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日 · 通識科自推行以來,爭議不斷,直至今次《施政報告》,政府終於按課程宗旨及目標,對通識科進行大改革,包括精簡科目內容、更新評分制度,並將冠以新名稱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動,引起了廣泛討論,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本屬正常。但我留意到教育界有號稱專業的團體作了一些不盡不實的 ...

    • 我們在小學教師事件上的工作
    • 教局解說可謂誣衊 須為教師發聲
    • 教界會判斷教育團體是否助紂為虐
    • 對上訴有信心 但已作司法覆核準備

    日前,教育局公布取消一名小學教師的註冊,全城嘩然。本人自本年7月下旬收到該教師求助後,一直跟進了解,務求找出真相。黃會長文中質疑教協和本人「實際上做了些什麼?」既然如此,我們藉此機會,簡單交代在這事上的工作。 自收到該老師求助後,我們視為頭等大事,花了相當多時間在處理這個案,例如與律師團隊多次長時間開會及進行電話會議,蒐集資料、研究理據、還原真相。8月中旬,律師團隊綜合了我們的意見,代表老師寫了一封20多頁、情理兼備的信件,反駁教育局的指控,並要求教育局在最終決定前安排會面聆訊,現場回應教育局的問題。9月下旬,老師收到教育局發出取消其註冊的信,信中沒有具體回應我們反駁的觀點,也沒提及讓老師出席聆訊,完全罔顧程序公義,我們即時決定向上訴委員團提出上訴,隨即展開另一輪密密麻麻的準備工作。 從各方...

    黃會長又指教協「忽然高調」,這個批評更令我們失笑。教協處理投訴,一貫保密,未經老師同意,絕不會披露任何資料,其他毋須處理個案的教協理事也不會知悉。但是,教育局突然在本月5日向傳媒公布有教師被取消註冊,傳媒竟同時得悉教師任教的學校名稱,情况便大大不同了。我們發現教育局發出的資料,以及翌日在記者會的解說,所舉出的「罪證」極其薄弱,而且不少帶有誤導成分,對相關老師和學校都是一種誣衊。我們必須為教師發聲,取回公道,不容教育局以失實的指控和誤導的資料欺瞞公眾。即使進入這個階段,我們的每一個步驟都仍然尊重當事人的意願,保護當事人的私隱與尊嚴。

    黃會長又批評本會理事張銳輝「對教育局披露的資料置若罔聞,不是逐一駁斥」。本月11日,教協會正正召開題為「駁斥教育局對被釘牌老師的誣蔑,團結一致全力上訴維護老師尊嚴」的記者會,張銳輝是講者之一,我們向記者提供事件概要、詳列證據指出教育局在處理事件中的程序和實質不公義,包括指老師以「85分鐘」來講述民族黨和港獨問題是不實的指控,無論教案設計和學生的回應,都指出課堂的目的是言論自由,教育局說法誇張、昧於事實,如果不是錯誤評估,便是刻意誤導公眾,抹黑教師!黃會長在未經事實查證,便採用教育局的說法,指「被除牌的教師是課程編寫者,是『製獨』者」,究竟誰人才是黃會長所指的「對該老師的專業謀殺」呢? 不過,有一點本人十分認同黃會長,他說絕不苟同製造恐慌和白色恐怖的手法。請黃會長公道一點,現時在教育界製造恐慌...

    事件發展至今,影響深遠,雖然我們對上訴有信心,但如失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是第二步上訴機制,根據林鄭日前的公開說法,相信也不會奏效,我們已作出司法覆核的準備。我們呼籲教育界團結一致,緊守崗位,秉持專業;我們也呼籲社會人士支持教育界,抗拒政治干預教育,守護我們的下一代!

  2. 2020年12月2日 · 【明報文章】通識科自推行以來,爭議不斷,直至今次《施政報告》,政府終於按課程宗旨及目標,對通識科進行大改革,包括精簡科目內容、更新評分制度,並將冠以新名稱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動,引起了廣泛討論,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本屬正常。但我留意到教育界有號稱專業的團體作了一些 ...

  3. 2021年12月21日 · 朱國強則表示自己是大比數勝出」,不評論是否教協不再出選才有機會獲勝被問及如何代表學界內不同立場的教師他則認為自己表裏如一及真誠可打動老師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形容結果是歷史性勝利」。

  4. 2020年10月1日 ·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今10月1日在商台節目表示若教師收到譴責信警告信他認為可給予教師機會改過若公布資料或影響涉事教師及學校故認為可不公布但可公布引致收譴責信警告信的行為若教師被取消註冊局方則可公開其姓名因該人不再在教育界任職故公開沒問題

  5. 2020年10月15日 · 明報文章本月12日,《明報觀點版刊登教聯會會長黃均瑜一篇題為遲來的忽然高調的文章對教協會及本人作出一些無理指控。 本來教育界正處於多事之秋,我們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做,但為正視聽,不得不匆匆撰文回應,希望讀者對事情有更 ...

  6. 2021年8月12日 · 明報專訊全港最大工會教協前日10日宣布解散同屬教育界的教聯會昨稱無打算改變成為工會會維持現有定位但教聯會長黃均瑜表示早前協助年輕教師成立工會至今有3個新工會以教聯會址註冊均未正式運作又稱它們暫不是教聯附屬工會未來會探討3工會分工教聯如何支援等。 教協營運超市向會員提供福利,黃稱會思考日後可承接多少,惟需考慮很多因素,又說最簡單做法是「有心人買了(教協物業)給教聯,老師便可以去慣去熟繼續去」。