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由于使团正使由 郑和 担任,且船队航行至 婆罗洲 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 西洋 ” [1]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 三宝太监 郑和率领船队从 南京 出发,在江苏 太仓 的 刘家港 集结,至福建 福州 长乐 太平港 驻泊伺风开洋 [2-3] ,远航西太平洋和 印度洋 ,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 爪哇 、 苏门答腊 、 苏禄 、 彭亨 、 真腊 、 古里 、 暹罗 、 榜葛剌 、阿丹、 天方 、左法尔、 忽鲁谟斯 、 木骨都束 等地,已知最远到达 东非 、 红海 。 [4]

  2. 去世地点 郑和之死,《明史·郑和传》的记载十分模糊。 [242] 学者 郑鹤声 、 郑一钧 提出的“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国”的说法,得到较多接受。

  3. 郑成功盛怒之下,又患疟疾,不病逝。 后来,郑经也于1670年(康熙九年)和1671年(康熙十年)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 马尼拉 ,但因为 三藩之乱 郑经率军西渡福建支援 耿精忠 而没出兵菲律宾。

  4.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 汉族 ,湖南 邵阳 人 [8-9] [72] ,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 [21] [74] 蔡锷为 秀才 出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 长沙时务学堂 ,师从 梁启超 。. 后入上海 南洋 ...

    • 鄭威濤病逝1
    • 鄭威濤病逝2
    • 鄭威濤病逝3
    • 鄭威濤病逝4
    • 鄭威濤病逝5
  5. 1970年病逝于北京,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载涛一生爱马,善画马。 京剧票友,武功扎实,即能长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戏,与杨小楼均为张淇林亲授,李万春曾随他学戏三年。

  6.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 天水 郡 冀县 (今 甘肃省 天水市 甘谷县 )人。. 三国 时期 蜀汉 名将,天水功曹 姜冏 之子。. 姜维出身天水姜氏。. 诸葛亮北伐 时,姜维被魏天水太守 马遵 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 诸葛亮去世后 ...

  7. 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 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26] 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