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憤怒白人選民的逆襲:川普當選。2016年最大的黑天鵝莫過於唐納川普當選,從黨內初選不被眾人看好,到選戰期間被美國幾乎所有媒體打壓,川普卻成功抓住白人藍領階級的憤怒情緒,並成功在關鍵的幾個搖擺州翻盤,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
    • 歐盟內部不穩定因素增加:疑歐派興起,英國脫歐。歐盟自創立以來跌跌撞撞地整合,從最初的煤綱共同體到現在成為一個超國家組織,但內部卻也存在嚴重缺陷:歐元區的半調子貨幣同盟和國家將歐盟與選民隔開,都導致歐盟逐漸成為一個日益「離地」的組織,而會員國國內的問題又極容易被政客遷就到歐盟上面。
    • 難民危機加劇衝擊周邊國家。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蘇丹內戰以及其他中東、非洲國家的動盪製造了大量的難民潮,這些難民先是逃離到周邊國家,不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跨海進入歐洲,導致了許多人道危機的事件。
    • 南海衝突白熱化。南海逐漸轉為中國與美國的博弈場域,也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對於主權和航行自由的衝突之處。然而年中時菲律賓與中國的仲裁案出爐對中國不利,但中國卻用銀彈試圖收買菲律賓,顯示南海的博弈讓東南亞國家有空間遊走在中美之間,而國際法在南海的爭端很難有太多現實的插手之處,仍然以現實主義的武力為主。
    • 先把全世界都變成你的朋友
    • 維基百科配合 YouTube 影音
    • 發散搜尋以及聚焦筆記
    • 增加資訊來源:語言以及媒體
    • 結語:培養國際觀是為了給自己更寬闊的人生

    首先我想提高國際事務對你的重要性。我覺得要關心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到有同理心的程度,最有力的動機就是情感的連結。如果你有機會交到越南、新加坡、挪威的朋友,你自然會比較好奇他在什麼環境長大、對事情的看法。但是台灣的民族組成單純,交外國朋友顯然不容易,所以我會建議從寫明信片開始。 有一個網站叫做 Postcrossing,在上面註冊就可以寫明信片給世界各地的人,相對你也會收到世界各地的明信片。以有溫度的文字作為契機,開啟你對國際的興趣。 看影集、小說也是一個很好的作法,但就是比較花時間。這個步驟的目標是開啟你對國際事務的興趣,如果你對外國的興趣本來就已經濃厚到讓你願意主動去找資源,那我會推薦你直接進入下一個步驟。

    有人會質疑維基百科的可靠性,但是不可否認他依然是新手入門的好工具。如果可以,我會建議你什麼網頁都切換到英文版本。維基百科的語言轉換不只是翻譯而已,而是由不同的人撰寫,所以通常在台灣以外的主題上,英文版本會有比較正確、完整的資訊。 舉剛剛提到的南蘇丹為例,他是「脆弱國家指數」(Fragile State Index)的冠軍。關於這個指數的解釋,繁體中文的版本只寫到「該報告使用了 12 個因素,以確定每個國家的評級,包括安全威脅、經濟崩潰、侵犯人權行為和難民潮。」相對的,英文版本的則把 12 個因素按照社會、經濟、政治一一表列。相似的情形屢見不鮮,篇幅有時會差到三倍之多。如果你使用得當,而且知道怎麼分辨可靠性,維基百科的簡介可以幫助你快速蒐集資訊。 第二個是 YouTube 影音。文字千言萬語,...

    透過搜尋引擎的圖片搜尋,你可以點擊圖片網址連結到原網站,又可以知道更多資訊,然後找到新的名詞,再度貼回搜尋列,又找到更多資訊。這時候你會開始編起一個事件的網狀認識。 這裡的風險是你很容易離題,或是變得太零碎。所以你可以開一個文件檔,嘗試把你找到的資訊濃縮成三百字的簡介。你可以用問題輔助你完成這個段落。例如:南蘇丹戰爭──時間、地點、角色、現況?聯合國的介入狀況?國際對他的觀感為何?並且嘗試去找那些問題的答案,不需窮盡,完成即可。

    講到這裡可以發現,要吸收國際資訊,英文是很關鍵的。俗話說「學一種語言開一扇窗」,為你開啟新的眼界。多認識一種語言,就多認識一個觀點。 「字彙」是在語言學習的後半段,影響文意理解最重要的關鍵。有人說閱讀中間查單字會中斷文意理解,所以建議直接猜,多看就會懂。 但是《字彙的力量》並不建議這個作法。長期下來,錯誤的猜測會累積大量錯誤的印象,反而有害理解。所以要兼顧單字的正確性,以及閱讀的流暢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兩個工作分開。 因為閱讀的重點是理解文本的內容,所以閱讀當下遇到生字,在不影響文意的情況下,就先用鉛筆劃線,稍後再查。但是平常也要持續累積字彙量,以便未來閱讀的流暢度。 如果你不習慣英文,中文媒體也可以考慮。但不管閱讀的是什麼語言的媒體,重要的是在追蹤任何媒體的時候,都要有「交叉比對」的習慣。...

    你可能會問:假如我沒有打算出國,一輩子就待在台灣,那我幹嘛要培養國際觀? 正如我所說的,關於國際觀這件事我還在學習中,還不是頂尖專家。但是在關心國際的過程中,我逐漸體認到世界的深與廣。 所謂世界的「深」,我指的是它的複雜性。就像是我剛剛提到比對媒體的觀念,社會上的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看事情的角度各自不同。能夠認知到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聲音存在,可以更平心看待差異,甚至欣賞差異。 1. 所謂世界的「廣」,是指寬闊的想像力: 我開始知道有人在非營利組織辦公益路跑、有人在阿拉伯之春的時候被派去駐點研究、有人用數據分析法律實行成效,才發現過往對職場的想像太狹隘了。或許你可以跳脫去找雇主的被動想法,按照自己的才能,開發出一條獨特的獲利模式。 2. 這裡帶到我最後要說的「廣義的國際觀」: 要獲...

  1. 2018年7月25日 · 「統一門」的正式名稱是「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所謂「三大憲章」,分別是 自主、和平統一,與民族大團結 ,是北朝鮮對國家統一的指導思想。 依北朝鮮的說法,三大憲章是由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提出;而根據國際社會的紀錄,三大原則是在1972年由金日成和當時南韓中央情報部長李厚洛議定。 無論三大憲章產生的版本如何,核心思想都在於排除朝鮮統一中的美國因素。 《自主統一原則》強調南北朝鮮是兄弟,分裂是「兄弟之間的問題」,應該自己解決,「第三者」不應該干涉。 而這謂「第三者」就是美國,是朝鮮人眼中發動朝鮮戰爭的罪魁禍首,也是半世紀來一再以美軍駐守等手段阻撓朝鮮統一的幕後黑手。 就4要統一,朝鮮版的一國兩制?

  2. 2018年1月29日 · 1979 年蘇聯宣布鑽孔深度達到 9584 公尺,正式打破美國保持的世界紀錄,然而蘇聯人不死心,仍繼續向下鑽,1983 年鑽孔突破了 12000 公尺深度,然而鑽洞團隊卻在此時碰上瓶頸,不得不中斷工作。 當鑽洞深度突破 1 萬 2 千公尺後,專用起重機從井下升起鑽機都要花70小時以上,由此可知技術的困難度。 根據官方說法,1 萬公尺深的井底溫度比預想中更高,目標深度的溫度可能達到 300℃ 以上,於是鑽探工作只能作罷。 然而,這只是官方說法。 有媒體報導,當時的鑽洞隊員稱他們打通了「地獄之路」,並錄到地層萬米之下竟傳出人類的聲音。 錄音紀錄公布後,俄國學界、政界、科學家和宗教界人士都感到震驚。

  3. 2016年10月25日 · 當時,中國內地的軍閥混戰,南北割據的局面對東突厥斯坦爭取獨立本是一個大好時機,但是楊增新更是清楚這一點,所以馬上採取了閉門鎖國、封鎖消息的政策,在當時的資訊條件下使得維吾爾人民無法瞭解到現下中國和國際局勢。 更何況,左宗棠和他的新疆巡撫在此前已經屠殺了幾乎所有的維吾爾商人、宗教首領、學者等有文化的維吾爾族菁英 。 當時的新疆已經落後到了與世隔絕的中世紀時代,維吾爾人民過著有史以來最愚昧無知的生活 。 因此,在那個時候沒有出現有號召力的領袖人物,來領導人民進行大規模的武裝獨立運動。 楊增新為了使新疆各族人民長期處於﹁渾噩﹂的愚昧狀態,實行閉關自守政策。 設在星星峽的關卡,不但阻止外省人員進入,就連內地寄來的書報信件也要嚴加檢查。 此外,他還嚴密地控制通往中亞和南亞的邊境,禁止百姓自由出入。

  4. 2016年5月4日 · 江西鄧如琢是因為有國民政府的威脅,福建周蔭人曾與孫傳芳是同事,但兩人暗中競爭激烈,浙江夏超始終不滿孫傳芳,安徽王普、江蘇陳調元也都是牆頭草,當孫傳芳的主力被擊垮後,這些人隨即四散。 內戰頻頻的西南地區. 到西南地區,四川除了楊森明確支持吳佩孚外 (但他不會離開四川),剩下的劉湘、劉文輝、鄧錫侯、劉成勳、賴心輝、田頌堯、李家鈺等人一直都是各打各的,最多就是掛名而已。 雲南唐繼堯雖然總是想當西南霸主,但此時他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 ,1927 年初就垮台 了,雲南隨即陷入內戰,最後由龍雲勝出。

  5. 2015年9月8日 · 這是一場內戰如今因為 8 個難以解決的關鍵點讓戰火持續延燒百姓生活難有寧日。 一、民眾起義轉趨激烈. 2011 年 3 月時,敘利亞傳出有年輕人因為在學校牆上塗鴉革命的語句遭逮捕並虐打,這讓支持民主的民眾憤怒,他們集結到敘利亞南部的德拉市 (Deraa) 抗議,當時因為維安人員朝民眾開槍釀成死傷,更加激化民眾的抗議情緒,這場示威的規模越來越大。 民眾情緒越來越激昂,也開始鼓譟要求現任總統阿薩德下台,當時敘利亞政府一心想壓制抗議民眾卻只讓他們反抗的決心更強。 2011 年 7 月時,數十萬民眾紛紛上街加入抗議,這時候也開始有反政府民眾拿起武器自衛,他們最後也反守為攻地驅逐當地維安部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