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到了1980年代政府決定在當時的中學課程引入資訊科技教育並於1986年舉辦首屆中學會考電腦科考試為應付課程所需的師資教育署資助多位現職教師前往英國深造這班老師有不少亦參與首批電腦科教科書的編寫

  2. 成立學習中心的目的在於加強透過資訊科技教學來提高現職教師的教學能力並透過分享推介使用最新資訊科技的嶄新學與教方法一方面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另一方面推動教師之間的分享與交流從而提高整體教師的教學水平。 學習中心的概念來自 英國 。 而作為一家學習中心,它的職責除了要為教統局舉辦相關的教學講座及工作坊之外,還需要與香港幾家大專院校合作,為學科建立學科網站及教學資料庫。 2004年,教統局選取了北區和大埔區的兩間卓越中心: 沐恩中學 及 粉嶺公立學校 ,作為學習中心的試點學校,分別作為中學和小學的中文科及常識/科學科的學習中心。 翌年9月 ,學習中心計劃再推廣至小學數學科及英文科,教統局委任了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 及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擔任。

  3. 簡介. 中學. 初中. 香港中學會考課程 (2011年9月起停辦)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課程 (2012年9月起停辦)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課程 (2009年9月開始) 小學. 2000年課程. 2000年後課程. 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 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參考書目.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香港資訊科技教育. 添加语言. 不转换. 工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資訊科技教育 始於1970年代。 直到現時,全港中小學已全面推行資訊科技教育,而其效益亦日見明顯。 學校亦從過去等待政府撥款,轉變為現在積極爭取試行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的機會。 歷史 [ 编辑]

  4. 簡介. 中學. 初中. 香港中學會考課程 (2011年9月起停辦)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課程 (2012年9月起停辦)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課程 (2009年9月開始) 小學. 2000年課程. 2000年後課程. 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 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參考書目.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香港資訊科技教育 始於1970年代。 直到現時,全港中小學已全面推行資訊科技教育,而其效益亦日見明顯。 學校亦從過去等待政府撥款,轉變為現在積極爭取試行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的機會。 歷史. 1970年代,有鑑於 電腦 在商業社會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而社會亦開始需要對電腦有認識的人材,所以當時香港的大專院校都開始自發把現有的應用數學或電子工程科目轉型。

  5. [1] 在延續教育方面港專自1992年起開辦僱員再培訓局ERB課程前為再培訓計劃」),是首批法定培訓機構之一秉承多年發展職業專才教育的先導者港專擁有強大的僱主網絡超過20,000間來自不同業界的僱主機構包括零售旅遊飲食物流保健及美容酒店等已加入港專的僱主網絡其中逾500間更定期提供學生實習機會以及課程上的支援。 校園簡史[编辑] 1947年 港專前身為工人夜校,為二次大戰後失學、失業、失醫的貧苦大眾掃盲。 1987年 改名為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 。 1992年 成立再培訓中心,協助過萬 港人 重投 勞動市場 。 1996年 開辦予中學畢業生修讀的 全日制 文憑 課程,並成立高等教育學院,與非本地 高等院校 合作舉辦 學士 及 碩士 課程。

  6. 展亮技能發展中心英語Shine Skills Centre),前稱技能訓練中心」,為香港職業訓練局機構成員之一分別為三個區域由職訓局屬下的殘疾人士職業訓練組管轄為15歲或以上的殘疾人士提供職業訓練及輔助服務

  7. 該學院的教學資源中心(LRC)於2007年中旬啟用,中心共有4層,總面積約2,527平方米,分為南、北兩翼。 南翼設有書庫、語文自學中心及學生發展中心,內設約200個閱讀座位,提供圖書借閱服務;北翼則設有電腦開放中心、研討室及自學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