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香港短租套房 相關

    廣告
  2. 上 Hotels.com 搜尋短租套房,輕鬆瀏覽評價 + 相片,比較選擇有機會大慳一筆! 把握超值優惠,與最愛踏上長短旅途,你又點可以錯過?

    • 酒店優惠

      熱門酒店驚喜優惠

      火速預訂心水平價酒店

    • 廉價住宿

      超值優惠一覽

      大量住宿選擇

    • 平價酒店

      無需大傷荷包都可以盡情度假

      探索超值優惠

    • 鄰近酒店

      探索附近一帶酒店

      瀏覽相片及評價

  3.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Traveler Home優惠盡在Agoda,查看過百萬心水住宿真實評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4.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carsearchdirect.com

    Exclusive Savings - Free to Book & Cancel - Compare Van Rental Discounts! 24 Hour Service - Free to Book & Cancel - Compare Daily Car Rental Deals!

  5. Book the Perfect Vacation Home in Hong Kong with up to 75% Discount! Compare the Best Vacation Homes in Hong Kong from the Largest Selection.

    Vacation rental search engine - Businessinsider

    Kowloon - From $29.00/day - View more items

搜尋結果

  1. 板套房在香港主要指板間房但亦有人將籠屋天台屋閣樓套房和梗房都歸類入其中政府則稱為劏房它們的特點是地方小呎租貴 [1] [2] [3]、沒有獨立水錶 電錶而且很多都集中於樓價較低的舊樓/屋苑板間房梗房部份天台屋和閣樓的 ...

  2.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港過去曾在不同時段實行不同形式的務管制(包括租金管制及居住權保障), 港英政府 曾於1921年至1926年期間,實施《1921年務條例》以遏止租金升幅及保障客的住權。 乃至於1945年起推行的《業主與客條例》,也對租金升幅作出限制,更於1947年亦成立 務審裁處 處理務糾紛。 有關的管制措施是由當時的 華民政務司署 (即現在的 民政事務總署 )轄下的務調查處負責執行;直至 1974 年,改為由 差餉物業估價署 (差估署)負責。 時最後於1973年起為住宅客提供住權保障。 [1] 及至主權移交後,租金管制及住權保障分別於1998年及2004年被取消。

  3. 香港繁體. 香港一個分間樓宇單位房外的 電錶 較原圖則多,方便用者自付,分攤電費. 分間樓宇單位 (英語: Subdivided flat 或 Subdivided unit ),又名 劏 tāng 房 [1] ,是可見於 廣州 、 香港 等南粵地方的一種特殊住宅、 出租房 形式,常見於 唐樓 等有一定歷史的 建築物 ,也有新建樓宇採用類似戶型。 即是 業主 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作出售或出租之用;通常每個小單位均設廚房 [2] 。 名稱 [ 編輯] 九龍 廟街 一組劏房出入口共有一扇主閘及三扇木門.

  4. 政府措施. 2008年2月香港 財政預算案 公布政府提出向全港電力公司用戶發放1800元電費津貼代全港公屋住戶繳付租金和 差餉以紓解民困可是有關政策並沒有照顧到住在舊區板間房套房閣樓天台屋梗房的居民2009年香港政府建議派 慳電膽 ,「三無人士同樣未能受惠。 [2] 多年來,「板套房的居民一直都有向政府當局反映他們的處境行政長官亦在其施政報告中提到紓困措拖沒有照顧到三無人士。 三無、四無、五無的不同定義. 2008年初,香港社會開始提出「三無」、「 四無 」、「 五無 」人士的慘況,對「三無」、「四無」、「五無」人士有不同的定義。

  5. 三無 是 香港 獨特 社會現象 ,在2008年開始出現。 三無指無 綜援 、無 公屋 和無交 稅 [1] (或沒有 公屋 ,沒有 綜援 和沒有獨立 電錶 [2] [3] )的 低收入 住戶。 概述 [ 編輯] 三無並非公屋住戶。 部份三無已申請公屋,並正在輪候中,一般家庭要等三年左右,個人申請則需要更長時間,甚至超過十年。 部份三無則不符合公屋申請資格,理由是居港未滿七年、部份家庭成員未獲 單程證 來港、收入超過申請入息限額、他(們)的公屋被其他家庭成員佔用、過往曾申請政府資助買樓或獲得政府賠償等。 三無並沒有領取綜援、 傷殘津貼 或 生果金 ,他們大都是一些有工作的家庭。 另見 在職貧窮 。

  6. 原因. 租金難以負擔. 香港一直被評為居住成本最高的城市。 由於 香港地產業 活躍,房地產市場過去普遍呈現上漲趨勢。 2022年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調查顯示香港連續第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負擔能力進一步惡化樓價對入息比率由上一份報告的20.7升至23.2換言之港人須要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遠遠拋離第二位的澳洲 悉尼 的15.3,以及第三位的加拿大溫哥華的13.3。 該數據反映房屋負擔能力持續下跌。 [5]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都市經濟研究中心曾於2012年9月在《信報財經月刊》發表文章,提及2006至2011年間,樓價上升100%,租金上升50%。 [4] 而根據2014/15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住戶每月平均36%的收入用於支付住房費用。

  7. 歷史. 1921年至二戰前. 清末 民初 , 中國 局勢一直動蕩不安,使不少人逃難來香港。 鑑於大量人口增長急速與和房屋供應增長緩慢, 港英政府 於 1921 年實施了首項務管制措施,目標在於保障客免受無理加和任意終止約的影響。 當時的《1921 年務條例》規定住宅處所的租金應凍結在 1920 年 12 月 31 日的水平,而只要客遵守約條款,業主便不能逼遷客。 《1921 年務條例》原訂於 1922 年 6 月 30 日失效,及後被延至 1926 年 6 月 30 日。 而由於經濟環境轉差,空置率上升,因此 港英政府 認為有關管制已非必要,故容許《1921 年務條例》自動失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