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運輸及房屋局 (簡稱 運房局 ,英語: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THB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十三個 決策局 之一,專責 香港 對外對內的 海 、 陸 、 空 交通 ,以及 物流 和 房屋 的政策。 2022年7月1日起運輸及房屋局被分拆成 運輸及物流局 房屋局 。 歷史 [ 編輯] 1973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和 布政司署 經濟科 成立,首長分別是 房屋司 和 經濟司 。 1981年, 布政司署 運輸科 成立,首長是 運輸司 。 1988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被撤銷。 1994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重新設立,首長仍為 房屋司 。

  2. 運輸及房屋局 (簡稱 運房局 ,英語: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THB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十三個 決策局 之一,專責 香港 對外對內的 海 、 陸 、 空 交通 ,以及 物流 和 房屋 的政策。 2022年7月1日起運輸及房屋局被分拆成 運輸及物流局 和 房屋局 。 歷史. 1973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和 布政司署 經濟科 成立,首長分別是 房屋司 和 經濟司 。 1981年, 布政司署 運輸科 成立,首長是 運輸司 。 1988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被撤銷。 1994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重新設立,首長仍為 房屋司 。

    • 歷史
    • 房委會成員
    • 常務小組委員會
    • 轄下屋邨
    • 工廠大廈
    • 商業樓宇
    • 批評
    • 圖片集

    1973年,為配合當時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之十年建屋計劃,將當時隸屬市政局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重組為目前的房委會(但英文名稱不變)、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科則合併為房屋署;接收了17個政府廉租屋邨、屋建會的10個廉租屋邨和所有徙置大廈,負責管理及規劃公共屋邨。到了1978年,為了使中產社會提供多一個置業選擇,房委會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簡稱「居屋」)。 1986年,為配合建屋計劃及相關人手擴展,房委會決定於何文田佛光街興建新總部,並於1990年竣工。 2000年,香港爆發居屋短樁醜聞,位於沙田圓洲角的愉翠苑D及E座兩幢大廈因大部份樁柱短樁而被迫拆卸,而像元朗天水圍的天頌苑這些短樁情況嚴重的居屋亦需要作維修補樁工程,並承諾額外十年結構保養,於2007年仍未出售全數有問題居屋給市...

    2021/2022年度委員名單

    主席 1. 房屋局局長 副主席 1. 房屋署署長 官方委員: 1.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 1.1. 候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庫務)(2) 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庫務)(管理會計) 2. 地政總署署長 2.1. 候補:地政總署副署長(一般事務) 或 地政總署副署長(專業事務) 非官方委員:

    歷任主席

    1973年至1988年,由房屋司以官守成員兼任 1. 黎保德(1973年-1977年) 2. 施恪(1977年6月1日-1980年5月14日) 3. 廖本懷(1980年5月15日-1985年2月10日) 4. 霍德(1985年2月-8月) 5. 彭玉陵(1985年8月-1986年4月)(署任房屋司) 6. 杜迪(1986年4月-1988年3月31日) 1988年至2003年,由總督或行政長官委任非官守成員出任 1. 鍾逸傑(1988年4月1日-1992年) 2. 王䓪鳴(1993-2000年) 3. 鄭漢鈞(2000-2003年) 房屋委員會主席與房屋司(回歸後改稱房屋局局長)由不同人擔任,被批評為「政出多門」;2002年「公營房屋架構檢討報告」決定房屋委員會主席改由主管房屋政策政府官員,即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兼任 1. 孫明揚(2003-2007年) 2007年政策局改組,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任 1. 鄭汝樺(2007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 2. 張炳良(2012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 3. 陳帆(2017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2022年政...

    房委會下設有六個常務小組委員會,分別是建築小組委員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下設資金管理附屬小組委員會)、策劃小組委員會(下屬審計附屬小組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及投標小組委會員。

    原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

    1. 北角邨(已拆卸,現時分別成為海璇、海匯酒店及北角匯) 2. 蘇屋邨(已重建) 3. 西環邨(擬拆卸重建) 4. 彩虹邨 5. 坪石邨 6. 華富邨(擬拆卸重建) 7. 愛民邨 8. 馬頭圍邨(擬拆卸重建) 9. 福來邨 10. 和樂邨

    原模範屋宇會屋邨

    1. 模範邨

    原政府廉租屋邨

    1. 觀塘(鯉魚門道)邨(已重建為鯉安苑) 2. 黃大仙上邨(已重建,部分現時成為龍翔辦公大樓) 3. 石硤尾上邨(已重建) 4. 山谷道邨(已拆卸,現時分別成為港鐵何文田站、天鑄及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宿舍) 5. 牛頭角上邨(已重建) 6. 沙田坳邨(已重建) 7. 黃竹坑邨(已拆卸,現時是港鐵黃竹坑站及黃竹坑車廠) 8. 石蔭邨(已重建,部分現時成為寧峰苑) 9. 元洲街邨(已重建並易名元州邨) 10. 葵興邨(已重建,部分現時成為葵俊苑) 11. 梨木樹邨(已重建) 12. 高超道邨(已重建,現時分別成為高怡邨、高俊苑及高翔苑) 13. 葵芳邨(已重建) 14. 葵盛邨(即「葵盛東邨」,「葵盛西邨」部分後期落成;前者已重建,其中第12座一度保留作中轉房屋直至2010年) 15. 何文田邨(已拆卸並於附近重置完成,原址分別成為兩座私人屋苑:One Homantin及皓畋) 16. 白田上邨(已重建,正在重建部份為房委會成立後落成的樓宇) 17. 長沙灣邨(已拆卸並於附近重置完成,原址曾租予亞洲高爾夫球會作練習場地,及後重建為麗翠苑)

    在房委會成立前,徙置事務處除發展房屋外,也發展工廠大廈,其對象為受天災或政府收地影響的家庭式工業或小規模工場。首座徙置工廠大廈為長沙灣工廠大廈第1座,於1957年10月落成。其後亦在柴灣、佐敦谷、大窩口、新蒲崗、觀塘、元朗及葵涌興建徙置工廠大廈。這些大廈的設計分為「H型」及「I型」,全為七層設計,當中「H型」設計與第一型徙置大廈相似,其公共廁所及浴室設在兩翼中間;而「I型」則為單幢式設計,廁所設在大廈兩側。 至1973年,房委會接管原徙置事務處的8處徙置工廠大廈,及於1973年至1984年間與建多9處工廠大廈,新廈樓層亦由原來的7層增至20多層,而樓宇設計亦會按地勢而改動。及至工廈的需求減少,房委會停建新工廈,並把大部份工廈拆卸,改建為住宅、學校、寫字樓或康樂設施等。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的徙置工...

    2005年之前,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的附屬商場和停車場均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持有,其中曉麗商場、華心商場及平田商場(已於2005年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為整體承租商場,整個商場外判予承辦商營運及分租。1997年,房委會開始將商場管理服務外判。2005年,房委會將大部份商場及停車場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現時香港房屋委員會仍持有四十多個商場及多個停車場,其中不少為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前沒有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舊式商場。自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後香港房屋委員會也新建了不少商場,其中大本型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旗艦商場。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商業樓宇租金收入28.78億港元(2017年為26.15億港元)帳目盈餘13.71億港元(2017年為12.66億港元) 目前,香...

    2017年底至2018年1月的海麗邨清潔工潮揭發房署外判商榨壓工人。工黨翻查文件發現,屋邨約10年前清潔承辦商百花齊放,但其後中標的潔淨合約,主要由三大外判商組合壟斷,涉嫌「左手交右手」轉換外判公司,涉及30條屋邨,涉及金額逾3.6億元。結果被指涉嫌瓜分市場、顯示外判商之間關係密切,疑違反房委會指引、及投標制度令清潔工人被剝削。不過房委會投標小組主席張達棠指,經審視過去十多年批出的合約後,認...
    1970至1990年代興建的香港公屋大多有不同特色的水池,希望能吸引人到中央聚集,同時為地區建立身分。不過截至2018年10月,203個公共屋邨中只得13個噴水池仍如常運作。有些已乾塘、被清拆填平。香港園境師學會前會長姚寶隆對此感到失望,批評房署以水池衛生和溺斃意外為由,一刀切停止水飾設計,其實是懶於管理。認為應恢復現有的公屋水池運作,並優化設計。而近年新落成東匯邨內設的水池房署也不太滿意。...
    一對在外國結婚的男同志在港申請公屋,被房委會指不符合一夫一妻的「夫婦」而拒絕其申請,高等法院在2020年3月裁定房委會違憲,構成性傾向歧視。不過到同年4月3日,房委會就判決向上訴庭提出上訴。到2023年10月17日,高等法院上訴庭駁回房委會上訴,維持原審判決。居屋案的申請人原為吳翰林,他於2020年受抑鬱因擾自殺離世,由丈夫李亦豪繼續處理申請。李透過律師表示,對今次判決表示感激,但遺憾無法與...
    房委會位於何文田的總部(鄰近香港都會大學)
    房委會位於樂富的客戶服務中心
    房委會位於何文田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已拆除),介紹香港公共房屋發展
    位於東匯邨匯智樓地下的五金舖「匯智五金」與房委會標誌的雕塑(2020年11月)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運輸及物流局 (英語: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Bureau , 縮寫 :TLB)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決策局 之一,專責對外對內交通政策事宜、物流發展事宜。 歷史. 1981年9月, 工務司署 分拆為五個部門,為此布政司署新增設了地政工務科以及運輸科,其中運輸科負責香港陸路交通事務,首長為運輸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決策科改為決策局,運輸科也改為 運輸局 ,首長為運輸局局長。 2002年7月1日,運輸局被合併至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 然而該局被詬病工作量太龐大,而且環境和運輸關係不大,於是2007年7月1日該局分拆,運輸事務改由 運輸及房屋局 負責。

  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帆 工程師 , GBS , JP (英語: Frank Chan Fan ,1958年2月4日 — ),生於 廣東 湛江 [1] [2] ,香港長大畢業於香港大學, 香港 工程師曾任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同時兼任 香港房屋委員會 主席、航空發展與機場三跑道系統諮詢委員會主席和 香港物流發展局 主席。 在成為主要官員之前,他曾擔任 機電工程署 署長,2022年當選為第14屆 港區人大代表 。 簡歷 [ 編輯]

  6. 當時十一局包括公務員事務局政制事務局教育統籌局環境運輸及工務局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民政事務局房屋及規劃地政局保安局工商及科技局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7. 2024年4月15日 · 运输及房屋局 (简称 运房局 ,英语: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THB )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十三个 决策局 之一,专责 香港 对外对内的 海 、 陆 、 空 交通 ,以及 物流 和 房屋 的政策。 2022年7月1日起运输及房屋局被分拆成 运输及物流局 和 房屋局 。 历史 [ 编辑] 1973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和 布政司署 经济科 成立,首长分别是 房屋司 和 经济司 。 1981年, 布政司署 运输科 成立,首长是 运输司 。 1988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被撤销。 1994年, 布政司署 房屋科 重新设立,首长仍为 房屋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