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3日 · 一、把混亂條理化。 我當初構想三層筆記要解決的就是理出頭緒的需求,當雜亂想法都寫在筆記中時,如何賦予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架構? 二、凸顯行動。 我常常在電腦玩物推廣行動筆記的概念,不是用行動裝置做筆記,而是讓筆記產生行動,三層筆記讓我們聚焦在做完筆記後下一步延伸出什麼具體行動。 三、保留過程。 三層筆記中的封存層帶有累積過去經驗、還原思考過程的意義,那些在行動整理中暫時覺得不需要的內容移動到封存層,這些現在用不到的東西或許在未來思考或行動中會起死回生。 四、動態筆記。 行動的筆記應該是流動的筆記,隨著行動產生的意外而不斷修正,而三層空間結構與數位筆記複製貼上特性,內容可以隨時從封存再次進入構思,從構思具體歸納行動,而搬移特別容易。

    • 野餐 三文治1
    • 野餐 三文治2
    • 野餐 三文治3
    • 野餐 三文治4
  2. 2017年8月30日 ·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我會利用這則筆記直接規劃任務執行流程,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待辦清單,所以筆記本身就記錄了任務過程。 4. 我會隨時遇到什麼問題、意外時,都在這則任務筆記上做記錄。 5. 任務完結後,我會在這則任務筆記中加入我的「 KPT反省 」,設想下一次可以怎麼做會更好。 因為我的筆記習慣像是上面這樣,所以其實我平常執行任務的構思、歷程與最後的檢討,就會在我的筆記中自然留下記錄,反而不需要特別的時間來寫日記做反省。

  3. 2017年6月25日 · 今天這篇文章,就整理我自己累積多年做筆記方法的「七個反思」,並分享我如何寫出有效筆記的七個方法。. 要重申並非是只能這樣做筆記,而是或許可以提供大家一些不同想法與參考。. 這篇文章的前因後果:. 「前因」:之前我在電腦玩物寫了一篇:「 關於 ...

  4. 2015年7月5日 · 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玩!讓我幫遊戲想個故事背景 當然,「論語精選大富翁」和那些最經典的大富翁或桌上遊戲相比,真正的遊戲性或許沒有那麼強烈,但我和我老婆為了笑對方居然連論語都忘記(其實是我老婆想笑我中文系連論語都記不住),也還真的玩了兩三個小時就想完成裡面所有的論語 ...

  5. 2015年5月16日 · 長期追蹤電腦玩物的朋友都知道,我常常會思考如何修正自己之前的方法或觀念,尤其當一件事情實踐一段時間並遇到大小問題時,只有改變或調整自己的做法,才是增進效率的最有效方法,而這篇文章想分享的筆記改良格式,針對的就是「怎麼讓一則記錄筆記更加有效? 」的問題來進行筆記格式的改良。 「記錄型」筆記像是我的文章草稿、工作上的企劃、任務的執行規劃,一般來說我們會習慣把收集到的資料、聽到的內容、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記錄下來,但是即使筆記內容看起來很豐富,然而正是因為陸續添加的內容太多太龐雜,最後這則筆記反而千頭萬緒,讓我自己找不到重點在哪裡? 這時候,「應該怎麼寫筆記、做記錄」才能更容易理出頭緒呢? 2015/6 補充: 跟過去的自己取經:用第二大腦高效率思考的系統方法.

  6. 2016年11月21日 · 上面是 KPT 的基本方法,我們當然可以自由調整裡面的一些細節,應用在不同工作或生活需求中,下面我就來做一些舉例。 1.用 KPT 討論會議: 你可以在白板上畫出 KPT 的表格,然後針對三個方向討論: Keep:我們應該維持的競爭力。 Problem:我們目前的問題點。 Try:我們下次要嘗試的改變點。 這個表格對於鳥瞰和歸納很有幫助。 2.工作總結報告: 我們可以嘗試用 KPT 法,當作公司裡團隊成員回報工作日誌的「格式」,如果以每日工作回報來看,可以這樣做:

  7. 2020年3月3日 · 用 Notion 整理閱讀學習、研究筆記資料庫,超完整的圖解教學. 作者: Esor Huang 3月 03, 2020. 我喜歡把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大小事,建立一套專案、資料庫整理系統 。. 「一個路徑清晰的系統」,其實就能幫助我們更容易推進目標、聚焦目標、創造成果。. 我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