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8日 · 近年來,每當有社運發生,青年的社會流動問題便會一次又一次地成為城中熱話,更有論者認為,青年「上唔到位」是社運發生的「罪魁禍首」。在不少公共討論中,帶着不同意識形態的各方似乎都只是在憑感覺或直覺,列舉有限的個案來描繪當下青年的社會流動處境。這些討論雖說不是毫無意義 ...

    • 傾向信自己不受影響 信他人受影響
    • 民調反映典型第三人效應
    • 與社交媒體使用的關係
    • 留意「高估媒體影響以至過度反應」傾向

    有趣的是,無論虛假資訊的實際影響是什麼,人們很可能傾向相信自己不會太受其影響,但卻同時相信別人會受到影響。在傳播研究中,這叫做「第三人效應」現象:當人們被問到自己會否受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不會」;但當人們被問到社會上其他人會否受同樣的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會」。第三人效應源於人們有維護自我形象的意識,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影響,可以令自己感覺良好一些。所以,以往也有學者進行研究,如果談及的是一些正面的媒體影響時,例如會否受戒煙廣告影響而真的開始戒煙,人們就很可能反過來指自己比他人更受影響了。 第三人效應現象在傳播研究中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它顯示,當人們看到某些媒體內容時,他們在態度或行為上作出的反應,不一定源於他們接受了內容。只要人們認為其他人會受內容影響,人們就有...

    以上談的是理論和文獻,到底香港市民如何評估假新聞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第三人效應是否存在?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今年6月進行了一個電話調查,共訪問了1014人,其中就問到相關問題。如表1顯示,只有20%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28%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的家人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跳出了自己身邊的範圍的話,48%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一般香港市民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約54%認為虛假資訊對整個香港社會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這是很典型的第三人效應現象。

    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到底市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之評估,跟媒體使用有什麼關係?虛假資訊成為眾人關注的現象,跟社交媒體的發展有頗大的關係。社交媒體使資訊高速傳播,而其普及化亦弱化了傳統專業媒體的守門人角色,這些都是虛假資訊被廣泛傳播的媒體科技條件,所以我們特別關心社交媒體使用會否左右市民如何評估虛假資訊的影響。 從表2可見,在沒有或很少於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市民當中,12.4%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在間中或經常於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人之中,有22.1%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百分比高出很多,兩者的差異也達至統計學上的顯著程度。同樣,間中或經常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人,也顯著地比沒有或很少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

    人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的評估不一定準確,但第三人效應要求我們面對一個矛盾現象:當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受影響,但同時大部分人又覺得其他人會受到很大影響時,要不就是人們遠遠低估了自己受影響的程度,要不就是人們高估了其他人受影響的程度。同時,人們對虛假資訊會否影響整個香港社會的評估,似乎是跟與虛假資訊的實際接觸並無關係的,這也帶出這判斷背後有何基礎的問題。 誠然,我們不能完全忽視虛假資訊對人及社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傳播心理學者也指出,人們往往有高估媒體影響,以至作出過度反應的傾向。在討論虛假資訊和假新聞的問題時,這點也是值得留意的。

  2. news.mingpao.com › ins › 港聞news.mingpao.com

    2020年2月23日 · news.mingpao.com

  3. 2024年5月13日 · 社工註冊局主席稱政府所指「五宗罪」或涉誤解 孫玉菡否認. 圖2之1 - (鍾林枝攝). 有消息稱政府最快下周交代改革社工註冊局的修例方案,方向料包括改變成員組成比例,令委任成員及政府代表人數多於民選成員。.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亦早前批評註冊局 ...

  4. 2021年4月21日 · 明報專訊近期工商舖市場亦交投暢旺有名人沽貨且大幅獲利土地註冊處顯示由本港著名堪輿學家蘇民峰持有的中半山堅道124號泰豐大廈地舖上月下旬以4800萬元易手商舖面積約3600方呎計呎價約1.33萬元

  5. 2021年7月16日 · 首宗《港區國安法》唐英傑案正在高院聆訊,控辯雙方就如何解讀「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傳召學者作專家證人,更與雙方大律師「唇槍舌劍」。但原來「網上術語」、「Telegram」、甚至「認人」也可成為法庭上專家證人的範疇。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了法律界人士,為讀者解答一些關於專家證人的 ...

  6. news.mingpao.com › pns › 觀點Document Moved

    2024年4月9日 · Object Moved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her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