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3月19日 · 願同修們,「早開真實慧,早得真實利,回歸淨土,親近彌陀。 」 我最後這段話,送給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的全體同修們,請你們仔細斟酌;送給全國的同修們,希望你們從中受益,有助於你們回歸自性。

  2. 2020年11月2日 · 1.有一種人認識到菩提心是大乘命根,故以菩提心為核心,依菩提心的教法長期殷重實修,因而真正步入了莊嚴的大乘殿堂。 2.另一種人修菩提心,只是稍稍憶文句,更下等者,只是有口無心地念念而已,但對其餘道的微小分卻大力修持。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 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 總的來說,如同孩子的出生時需要父母教養撫育,道的支分圓滿也必須兼具方便與智慧二分,特別需要方便為上首的發菩提心及智慧為上首的通達空性。 方便與智慧如同車之二輪,缺一不可。 智慧種類眾多,凡是對所知法真實辨別,都屬於智慧,下至穿衣、吃飯等都要有智慧,而在所有智慧中,通達空性的智慧則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上首智慧。 方便種類也有很多,最上首的方便就是發菩提心。

  3. 2021年10月11日 · 大智度論:「求佛道者,從初發心作我作佛,度脫眾生,得一切佛法,行六波羅蜜,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 若領得天職的人,純粹替上天辦事,盡職了愿而已,那心是純正的。

  4. 李修遠居士在「此生專為表演來」一文中總結賢公一生的行持,符合三皈、五戒、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完全符合《無量壽經》第六品「發大誓願」(第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和第二十五品「往生正因」所講的往生

  5. 2020年8月16日 · 以下解釋此頌的相關詞句。. 了知過者,謂當了知如前所說,須如是死,願取福光。. “了知過失”,就是應當知道前文所說的八苦、六苦等生死過患,希望你們能修習福德光明。. 因為無始至今,我們一直是身陷在苦海當中,一刹那也不曾離開這些痛苦 ...

  6. 4 天前 · 首先,光是戲名就改得相當獨到,在海外自由生活的兒子,驚聞母親重病垂危,不情不願之下返回香港,重新面對舊居的人和事,“返歸” 越想越恐怖@寂然世界|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7. 法會講題 乘愿而來了愿而 講題綱要 悟見. 你們不是觀音大士身邊烈女,就是孔聖的高材門徒,有的是釋迦最得意的十大弟子、五百羅漢降世,你們乘愿而來,就要了愿而。. 濟公老師說:你們在理天都是立愿而來,然而來到花花世界上,卻是迷昧了在這異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