一個統一北方且內部穩定的勢力,長期來看都能壓倒南方。能使南方取得優勢的狀況通常是北方陷入分裂或內亂,秦漢之交時有項羽分封六國的舊貴族,使中原地區缺乏足夠強大的力量;元末明初時北方也陷入內鬥,使朱元璋有時間鞏固南方的地盤。

  2. 2018年1月29日 · 1957 年,美國海洋物理學家為了在地球科學領域取得突破,曾提出一個想法──在海洋深處打造一口超深鑽井。 然而該計畫燒很多錢,執行兩年卻才鑽了 183 公尺,最後不得不終止。 當時處在冷戰期間,美蘇之間不斷研發各種能證明「我更強」的技術,例如軍備競賽、航天科技研究等,而比誰更會「鑽」,也成為競爭項目之一。 在美國失敗後,1970 前蘇聯確定在科拉(Kola)半島展開 16 個超深鑽井工作。 就鑽洞技巧來看,蘇聯人是略勝一籌。 1979 年蘇聯宣布鑽孔深度達到 9584 公尺,正式打破美國保持的世界紀錄,然而蘇聯人不死心,仍繼續向下鑽,1983 年鑽孔突破了 12000 公尺深度,然而鑽洞團隊卻在此時碰上瓶頸,不得不中斷工作。

  3. 2017年2月8日 · 台灣史上第一次官方「解殖」行動. 對於一心想恢復大明正朔並深深受過南京國子監(編按2)華夷之辨(編按3)思想教育的鄭森來說,台島行之有年的 「蠻夷文化」(尼德蘭文化)與原生文化(台灣南島文化),跟對大明發難的滿州韃子的文化風俗一樣,都是難以容忍的。 在那之後,全台第一座創建最早的新港教堂學校(1636 年)還有蕭壠神學院(1659 年),都於 1661 年後毀於明鄭之手 ── 這兩次教堂摧毀事件,象徵了福爾摩沙至此切斷與歐洲文化強烈連繫的臍帶。 此後西拉雅四大社(編按4)與周邊明鄭所能觸及的行政地域(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等地的原住民,開始被進行強迫式的解殖 ── 去尼德蘭化。

  4. 2016年10月25日 ·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導致清朝的滅亡,中國人 (漢人)獲得了獨立,在亡國二百六十年後終於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中華民國。 在這種形勢下,清朝末任新疆巡撫袁大化於一九一一年把寶座讓給了掌管軍權的屬下楊增新,自己帶著金銀財寶離開了新疆,東突厥斯坦開始進入地方軍閥統治時期。 一九一二年六月五日,楊增新剪去髮辮,脫掉清朝的五品官服,穿上民國督軍的禮服,爬上了統治新疆的寶座。 隨後,他向北京政府和各省發出通電表示擁護共和。 袁世凱復辟失敗後,中國境內出現實際脫離中央政府的許多地方軍閥政權,楊增新也是其中一個。

  5. 2017年5月25日 · 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瀏覽大量文獻,發現社會對貧窮的分析都無法解釋貧窮的真正成因。 於是他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終於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 而關於貧窮的真相,都在這裡。 (責任編輯:林芮緹) Garry Knight, CC Licensed. 文/Matthew Desmond. 從小我有一名牧師父親,而四處打工的母親則是標準的勞碌命。 家中的金錢從不寬裕。 有時候瓦斯被切掉,母親就會在燒柴的爐子上弄晚餐。 如何持家她心裡有數,畢竟她幼時在喬治亞州哥倫布市的家對門就是個垃圾場,後來甚至連舊金山惡名昭彰的福特飯店,她都「有幸」住過。 她沒有自甘墮落,也希望我們這些孩子們可以奮發向上。

  6. 2016年1月5日 · 因為故宮本來就是以宮中收藏為主,不可能再去結合其他亞洲的文物」。 對南院的看法卻又是「臺北故宮的文物不會搬過去,但是可以協助。 就像是呼應這樣的政策轉向,已與臺灣合作多年、但做了好幾年連設計費也沒拿到,甚至已經完成細部設計的原競圖首獎普里塔克方案,突然間問題百出。

  7. 2021年9月14日 · 米蘭達在職場上被形容成愛好施虐的惡魔,電影也帶到了米蘭達身為職場女性,卻面臨無法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老問題。 相對於一步步追隨她的小安,米蘭達也開始出現私生活危機;不同的是,小安決定踩煞車,不再繼續淪陷花花世界,而米蘭達選擇不斷追求卓越。 事實上,如果米蘭達不是如此強勢、冷血無情,她大概也無法存活到現在、坐在她現有的位置上。 畢竟我們都在片中看到時尙產業有多麼勢力,想在這樣的環境稱王,絕對不是努力讓大家喜歡你,而是想辦法用最快的方式,讓別人尊重你。 米蘭達使用的工具是「恐懼」,她讓員工淸淸楚楚知道這份工作不是兒戲;她十分重視每一個小細節,甚至可以因為細節出錯而淘汰一個人。 米蘭達沒理由給你好臉色看,反正你做不來還是得被開除。 職場又不是交朋友的地方,她何必多給自己一份情緒勞動的工作?

  1. 相關搜尋

    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