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1日 · 市長鄒至蕙提出上任後首份預算案草案。. 【明報專訊鄒至蕙出任多倫多市長的第一份財政預算草案昨日 (10日)公布提高物業稅最少10.5%。. 這是多倫多自1998年六市合併以來最大的物業稅加幅。. 另外是垃圾費和水費加3%。. 垃圾費和水費加3%. 根據上述 ...

  2. 2023年6月27日 · 明報專訊66歲的鄒至蕙生於香港在13歲陪同父母移民加拿大母親一個人在洗衣房打工養活一家人1985年她參與多倫多公校教育局選舉當選教委鄒至蕙從1991年至2005年間任多倫多市 (及其前身大多倫多市)市議員長達14年。 2006-2014年代表新民主黨擔任聖三一/士巴丹拿選區 (Trinity—Spadina)國會議員。 鄒至蕙於2014年競選多倫多市長,最初民調高歌猛進,但最後得票率第三敗給莊德利。 現年66歲的鄒至蕙過往政績包括:上世紀80年代支持開設反對同性戀恐懼症課程,上世紀90年代在多倫多中小學校引入學生營養項目,本世紀初打擊不良移民中介,過去10年她還運營一個機構培訓社區組織者和領導人。 詳情.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3. 2024年4月5日 · 2024.04.05. 星期五.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要聞. 自住物業卻收到空置稅單業主逼爆多倫多市府投訴. 已接4萬3千個案 至蕙致歉稱會改善. [2024.04.05] 發表 推文. 大批業主昨日親到市政府投訴,人數之多引致出現排隊人龍。 去年﹐市議會在物業稅單上附上黃色通知,以凸顯申報居住情況的必要性。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居民馬布 (Hasan Mahbub)本周二收到的市府4,000元的稅單﹐指他目前自住的物業要交的空置稅。 原來他並未意識到業主必須每年申報物業狀況﹐故沒有在網上申報。 但有些申報了的業主也一樣收到稅單,因而引致大批這類業主昨日親到市政府投訴,人數之多引致出現排隊人龍。

  4. 2023年7月29日 · 漠視殉職警犬及受傷警員 多市警協斥鄒至蕙向警察吐最重口水. [2023.07.29] 發表 推文. 多倫多市新任市長鄒至蕙昨日抽空探訪難民看來她有空時亦要探訪一下多倫多警察總部慰問警員。 (加新社) 多倫多警察協會主席里德。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有7千會員的多倫多警察協會 (TPA)指責多倫多的新任市長鄒至蕙輕視警察的工作,並藉殉職警犬賓果 (Bingo)送葬的同時,指責鄒至蕙對警犬之死不聞不問,帶警犬出動的警長史密斯 (Brandon Smith)當時也幾乎命喪當場,而有警察追捕偷車賊而被車撞傷,也見不到市長有慰問。 多倫多警察協會主席里德 (Jon Reid)在周四在推特上表示﹕「鄒市長,多倫多警隊的全體警員,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險來確保你和多倫多市民的安全。

  5. 2023年6月25日 · 明報專訊明天是多市市長補選的投票日對此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榮譽教授懷斯曼 (Nelson Wiseman)接受訪問時堅定地認為候選人鄒至蕙將最終獲勝而且會是輕而易舉地勝出中間也不會有任何的轉機而她取勝的關鍵是靠臉」。 懷斯曼教授指出已有的多個民意調查都顯示鄒至蕙是唯一一位支持率超過30%的候選人較其他的候選人無論是何種政治立場都沒辦法超過15%。 「比較有趣的是,多倫多以往的市長都是傾向於右派,這是因為來投票的人大多數是有物業的業主,這一群體的市民,他們對垃圾收撿、街道清潔、道路維護、社區公園設施良好等市政問題更關注。 「而租戶的流動性注定了他們對社區事務不太關心,他們佔多倫多的人口比例大約在20%,而以往他們很少投票。

  6. 2024年4月19日 · 明報專訊搞得一團糟的多倫多市空置稅市長鄒至蕙前天 (17日)表示,「負責這計劃的人已不在市政府工作」,但市政府職員說沒人因空置稅的混亂而被解僱鄒至蕙被質疑她日前的言論有誤導之嫌使其看起來好像她在處理事件但鄒至蕙仍堅持說:「很明顯設計該計劃的人已不在市府工作。 在進一步追問下,她再次表示不應對人力資源問題發表評論。 因為這次的混亂,有數名多倫多市議員在昨天 (18日)的市議會中提出廢除房屋空置稅的動議﹐但動議以5票對18票被否決。 相反,市議員通過市府工作人員提出的報告,就是全面研究下年推出的房屋空置稅計劃的設計。 市議員伯恩賽德 (Jon Burnside)表示﹐空置稅不僅影響居民,其所引發的問題更牽連市府工作人員﹐包括巨大成本與不便﹐認為推行空置稅根本「不值得」。

  7. 2022年5月16日 · 上環海味街歷史最悠久的海味店創立於1919年的同興泰記」,將於下月2日最後一天營業後正式結業這間海味老字號由梁氏及鄒氏兩家族共同創辦盛載着兩家的百年情誼見證一段四代人如親人手足的長篇故事不過隨着上一代掌舵人相繼離世業務現由79歲老闆娘接手她慨嘆年事已高有心無力且後繼無人無奈下決定結業,「是背負百年包袱不過無辦法不是我們可以控制都要放手。 明報記者 廖俊升. 梁鄒兩家早於晚清時期已在廣州合資經營海味生意,103年前拓展業務至香港並扎根本地,兩家以「志同道合創業興家身心康泰」為宗旨,取名同興泰記。 舖頭最先落戶上環高陞街,戰後搬至德輔道西,約1962年搬至現址,是俗稱海味街、即上環永樂街至西營盤德輔道西一帶迄今歷史最悠久的海味店。 第三代由細玩到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