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女性高密度脂蛋白高於男性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閉經前較男性冠心病發病率低閉經後女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顯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所以女性閉經後冠心病發病率增高。 當高血脂症確診後,首先應進行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改變以及影響因素的控制。 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藥物治療。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所謂的「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可以保護我們的血管。 而且,吸煙量越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越低。 吸煙還可以使血清甘油三酯水準升高。 暴露于煙霧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容易被氧化修飾,形成對血管危害更大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顆粒。 高血脂絕對不是胖人的「專利」,人人都有可能得高血脂。 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都不相同,再加上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大家患病的風險係數不一樣。

  2. 當我們的血脂過高的時候會有一個典型的症狀臨床觀察發現大約90%的高脂血症患者都有此現象。 這就是早晨起來之後頭暈、不清醒、迷糊,思維反應較為遲鈍。 早餐之後,思維和意識才正常起來。 這是高血脂的典型症狀。 我們可以據此自查。 另外高血脂還有下面這些典型症狀。 1.午餐後發困,這種困倦往往是難以忍受的,我們必須睡上一會兒才可以。 但是,往往在午睡之後,我們的頭反而變得更加沉重、混沌、無精打采。 和午餐的狀態相反,高脂血症患者在晚餐之後的精神狀態要好多了。 2.蹲著幹活氣喘,或者呼吸不暢。 下蹲的時候,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肺部等器官缺血,導致呼吸困難,所以有氣喘出現。 高血脂患者由於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心肺供氧更加不好,所以有比一般人更加嚴重的氣喘。 3.一過性的視力模糊。

  3. [2012-02-22]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很多人都怕食藥,特別要長期服用藥物的慢性病,更是最怕纏身。 只是對於香港人常見的三高問題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大多數人的反應卻是就算處於踩界邊緣仍不當一回事……社會普遍錯覺都是邊緣人未有病小問題。 但事實上, 驗身數字臨界患病邊緣者,危險性其實並不下於已確診病人,併發症一樣有機會埋身。 不想小病化大,各位三高邊緣人切記要熟讀以下的防病指引。 高血糖:首要目標保護胰臟. 數熱門都市病,糖尿病肯定榜上有名,研究指每十個香港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至於介乎病與未病之間的糖尿邊緣人,為數相信更多。

  4. 2023年12月30日 · 血壓每高20/ 10 死亡率增1倍 腰圍粗壯身體肥胖反映內臟脂肪高含量脂肪多並不是值得慶幸因為這正說明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機內臟脂肪含量愈高愈易引發受新陳代謝影響的心腦血管病另外肥胖與糖尿病亦有密切關連

  5. 2022年1月10日 · 脂肪在我們日常的飲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聯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脂肪是食物的三大營養素 (macronutrient)之一,它在人體的新陳代謝擔當多個重要的角色,包括: (一)提供熱量、 (二)幫助人體吸收油溶維他命,例如維他命A、D、E和K、 (三)幫助身體生長和發育等,所以,我們的食物必須包括脂肪,但份量和種類都很重要。 脂肪可分為三大類﹕不飽和脂肪 (unsaturated fat)、飽和脂肪 (saturated fat)和反式脂肪 (trans fat)。

  6. 周振中指一個對診斷有意義的血脂化驗報告必須包括四大部分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三酸甘油脂TG),四者扮演不同的角色總膽固醇膽固醇不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為脂蛋白後才可以被血液輸送到身體各部分。 膽固醇可按脂蛋白的性質,分為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兩類,而總膽固醇是指兩者的總和。 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 它會積聚於動脈內壁引致血管粥樣硬化──血管壁本該平滑,但粥樣硬化後,血管內壁增厚、凹凸不平、彈性變差,又因粥樣硬化部位不穩定,一旦突然出血、爆裂,血管便會栓塞,引發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中風。 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 它是血管「清道夫」,可將多餘的膽固醇從動脈內壁運回肝臟降解和清除,將血管堵塞減至最低。

  7. 多種疾病會導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包括貧血甲狀腺功能過高腎病腎上腺疾病主動脈瓣aortic valve功能障礙阻塞性睡眠窒息obstructive sleep apnea但大多數都是源自與年齡有關係的大動脈壁硬化血壓反映心臟在每一次跳動時輸出血液的容量和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健康的動脈壁在血液湧過時膨脹而在血液通過後回復原來的形狀隨著人體的老化動脈逐漸失去彈性而失去容納血液湧過時的能力當血管變得越硬施加在血管壁的壓力也越大而心臟也要跳動得越用力才能輸出足夠的血液當動脈壁硬化下壓會下降而上壓會上昇通常下壓會在五十歲左右保持穩定但上壓會一直上昇。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可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中風、冠心病、慢性腎病、老人痴呆等,所以,不可掉以輕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