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要點1:助子女建立財務界限 提升心理質素. 家長可讓子女從小為個人財物負起責任,例如預留零用錢為自己日常用品的損失負責等。 儘管零用錢還是來自父母,但這種方法卻能將理財責任遁序漸進地移交子女,讓他們慢慢建立財務界線;父母亦需逐步給予子女選擇權,讓他從中學懂取捨,閒時與他們傾談個人的喜好愛惡,給予適當的回饋,讓他們更深入了解自己,建立自我及自信,並為自己準備足夠的心理質素,承受日後可能因拒絶不合理借貸而出現的非議或失去朋友的難過。 要點2:教導自我保護技巧. 技巧上,家長可教導子女學懂保護自己,被借貸時主動問清楚對方金錢的用途及還款日期,再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及對方可信度等因素決定是否借出。

  2. 2019年5月28日 · 最近,發文者與朋友出席子女同學的生日會,眼見朋友兒子因玩具過於殘舊,而無法融入小朋友之中,令發文者感受到「窮有窮養」對小朋友的影響。 網民:物質及教育同樣重要. 帖文引來網民討論,不少網民認為父母即使收入不高,也不應節省養育子女的開支,如貼身物件及醫療費用等。 有網民分享朋友經驗,指朋友同樣因經濟環境不好,為節省開支由尿片改用尿布,令小朋友出現尿道炎,得不償失。 有網民分享朋友經驗,指朋友同樣因經濟環境不好,用「窮有窮養」的方法養育子女。 (討論區截圖) 有網民認為,「窮有窮養」是父母的心態問題,覺得子女使用平價產品,甚至飲用水貨奶粉也沒有問題,是出自於僥倖心態,甚至直指他們自私。 有網民認為,「窮有窮養」是父母的心態問題。 (討論區截圖) 有網民分享自己經驗,指家庭教育同樣重要。

  3. 2023年10月18日 · 今年60歲的先生,是一位保健員,跟任職員的太太育一名於海外修讀碩士的孩子。 先生分別於香港及內地持有物業收租,還有24個月才完成供樓,所以他亦考慮到時便退休。

  4. 2024年4月30日 · 許多家長不太願意與孩子談論金錢,甚至一些億萬富豪的子女也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指,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超富裕家庭向繼承人隱瞞了資產規模,相當多富豪沒為下一代繼

  5. 2020年11月6日 · 近日有討論區亦都有人出帖,大意係發帖者忽然諗起兩年前某日喺街遇到個小學生,佢拎住本手冊不停咁喊,於是嗰位網友就上前了解一下,知道呢位小朋友經常受父母體罰,加上最近默書不合格,所以唔敢返屋企,更表示曾有輕生念頭。

  6. 2024年5月7日 · 帖文留言區中,不少網民與樓主所見略同,為人子女也有自身財務需要,「上繳」雙親過多,就會變得手緊,諒解或支持他就月薪「報細數」,不少人甚至承認做過同樣的事情。

  7. 2024年2月17日 · 建議幼兒每周閲讀12小時. 研究還建議,幼兒時期最佳閲讀時間為每周12小時左右,這可以改善大腦結構。 復旦大學腦科學教授馮建峰表示:「我們鼓勵家長盡力喚醒孩子從小閱讀的樂趣。 如果做得好,這不僅會給他們帶來快樂和享受,還會有助於他們的成長並養成長期的閱讀習慣,並可能對成年生活有益。 撰文︰葉雨. 相關文章: 股神巴菲特兒子 不繼承父業、財富回饋世界 寄語有錢人︰別為子女規劃人生. 灌溉正確金錢觀 孩子理財教育8大重點 5至18歲要這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