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冠肺炎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深度衰退,金融市場大幅震盪。 在2020年快將完結之際,疫苗面世,為我們的生活逐漸回復正軌、以致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然而,多國政府為了應對疫情衝擊而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所產生的潛在金融風險值得我們警愓;與此同時,疫情加速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演變過程,以及國際宏觀格局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2021 年,全球經濟將會在危與機中前行。 資產價格泡沫爆破的風險. 疫情以來,全球央行開啟了新一輪的寬鬆浪潮,力度更甚於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 聯儲局於3 月時將聯邦基金利率急降至0-0.25%,並預期利率水平將維持至2023年底;歐、英、日央行亦持續將指標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新興市場央行於年內不斷減息,續創歷史新低。

  2. 在全球致力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和日益重視氣候風險的背景下,屬於環境治理範疇的綠色金融發展迅速,是近年推動ESG金融的主力。 不過,新冠肺炎的爆發,擴大了不同國家或社會階層在醫療保健、就業與財富、教育等不同領域的差距。 因此,為具有積極社會影響力的項目募集資金的社會責任債券(social bonds),將會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疫情突顯健康不平等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不同人口群組受不同因素影響而造成的健康狀況差距,稱之為“ 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y)。 相比先進經濟體,中低收入國家的資源本已較匱乏,而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重它們的醫療保健系統負擔,令相關的資源更為稀缺。 貧窮人口尤其更難得到合適的治療,從而增加死亡風險。

  3.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蔣輝 經濟研究員. Tel:28266775 chenjh@bochk.com.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第32號2021 年11 月3日. 香港Q3經濟穩步復甦. 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和消費活動復甦,香港第三季度GDP初值同比上升5.4%,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速。 前三季度合計,香港GDP同比上升7% ,反彈強勁,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的經濟總量。 往前看,疫情防控仍是影響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因素,預計第四季度商品貿易增速將有所放緩,但消費券刺激下,本地消費活動或持續復甦。

  4. 本文通過研究香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三個驅動因素,即跨境理財通、家族辦公室及有限合夥基金制度,分析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在亞太地區領先的發展現狀,並進一步分析香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未來發展的四個前景,提出香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應把握內地機遇、順應數字化轉型、注重投資多元化和重視離岸生態建設。 一、香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發展的驅動因素. 中國內地居民赴港投資理財增長快速,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是巨大機遇。 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將推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經濟保持穩健增長。 隨着中國內地的富裕階層持續壯大,不單是高資產淨值的客戶,中高端個人客戶也對理財服務有越來越多的需求,希望實現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香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發展引領新的跨境投資浪潮。

  5. 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傳播蔓延讓本已衰弱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並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一)經濟活動急劇減少.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為應對新冠病毒的蔓延,全球多個經濟體持續實施限制跨境活動及社交距離措施,令全球經濟遭受重創,IMF最新預測2020 年全球經濟將收縮4.4%,是自二戰以來最低增速。 作為高度依賴服務業的開放型經濟體,香港受疫情的影響更大,上半年GDP 實質收縮約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半年跌幅;由於前期基數較低,下半年經濟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但全年經濟收縮幅度仍將達到6% 左右,超過2009 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的2.5% 和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5.9%。 居民消費和社會投資顯著下降。

  6. 往前看,短期內疫情仍是影響香港經濟的最重要因素,唯有控制住疫情,才能使得經濟走上正軌。 從中長期來看,香港要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努力打造科創中心,獲得增長新動力,開創未來新篇章。 一、跌幅收窄與低基數有關. 第三季度香港經濟同比增速為-3.4%,超市場預期的-5.6%;從環比數據來看,季調後環比上升3.0%,終止連續五個季度收縮的情況。 一個重要原因是前期基數較低。 2019年下半年,中美貿易衝突疊加本地社會事件,使得香港經濟增速從第二季度的0.4%轉為第三季度的-2.8%,相差了近3.2個百分點。 此外,在第三季度,疫情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也有所減弱。

  7. 今年的預算案主要從以下兩方面提出進一步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措施:其一,擴大發行規模,將“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2,000億港元,令政府可在未來五年發行1,755億港元等值的綠色債券,讓香港有更大空間嘗試擴大綠債發行的幣種、項目種類和渠道,進一步豐富香港綠色金融生態;其二,降低發行成本,將政府先前推出的「債券資助先導計劃」和「綠色債券資助計劃」整合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在未來三年繼續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 圖1:在香港安排及發行的綠色債券規模. 圖2:債券通每月成交金額. 資料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CEIC. ,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 二是爭取今年內開通「債券通」南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