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2月31日 · 思覺失調是常見的精神病惟大眾仍對該病症存誤解。 香港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六成二受訪者誤以為思覺失調等同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近半數人認為思覺失調患者皆衞生惡劣或行為怪異,有近八成七人認為僱主會優先考慮聘用無患思覺失調的應徵者。 負責調查的港大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表示,公眾對思覺失調的誤解已較 九年進行同類調查時有改善,但歧視態度未見明顯改變,他曾接觸不少康復者憂慮遭歧視,向僱主隱瞞病情,甚至有人「搵工」兩年失敗而放棄。 他相信,加強公眾教育可避免錯誤標籤患者。 陳友凱(左)表示,思覺失調患者通常表現溫和,怪行並不常見。 (戴碧怡攝) 思覺失調患者因腦部化學物失衡,才致幻覺、思想紊亂等病徵。 (資料圖片)

  2. 2011年8月3日 · A:首先,李小龍唯一以武術來征服外國文化的巨星,其長存的武術精神和值得尊崇的形象,仍然未有其他武打明星能超越。另外,李小龍自創截拳道,相比起來,其武術比其他武星更具獨特性和創新性。再者,李小龍的電影中,均依靠自己的努力戰勝外來勢力,這能體現中國人不屈不朽的精神

  3. 2013年7月17日 · 視障芷君:知足常樂. 曾芷君自言在成長過程中,快樂時光多不勝數。. 別人眼中的不幸,她自強不息的動力,憑「唇讀」在中學文憑試勇奪三科5**的失明弱聽學生曾芷君,她的故事激勵無數港人,雖然身體上的殘障令她不斷遇到挑戰,她直言不會放寬對自己 ...

  4. 2013年1月21日 · 年輕,愈不必害怕犯錯,因為犯錯本來就是年輕人的特權。 犯錯沒關係,犯錯後也不必永遠龜縮,只要告誡自己,下次別再犯上同樣錯誤便可以了。 這也是為甚麼有人同樣不停犯錯,最後這人一下翻盤成為大贏家,那人卻始終一事無成的最大原因。 非關運氣,而是兩個不停犯錯的人,其中一個人永遠犯上同樣錯誤,沒有從錯誤中學習到甚麼,另一人則屢敗屢戰,毫不氣餒,不斷嘗試不同方法,每次都錯在新的點上,到最後,他終於找對了方法,所以就成功了。 不要自視過高,失敗的時候也別要把頭垂得太低。 失敗的時候看清楚因何而敗,只因年紀愈大,愈頑固,愈容易重複犯錯, 而我們最容易重複犯的錯,認為自己沒有錯。 王貽興.

  5. 2013年2月15日 · Q1:用手機煲劇會特別傷眼嗎?A1:會,現時的手機屏幕雖然不會有太大的閃爍,一般人睇戲時會將屏幕亮度推到最大,眼睛長期觀看特別容易疲倦。此外,當你看外國劇集要追看字幕時,精神會更加集中,而字幕本身已很小,加上屏幕太小的話,就對眼睛更大負擔。

  6. 2010年2月28日 · 返回今日. 政府忽視公院蜻蜓點水. 【本報訊本港近期接二連三發生家長攬住子女一齊死慘劇當中不乏涉及精神病患者的個案揭示政府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及支援服務存有問題。 有精神科醫生坦言,公立醫院醫生蜻蜓點水式的診症方法,根本不能察覺患者是否有自殺傾向,令問題最終「爆煲」。 有關注病人組織則批評,政府忽視精神健康危機,負責部門又各自為政,財政預算案中亦只作被動式回應,終導致慘劇不斷發生。 就今次母攬子跳橋慘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死者是精神病患者,事發前有定期覆診,他對事件感到難過及痛心,指社署會協助死者家人辦理後事。 他直言如果家長有精神病,社署會評估子女是否適合同住,會盡量避免拆散家庭。

  7. 2014年12月17日 · 色弱的檢查方法很多,最普遍的Pseudoisochromatic Plate假同色圖(色盲本),接受檢查的人需要在顏色群中尋找數字或線條,一般色弱患者均難以辨認當中的圖案,從色盲表規定中便可確認屬何種色覺障礙。. 如想進一步檢查色弱的程度,可利用顏色粒排列測試D-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