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8日 · 繼 滙豐 日前上調定期存款息率後,中銀 香港 及恒生近日亦出手,一同把跨年的3個月港元定存息調高0.2厘,至4.5厘,即與滙豐睇齊。 之後滙豐更一反常態,為一些超短期存款提高極高利率,包括將7天期港元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加至13厘,不過計劃是屬於外幣兌換及定期存款優惠。 而另一家發鈔行中銀亦有提供年利率高達10厘的短期存款優惠,條件是客戶需透過兌換外幣。 大行之外,外資及小行亦更為進取,好像花旗就為新客戶以5萬元或以上開立港元定存,3個月年利率為5厘;富邦、大新、工亞洲等多間銀行更提供半年以上定存鎖定較長期資金。 為了搶奪跨年資金,銀行戰場除了定期存款,更伸延至活期產品,甚至比定期存款「更抵玩」,成為「好息者」新寵兒。

  2. 2 天前 · 資產高達4410億人民幣(約台幣1.96兆元)的中國西安銀行在20日股東會召開前夕,驚傳副行長離世消息!51歲副行長狄浩,18日被人發現墜樓身亡,且墜樓地點距離西安銀行總部大樓僅有一條街距離,離奇狀況在陸網引發熱議,許多網友懷疑狄浩死因恐怕不單純。

  3. 2024年6月14日 · 《南方都市報》報導,6月13日,走訪部分深圳銀行網點了解儲戶取現要求,發現儲戶取款2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可通過ATM機取款;取款2萬-5萬元之間,可到櫃枱提取;但5萬元以上取款需提前跟網點預約,較大額度取款則需證明實際用途。 但不同的銀行要求也不同,深圳光大銀行規定2萬元以上取款需要預約。 深圳農商行規定10萬元以上取款需提前預約。 為何實施預約制? 北京 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在深圳的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均表示,規定取款5萬元以上要提前一天預約,是避免客戶臨時來網點取款,而櫃枱出現現金不足情況,導致影響儲戶取款。 「深圳多家銀行超5萬元取款需預約」上了近日的熱搜榜,引發熱議。 對此, 自媒體 人「鍾哥」提出質疑,照字面解釋,銀行的初心應該是避免影響儲戶取款,那就是為了方便大家取款了。

  4. 投資銀行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私人銀行部門行政總裁黃仲文,涉嫌利用職權要求女下屬上床不遂,懷恨在心,先扣減女下屬獎金,後更藉故將女下屬解僱。

  5. 2024年6月6日 · 萬科現在出事了,今年初從招行為首的銀團拿了一筆兩百億的貸款,你以為是銀行轉性了? 不是。 萬科拿出了價值四百多億的物流資產作為抵押,才換來了這筆貸款,這其中的一百億還被指定償還當時馬上要到期的招行一百億貸款。

  6. 2024年5月15日 · 報告分析了在A股和 香港 H股上市的中國全部58家上市銀行2023年度的經營業績、資產質量、業務發展、經營模式等方面的最新變化。 報告顯示上市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出現2017年以來首次負增長,2023年平均淨息差1.69%,較2022年下降了25個基點,淨息差已連續四年下降;利息淨收入較2022年下降2.98%。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8.05%,連續第二年負增長。 近3年來,上市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佔比不斷下降,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14.28%、14.19%、13.18%,2023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7734.06億元,同比下降8.05%。

  7. 2024年5月5日 · 工商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1614.01億元,同比下降4.16%。中國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1127.12億元,同比下降3.94%。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2日對大紀元分析,中國的銀行不是一個市場行為。 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就是中小企業貸款。現在銀行的利率差已經到1.6、1.7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