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采子,新生代创作女歌手, 2020年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采子 喃喃》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资讯 采购 百科 百度首页 登录 注册 进入词条 全站搜索 帮助 首页 秒懂百科 特色百科 知识专题 加入百科 ...

    歌曲名称
    发行时间
    歌曲简介
    前任 [9]
    2020-6-2
    -
    先分开 [8]
    2020-4-17
    -
    油漆 [7]
    2020-2-20
    -
    光害 [6]
    2019-12-30
    -
    • 概览
    • 作者简介
    • 其一
    • 其二
    • 诗歌赏析
    • 诗歌情趣
    • 诗歌译文

    [cǎi lián zǐ]

    皇甫松所所写的古诗

    展开2个同名词条

    《采莲子》是唐代著名诗人皇甫松创作的古诗,出自于《新唐书·艺文志》。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作品原文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作品译文

    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 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 傍晚她戏弄湖水把船头淋湿, 更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

    作品原文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作品译文

    小船掀动了满湖风光,水波相连一派清秋, 痴情贪看年轻人,让小船任意飘流。 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 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怎会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还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都不是,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赏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为什么不等没人时再抛呢?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小船掀动了满湖风光,水波相连一派清秋,痴情贪看年轻人,让小船任意飘流。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曹旭)

    另一

    采莲子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

    小姑贪戏采莲迟。

  2. 无患的俗称之一,就是鬼见愁。《事物异名分类词典》称:“旧俗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无患》:‘俗名为鬼见愁。’”(1) 当我们拿起一些洗发水时,细细看一下其配方表,有一定的概率能够看到“无患”这三个字,事实上,这一类 ...

  3. 汉语词语. 莲队,拼音是cǎi lián du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宫廷女子舞队名。. 中文名. 莲队. 年 代. 宋、明 [1] 歌舞着装. 绰、晕裙、戴云鬟髻. 舞蹈类别.

  4. 中文名. 罗敷媚歌. 别 名. 、丑奴儿、罗敷媚. 正文字数. 44 字. 始兴年代. 唐代. 流行年代. 宋代. 代表作. 《罗敷媚歌·花前失却游春侣》 目录. 1 体裁沿革. 2 格律说明. 3 格律对照. 4 典范作品. 体裁沿革. 播报. 编辑. 罗敷媚歌,词牌名,即“”,南唐 李煜 词名“ 丑奴儿令 ”,北宋贺铸词名“丑奴儿”。 唐代教坊曲有《杨下桑》,“”调名本此。 此曲应是乐府旧曲《桑》而入燕乐者。 晚唐和凝词为创调之作,名“”。 南唐冯延巳词名“罗敷媚歌”。 北宋 陈师道 词名“罗敷媚”。 冯延巳词十三首,皆抒写春愁与离情。

  5. 网站类型. 社群网络服务网站. 网站简介. 主要功能为提供大学学生专属的讨论、交友空间,因此会员注册仅开放部份大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可注册(含毕业生),若非上述身份者,以及学校未在开放名单内,则无法注册会员。 Dcard是台湾一个社群网络服务网站,总部位于台湾。

  6. 孟夏》 作者梁寅 ,是元朝的一部诗词。中文名 孟夏 作 者 梁寅 创作年代 元朝 诗词原文 舍南舍北多桃李,满青枝。曲径冥迷。新竹增高旧竹低。扫苔坐石何妨久,行步常迟。伫立移时。云起东峰日坠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