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麦理浩复康院英文MacLehos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是一所 香港 公营医院,位于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 沙湾 径, 中文名. 麦理浩复康院. 外文名. MacLehos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 地理位置. 香港岛 西部的薄扶林 沙湾 径. 医院类型. 香港公营医院. 由医院管理局管理,隶属港岛西医院联网。 麦理浩复康院(英文:MacLehos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是一所香港公营医院,位于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沙湾径,

    • 概览
    • 早年经历
    • 个人经历
    • 主要政绩
    • 争议事件
    • 个人生活
    • 人物影响
    • 所获荣誉

    第25任香港总督

    麦理浩,伯克的麦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DL(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1917年10月16日—2000年5月27日),英国资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员,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总督,他的任期前后长达10年半,先后获四度续任,是香港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港督。

    麦理浩见证了香港的经济起飞,任内经济增长之强劲为开埠以来所未有。在他的协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轻工业为主导,逐步转型以电子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为重心,一跃而成“亚洲四小龙”之一,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日后成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财政司夏鼎基在麦理浩任内提出的“积极不干预主义”,也成为了港府的理财哲学、以及麦理浩在施政上的依归。

    不过,外界也有意见批评麦理浩始终未能完全解决房屋不足、大学学位不足、教育质素参差、贫富不均和交通挤塞等核心问题,不少舆论也认为他未能快速应对任内接二连三的社会运动;至于在处理中国大陆非法入境者和越南难民来港的问题上,也引起不少争论。

    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关系方面,麦理浩改善了双方自六七暴动以来的关系,他在1979年应邀访问北京等地,成为战后首位官式访问中国大陆的港督。访华期间,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接见,席间得悉邓小平坚决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结果这次会面为后来的香港前途谈判揭开序幕。麦理浩返港后担心引起恐慌,只字不提邓小平坚持收回香港的言论,只引述邓小平“叫香港投资者放心”,但为免触动中方神经,他放弃原拟推动民主政制改革的计划。

    麦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谈判召开,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后,继续通过上议院议员的身份参与香港事务。他在晚年有份制定“居英权计划”,又多番批评末任港督彭定康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岁的麦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纵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举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但他仍坚持出席。

    麦理浩(Sir Murray McLehose)爵士(1917年10月16日—2000年5月27日)是香港第25任总督,于1971年11月19日上任。

    1939年,麦理浩加入殖民地部,派驻马来西亚。自1941年派驻厦门任副领使以来,他被多次派驻东南亚及中国各地的领事机构。其后调回英国外交部。1971年被委任为香港总督,先后续任3次,任期10年5个月,是任期最长的港督。

    他刚上任时,香港贪污风气严重,公仆向市民收取小费的事时有发生。1973年,警司葛柏涉嫌受贿,麦理浩在翌年2月成立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负责处理反贪污工作。

    1970年代,香港人口剧增,麦理浩推行一系列措施以减轻人口问题,其中包括“十年建屋计划”(1973年)、发展新市镇及兴建地下铁路(1979年)。70年代中期,一些中产市民既不希望入住质素较差的公屋,但经济能力无法供款购买私人房屋,有见及此,麦理浩在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同年,他推行九年免费教育政策,所有6至15岁儿童必需接受教育。

    1979年年初,他到访北京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商讨香港在1997年,即新界租借条约期限届满后的前途问题。他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位到访的港督。

    由于麦理浩热爱远足,香港一条从西贡北潭涌经九龙群山连接屯门的行山径命名为麦理浩径,以纪念他为香港作出的贡献。西贡亦有以他妻子命名的麦理浩夫人度假村。

    麦理浩当香港总督矢志澄清吏治,成立廉政公署,要求贪官污吏说明异常资产来龙去脉。凡不能清楚交代者,均遭港府清理法办。雷厉风行之余,港人称之为廉政风暴,贪官污吏都怕廉政人员找上门,请去喝咖啡交代案情。而在此之前,港英政府各部门虽早就设有反贪污部。不过,这些反贪污部门,全是聋子的耳朵,摆着好看而已,既同流又合污,比谁都烂。导火索引燃是在1973年6月8日,贪官葛柏成功潜逃,绕道新加坡返回英国老家。这个消息旋即传遍香港,早已饱尝贪污祸害的香港市民闻讯大为震怒,对政府的反贪污工作信心跌至新低。来自各阶层的市民纷纷上街抗议,“反贪污、捉葛柏”的口号此起彼落。为平息民愤,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委任高级副按察司百里渠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葛柏逃脱原因及检讨当时的反贪污工作。百里渠用很短的时间,便提出了一个《百里渠报告》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书中,百里渠反复强调,葛柏案早在两年前便已经立案,但长期以来,均没有太大进展,一个关键原因,便是反贪室隶属于警察部门,根本无法独立侦查,时时受到各方制肘。这种制肘有些甚至并非来自葛柏,而是来自警察内部。百里渠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反贪部门存在于警察机构内部的利弊,因此建议建立一个独立的反贪机构,并且实施更为严厉的反贪污法。麦理浩异常重视这份报告,《百里渠报告书》被公开发表了。

    1973年10月17日,麦里浩又在立法局会议上提请立法局同意建立一个专责独立的肃贪机构。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宣告成立,经费由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及布政司(既政务司)审核。廉政专员由总督委派,直属于香港总督,并且对总督负责,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廉政专员的工作。这一点决定了香港廉政公署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除了香港总督一人之外,任何人都在其调查的范围,且不会受到干预。廉政公署建立后,有关葛柏的档案,迅速从警务处反贪室转至了廉政公署,这也是廉政公署的第一案。而葛柏的最终落网,也为廉政公署树立了声誉。

    英国最新解密的一份旧档案披露,香港第25任总督麦理浩爵士60年代在外交部任职期间,曾差点因为遗失了机密文件而丢官。

    据香港文汇报援引外报报道称,文件披露在1967年,时任外交大臣布朗私人秘书的麦理浩把当时英国首相威尔逊发给美国总统约翰逊一份内容敏感的电报,丢在苏格兰银行伦敦摄政街的分行内,幸而档案由另一名外交官捡到,交还外交部。有关文件收藏在一个档案内,档案披露了威尔逊和约翰逊在电报中讨论越战的内容。威尔逊表示,担心英国会被外界视为美国的傀儡。

    麦理浩在1947年6月24日娶邓丽娉(Margaret Noël Dunlop,1920年12月26日—2020年2月16日)为妻。麦理浩夫人也是苏格兰人,父亲是托马斯·查尔斯·邓洛普(Sir Thomas Charles Dunlop,1878年—1960年)。麦理浩夫人的昵称是“Squeak”(吱吱),她与丈夫一样热爱郊野和关注环境,在担任港督夫人期间,她在1972年按惯例获英廷颁授CStJ勋衔。麦理浩夫妇在1949年诞下一对双胞胎,分别名叫艾菲丽达(Elfrida)和西尔维娅(Sylvia)。2020年2月16日,麦理浩的夫人邓丽娉在英国苏格兰逝世,终年99岁。

    麦理浩在大学期间培养成扬帆出海的兴趣,他在1938年曾参与美国长岛的贝壳岛游艇杯赛(Seawanhaka cup)。麦理浩也热爱体育运动和郊游远足,在中学时曾任壁手球队队长,在任港督期间也爱游遍香港的郊野,闲时会泛舟海上,香港的麦理浩径更是因为麦氏喜爱远足而以他命名;他的其他兴趣还包括钓鱼、旅游、听音乐和观看二战前的电影。麦理浩晚年退居于苏格兰家乡梅博尔(Maybole)的伯克府(Beoch House),务农和阅读成为了他的主要兴趣,此外,他生前是伦敦绅士会所艺文会(Athenaeum Club)的会员。

    麦理浩在1971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总督,他的任期长达10年多,是香港任期最长的港督 。他任内先后成立廉政公署,推出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和普及中小学教育的9年免费教育计划等 。他在1979年到访北京,和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商讨香港主权移交事宜,也是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访问大陆的港督 。麦理浩卸任后返回英国居住,获英女王封为终身贵族,并晋身上议院,是为麦理浩勋爵 。

    殊勋

    •M.B.E. (1946年,军事) •C.M.G. (1964年元旦授勋名单) •K.C.M.G. (1971年英女王寿辰授勋名单) •K.C.V.O. (1975年6月19日) •G.B.E. (1976年英女王寿辰授勋名单) •终身男爵 (1982年元旦授勋名单公布,1982年5月21日正式晋爵) •D.L. (1983年1月5日,艾尔及阿伦地区) •K.T. (1983年11月30日)

    头衔

    •麦理浩 (Murray MacLehose,1917年10月-1946年) •麦理浩,MBE (Murray MacLehose, MBE,1946年-1964年1月) •麦理浩,CMG,MBE (Murray MacLehose, CMG, MBE,1964年1月-1971年6月) •麦理浩爵士,KCMG,MBE (Sir Murray MacLehose, KCMG, MBE,1971年6月-1972年2月) •麦理浩爵士,KCMG,KStJ,MBE (Sir Murray MacLehose, KCMG, KStJ, MBE,1972年2月-1975年6月) •麦理浩爵士,KCMG,KCVO,KStJ,MBE (Sir Murray MacLehose, KCMG, KCVO, KStJ, MBE,1975年6月-1976年6月) •麦理浩爵士,GBE,KCMG,KCVO,KStJ (Sir Murray MacLehose, GBE, KCMG, KCVO, KStJ,1976年6月-1982年5月) •麦理浩勋爵阁下,GBE,KCMG,KCVO,KStJ(The Rt. Hon. The Lord MacLehose, GBE, KCMG, KCVO, KStJ,1982年5月-1983年1月) •麦理浩勋爵阁下,GBE,KCMG,KCVO,KStJ,DL (The Rt. Hon. The Lord MacLehose, GBE, KCMG, KCVO, KStJ, DL,1983年1月-1983年11月) •麦理浩勋爵阁下,KT,GBE,KCMG,KCVO,KStJ,DL(The Rt. Hon. The Lord MacLehose, KT, GBE, KCMG, KCVO, KStJ, DL,1983年11月-2000年5月)

    荣誉学位

    •荣誉法学博士 约克大学 (1983年)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 (1984年) 香港大学 (1992年) •荣誉院士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983年)

  2. 香港. 建议游玩时间. 3小时. 目录. 1 景区介绍. 2 交通信息. 3 穿越攻略. 4 荣誉. 景区介绍. 播报. 编辑. 麦理浩径是一条长100公里,贯穿郊野公园的远足径,这条共十段的远足径跨越高山,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郊游经验和登山远足冒险的乐趣。 位于新界的麦理浩径,横跨了 香港 特区大部分土地,在此,我们可见到香港变化多端及最美丽的郊野。 此径起点位于迂回起伏的东岸荒野,中段途经连绵的山脉,其中包括香港最高的山峰,最后抵达西面引人入胜的河谷和水塘。

  3. 麦理浩是苏格兰人二战期间他曾两度来到中国先后在英国驻厦门领事馆英国驻福州署理领事工作。 在华的经历让麦理浩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1947年回英国后,他正式加入英国外交部,并在接下来的20多年一路开挂,不断升职,成为了一名资深外交官。 1970年,英国政府宣布将任命麦理浩为香港总督。 一年后,他跟夫人搭上了前往香港的国泰航空CX501班机。 这一待,就待了10年零6个月。 当初的香港贪污问题非常严重。 消防员要先收钱,才开水喉救火;救护员送病人去医院前,要收取“茶钱”;到了医院后,病人要向俗称“阿婶”的女工“打赏”,才能受到合理服侍;想为孩子申请入读官立学校? 也请先贿赂公职人员;最猖狂的可能要数皇家警队,他们为了钱财滥用自身权力,包庇违法犯罪行为,老百姓苦不堪言。

  4. 香港复会具超过50年的服务经验,为残疾人士、慢性病患者及长者提供各类适切而优质的服务,包括无障碍交通及旅游、复和持续照顾服务,创会迄今,服务逾90多万名服务使用者,服务人次也逾900万。 中文名. 香港复会. 外文名.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Rehabilitation. 成立时间. 1959年. 类 别. 慈善机构. 目录. 1 简介. 2 理念. 抱负. 使命. 价值观. 3 主要成员. 4 服务范围. 5 发展里程. 1959. 1962. 1964. 1969. 1973. 1978. 1981. 1982. 1983. 1984. 1986. 1988. 1989.

  5. 居者有其屋计划简称居屋计划英语Home Ownership Scheme由前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于1970年代所推行原意是为一些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又不合资格或不愿意入住公屋的市民提供另一种选择此计划内兴建的屋苑称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称

  6. 中文名. 麦理浩夫人度假村. 外文名. Lady MacLehose Holiday Village. 地理位置. 香港 北潭 西贡郊野公园. 管理机构.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目录. 1 建造因由. 2 发展历史. 3 建筑. 4 使用状况. 5 交通. 建造因由. 播报. 编辑. 麦理浩夫人度假村现址原为兴建 万宜水库 时供工程师居住的宿舍,万宜水库于 1979年 建成后,该宿舍被改建成营地,并命名为麦理浩夫人度假村,以纪念香港第25任总督 麦理浩 在任时对香港的贡献。 度假村于 1981年 改建完成,移交 区域市政总署 管理。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2003年:疫症隔离中心. 麦理浩夫人度假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