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9日 · Yahoo新聞. 2024年1月8日. 長者津貼2024丨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4月起加碼 即睇申請資格、津貼金額. 社會福利署轄下 公共福利金計劃 為年齡65歲或以上或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提供每月現金津貼當中高齡津貼生果金和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分別為為年滿70歲及65歲的長者提供援助當中長者生活津貼由4月1日起每月金額更高達4,205元。...

  2. 每日新知. 建言獻策 匯聚眾智. 政府成立特首政策組,藉此提升對長遠和策略性議題的研究和倡議能力,隨後更成立特首政策組專家組,讓專家成員建言獻策,就各項專題提供專業意見和嶄新構思。 ⚠️ 注意:… 港聞 2024年05月24日.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喜愛: 53. 留言: 74. 政府澄清韓國前藝人申請居港報道. 就傳媒報道一名韓國前藝人擬來港定居,提及香港的人才入境計劃,特區政府澄清,並沒有接獲該名人士就任何人才入境計劃的簽證申請。 政府相關部門會按行之有效的機制,… 港聞 2024年05月24日.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喜愛: 51. 留言: 58. 民政總署籲慎防偽冒短信. 民政事務總署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慎防冒認民政事務專員發出的虛假WhatsApp短信。

  3. 基層睇牙通宵排隊│11間牙科診所街症使用率最高99% 長者比率逾半. 社會新聞. 賽馬會斥2.9億建9間支援中心 為照顧者提供喘息空間. 健康Easy. 精選 ★. 63歲周華健不慎滑倒幸無大礙!. 長者跌倒骨折2大類 如何治療?. 正在加載. 全面"長者"相關文章及報導,多角度 ...

  4. 2022年4月29日 · A Flourish chart.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本港有145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兩成,當中39萬人屬80歲或以上。 以過往統計處調查所指約四分一長者需要他人照顧估計,推算現時有約36.5萬名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 需要照顧的長者大多是長期病患者,過往資料顯示,長者人口中約6成是長期病患者。 另外,獨居及貧窮長者比例分別有23%及14%。 然而,現時政府提供的資助院舍宿位卻遠遠不夠需求。 截至2021年7月底,本港資助院舍共有29,717個宿位,包括津助或合約安老院、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以及護養院,共佔需要照顧長者5.7%。 截至2020年12月底,資助宿位輪候人數達37,525人。

  5. 6 天前 · 長者安居協會今(29日)發表一項有關「留守長者現況」調查結果,發現近7成(69%)長者接受或已習慣子女及親友離港,惟僅約兩成受訪長者獲妥善照顧安排;同時亦有約1成半人表示不接受子女及親友離港,當中4成受訪長者稱感到孤獨,近兩成憂慮健康問題。

  6. 2020年11月3日 · A. 新冠肺炎至今持續了接近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人與長期病患者最高危。 其實除了隱形的病毒,疫下的孤獨感,亦令長者離死亡更接近。 香港45萬名長者包括15萬獨居者以及由30萬人組成的雙老家庭」,面臨社交醫療和生活難題。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這大半年,葵青區議會荔景選區區議員王天仁見證了兩宗「孤獨死」個案。 「孤獨死」(Kodokushi)一詞沿自日本,指獨居人士一個人在家中過世,卻不為人所知,往往等到屍體腐爛、惡臭溢出才被人發現。 王天仁在接受本刊訪問時披露,兩宗慘劇的案主均為獨居長者,一宗發生於年初,另一宗則發生於7月。 前者於一個多星期後被發現,後者則是兩個星期後。

  7. 2023年6月21日 · 不容忽視的長者抑鬱. 隨著身體機能衰退,長者們除了擔憂生理健康,亦有可能會面對經濟壓力,甚或至親的離別,加上近年受疫情影響,種種因素或會導致他們情緒低落、徬徨或焦慮,久而久之更會轉化成抑鬱。 若非細心觀察,即使是同住家人,都未必能夠察覺到他們的行為或情緒是否有異。 再者,即使他們出現抑鬱,也會因為怕給人增添麻煩,或被標籤為失常,而選擇隱藏其負面情緒,諱疾忌醫。 延誤治療只會令情況惡化,甚至會引起自殘的行為。 去年本地自殺數字中,60歲或以上人士佔整體個案近四成半,創歷來新高,情況令人擔憂。 先觀察 後評估. 要評估長者是否患上抑鬱,可透過ICD-10或DSM-5標準從四方面觀察而進行診斷: 1. 情緒. 幾乎每天情緒低落或抑鬱. 對日常活動或嗜好失去興趣. 想法負面、消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